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祝寿词 > 正文

[关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思考]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思考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中华道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源泉,其蕴涵的优秀思想对于现代人仍然深具启发性。本文简略阐释中华道德之丰富内涵,诸如:仁爱思想、以义为上、道德践行等,而后,在中国经济迅猛增长与社会急剧变迁对中华传统道德形成巨大冲击的背景下,研究国人道德冷漠之原因。探寻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在于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制度建设,用完善的社会制度和全社会力量为道德“撑腰”。
  ?
  关键词:中华道德;道德冷漠;制度;道德建设
  一、中华道德的优良传统?
  中华道德源远流长,不仅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而且对西方文明具有深远影响。中华道德之内涵极其丰富,首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推崇仁爱思想。“仁”的观念在孔子以前就有了, 但是孔子将之提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仁”最基本含义是“爱人”,它有许多方面的规定性,“仁”首先以孝悌为本,此外“仁爱”是开放的,向外扩展的。从爱最亲近的人即父母兄弟开始, 逐步推广扩大到整个人类。孔子在得悉家中马厩失火时,他的当下反应是“曰:伤人乎?不问马。”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古圣先贤心目中的人是不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的。最后仁爱思想强调要将对人的爱推及到对自然界万物的爱,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 (P.519)?。?
  第二,正确处理义利关系, 强调以义为上。古代先贤从不简单地否定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但同时也认为如果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毫无约束,势必会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由此,中华道德提出了以义为上的重要思想。追求物质生活无可非议, 但是“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1] (P.13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1] (P.98)?即要求人们在求利的过程中要符合义的规范,才能人人各得其利。反对一味追求私利, 提倡将求利的欲望升华到谋民利、国利、天下利的高度。?
  第三, 崇尚理想人格,重视践行。中华道德历来重视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统一。它充分肯定个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任何人只要立志向善, 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同时,它十分重视个体的修养实践, 强调要将道德认知见诸生活行动, 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 ?
  此外,具有羞耻心和忧患意识,以及注重人格的尊严等也是中华道德的优秀内容,正因为有这样一些优秀的道德精神作为支撑,中华民族才能够屡经挫折而不断赢得新的复兴。中华道德的优良传统对于现代人仍然深具启发性。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似乎也正在经受着严峻考验。?
  二、世上其实没有那么多“农夫和蛇”?
  看到一位老人跌倒在身边,扶还是不扶?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今这个问题让不少国人陷入纠结。而此种困境的始作俑者似乎非“彭宇案”莫属。2007年,南京徐老太将彭宇诉至法院,称后者将自己撞倒,而彭宇则一直坚称自己并没有撞到徐老太,完全是出于好心将其扶起送医。一审判定彭宇撞人并赔偿4万余元,“彭宇案”最终以调解告终。此案判决引起舆论哗然,人们惊呼今后助人的成本、风险、恐惧值都提高了,也有网友感慨英雄蒙冤,而徐老太一时间成了千夫所指。?
  南京许云鹤案似乎又在提醒国人“帮人有风险,出手需谨慎”。难道世间真有那么多农夫和蛇的故事在上演?其实看看那些感动我们的草根就会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农夫和蛇那样极端。在杭州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危急关头楼下的吴菊萍果断作出决定瞅准孩子坠落的位置用双手接住了女童,这位年轻妈妈以手臂骨折的代价挽救了一个生命。郭明义19年如一日无偿献血6万多升,给那些因为缺血而推迟手术的病人带去生命的曙光。?
  刁娜和丈夫下班后一同开车回家,路过一处狭窄路段,发现路中央一女子倒在血泊中。当时下着小雨,又正值下班高峰,为了防止伤者被二次碾轧,刁娜和丈夫一边拨打122和120,一边挺身挡到女子身前,挥手疏导交通。一辆飞驶而过的车躲闪不及,车辆反光镜将刁娜挂倒。刁娜撞伤一条腿换回的是一条命。?
  这样感人的事件每天都在发生,这些普通人的行为不加修饰,不加利益,展示了人性最纯真最光辉的一面。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感到温暖,让人与人之间看到可信任的感情。而人与人之间这种举手之劳的相互扶助必然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笔者认为,其实绝大多数人人还是有善良或者仁义之心的,不见得道德状况那么坏,但是不能让做好事的人,觉得自己危险。毕竟个人权利,个人自保的欲望无可厚非。当媒体报道太多“搀扶门”事件,往往会给公众心里造成一种阴影:善心往往遭到凌辱,正义时常遭受强暴。有了这种认识个体不是说不愿意帮助人,而是担心惹祸上身。因此,无论公众还是媒体不分具体情况就盲目责怪某个人的道德水平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小悦悦事件令人痛彻肝胆,媒体报道18个路人见死不救,主持人悲愤谴责这些人道德冷漠,良知何在。在几乎是一边倒的“众口铄金”之词下,也有网友理性的建议公众给那18个路人一个说话的机会,情况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三、用健全的制度为道德护航?
  其实与其唏嘘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如多下力气探究国人“道德冷漠”背后的原因。?
  小悦悦事件日本许多的电视台进行了报道和评论,朝日电视台在时政节目中,用了2分钟的时间来解释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涉及到的中国社会的道德问题,新闻节目的题目是“中国人无视被碾女孩”。数位嘉宾认为,中国社会过于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视了社会道德的建设才导致“小悦悦悲剧”的发生。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光有金钱是不行的,更需要成为一个让世界各国人民尊敬的国家。这样的评论令人深思。?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认为中国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经济这条腿相对长,社会这条腿相对短。而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
  德国学者贝克在其名著《风险社会》中分析,工业化社会追求的最高价值是“效率”,于是社会将个体从家庭模式、社会阶级中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原子,并将其作为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原子化的人置身于陌生人社会,他本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获得收入、权利和社会地位。利他的传统道德,被现代生活方式消解了,人类个体道德价值观念和践行能力都处于衰退状态。??[2] (P.106)?面对道德困境,西方社会对工业化社会的制度方面进行改良,试图从“美德伦理”转向“规范伦理”,过去讲骑士精神、助人为乐,现在则讲法治讲规范。西方没有雷锋,但发达的民间组织向社会供给慈善和各种志愿服务,比如环保有环保志愿者、街头急救有“第一目击人”。这些志愿服务受到政府和民间组织的资助,定期开展培训和演习,助人被提升为专业化服务。有了“组织”,空洞的道德说教就显得多余,没有人整天提倡道德,但很多人在服务社会中助人为乐。??[3]??
  中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社会,屡见报端的道德滑坡现象令人感到困惑,然而人们对传统美德心向往之,但空谈多、践行少。对于有违道德的事,似乎人人义愤填膺,但又往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所幸,2004年中央提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2005年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是非常及时和重要的。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这对于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道德建设,专家学者也在献策献力。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仅靠个体行为还不足以改变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现状,最重要的,还是政府制度的行为。只有政府部门切合实际需要,有目的的进行道德重构、道德重建,才有可能拯救日益滑坡的社会道德。……为政者则理应要求更严格,首先,政府官员在社会建设中应该发挥其表率作用,做到风清气正。?
  华南师范大学谈方教授发起并设立了“搀扶老人风险基金”,旨在鼓励大家大胆搀扶,若因此产生的官司该基金提供免费法律援助,若败诉还给赔偿金额。?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广东省各界开展了“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的大讨论。有法律界人士认为“为了鼓励见义勇为,惩治见危不救,有必要以立法的形式,对见危不救的行为,尤其是对社会特殊人群,作出明确的‘惩恶’规定。”笔者认为与其“惩恶”不如扬善,不如改变“彭宇案”判决思维,借鉴西方国家诸如“好心人免责条款”等立法方式,宣布因救助他人不慎导致被救者再受伤害应予免责。此外,政府要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使见义勇为者本人以及“牺牲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见义勇为人员”的家人的生存权受到保障。道德和制度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二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是通过改变人心来达到善的行为,后者不想改变人心,而是规范人的行为,即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所以与其空洞地倡导人们节骨眼上奉献爱心,不如用全方位完善的制度为道德护航,保护见义勇为者,使他们在伸出援手时无后顾之忧。?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也成为某些大学生所在班级的班训,是否真正理解其意,往往不甚了了。一个人德不如人或者缺少道德良知能否享用诸如地位、财富和荣誉等身外之物?如果有财无德,必然挥霍无度,过荒淫糜烂的生活;有权无德,必定滥用职权,视百姓如草芥,激化矛盾;有名无德,则一定会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总之,灾难会接踵而来。所以对于个体而言“欲成大事必先做人,欲平天下必先修身”。?
  爱因斯坦说:“光靠科学和技术,不能把人类带向幸福与高尚的生活。人类有理由将崇高道德准则的发现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的约束,科学就可能逆自然而行,自取灭亡。对于一国而言,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强大之外,国民的心灵也要成长,精神家园也要富饶美丽。中国除了让人畏惧之外,更要让人尊敬,让人?喜爱。? ?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 .长沙:岳麓书社,1987.?
  [2]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3]当技术指南变成伦理问题[N].中国青年报,2011-09 -09(02).?
  [责任编辑:周来顺]
  ??
  收稿日期:2012-01-22?
  作者简介:王晓玲(1974-),女,山东平度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道德建设 当代中国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