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自主招生 > 正文

《老子》《庄子》时间副词研究:老子和庄子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副词是汉语中一个非常复杂的词类,使用频率很高。而在副词中,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副词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副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频率上,都在副词中居首位。《古代汉语虚词通释》收录古代汉语中的副词364个,其中时间副词110个,约占全部副词的30.2%。为更好地了解先秦时间副词的面貌,文章选取先秦子书中具有代表性的两部著作《老子》《庄子》,对其时间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
  关键词:《老子》《庄子》时间副词
  
  一、前言
  (一)时间副词的定义
  时间副词的界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学术界对此尚未有较为一致的认识。
  文章认为,表示频度和缓急的副词虽不直接表时间,但与时间密不可分,单独立类不合适,应该把这些“边缘词”列入时间副词中来。为了“时间副词”的概念更加明确,外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本文吸收前人的成果并加上自己的认识,将时间副词界定为:经常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时间、频度和缓急的词。
  (二)时间副词的意义分类
  时间副词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根据本文对时间副词的界定,将时间副词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过去、现在或将来;第二大类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时的时间状态如何,如频度、缓急。下面就从这两大类进行分述。
  二、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过去、现在或将来
  (一)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过去
  这类副词可分为两类,一类侧重对往事的追溯,一类侧重在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1.表示对往事的追溯
  这些往事大多发生在距说话时较长时间以前,也有发生在不久以前的。这类副词及其词组大多位于句首,也有少数位于动词谓语之前。
  1)昔、昔者、昔日
  “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表过去时间的副词。常用于句首,也可出现在谓语前面,多用以表示过去很长的时间内的事情。如:
  (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老子?三十九章》)
  “昔”与“今”、“昔日”与“今日”,常在上下文里互相对应,表示今昔对比,使“昔”的追溯作用表现得更明显。
  “昔者”用法与“昔”基本相同,在表示时间上更为准确、具体。如:
  (2)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庄子?齐物论》)
  (3)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庄子?知北游》)
  2)曩、曩者
  “曩”常表示过去已久的时间,常与“今”互相呼应,形成对比。“曩者”在这里也值得一提。他的出现时间比较早,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左传》中无“曩”却有“曩者”。如:
  (4)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庄子?齐物论》)
  (5)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庄子?渔父》)
  3)向、向者、向也
  可译为“从前”“刚才”“原先”。如:
  (6)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如哭其子。(《庄子?养生》)
  (7)脱屦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过。”
  (8)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庄子?山木》)
  4)始
  常用以追溯某一状态或行为的开始。如:
  (9)始吾以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庄子?天地》)
  2.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既、已、既已。表示“已经”。如:
  (10)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11)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 (《庄子??箧》)
  (二)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现在
  这类副词主要表示动作行为在说话时发生或在说话时仍然维持的状态。
  1.今
  “今”的用法比较灵活,常用在全句之首。可表说话的当时,有“现在”“现如今”意。如:
  (12)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庄子?人间世》)
  “今”常与“昔”相对,已见“昔”条下。
  2.而今
  “而今”意即“现如今”,常用在后句,除表现在时间外,还有与上文相连接的作用。
  (13)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庄子?养生》)
  (三)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将来
  这类副词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在说话之时或说话中所指时间之前尚未发生,在说话之后或说话中所指时间之后将要发生或希望其发生。一般都用在动词谓语前。有“将”“且”“方且”“方将”。
  1.将。如:
  (14)叶公子高将使于齐。(《庄子?人间世》)
  2.且
  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发生。如:
  (15)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
  3.方且
  “方且”有正要、正打算之意。如:
  (16)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庄子?让王》)
  4.方将。如:
  (17)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庄子?在宥》)
  “方”在《庄子》中无此类用法。
  三、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时间和状态
  这类副词在句中的主要作用是表示作用行为发生或进行时时间的状态。大多是对已发生事情的时态的描述,但也可指未来或现在的事。这类副词大多居于谓词前,也有在谓语或全句前的。
  (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时间的先后
  先: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在另一行为之先,常与“后”相对而言。如:
  (18)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庄子?人间世》
  (二)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早晚
  这类副词常用于动词谓语前,表示在说话者看来某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得早,或认为应早点发生。
  1.蚤、早
  二字古通用。“早”“蚤”本是“朝”“晨”义,《礼记?檀弓》“孔子蚤作”,意即“孔子晨起”,后引伸而为表示说话时或办某事时以前之义。如:
  (19)夫唯啬,是谓早服。(《老子?五十九章》)
  (20)惜哉,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庄子?渔父》)
  2.晚
  常用于动词谓语前,表示说话者认为某动作行为发生得晚,或事实上发生得晚。如:
  (21)惜哉,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庄子?渔父》)
  (三)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有间隔
  这类副词及其词组主要表示短暂的间隔。有“片刻”“一会儿”等意。复音词组比单音虚词运用得更为普遍。有的词语可用于句首或分句语段之间,多数常位于谓词或谓语前。
  1.俄而、俄然
  (22)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庄子?齐物论》)
  (23)昔者庄周梦为蝴蝶,……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庄子?齐物论》)
  单音词“俄”在《庄子》中就未出现。
  2.少焉
  表示“不久”“片刻”。如:
  (24)少焉,果败而反。公子曰:“子何以知之?”(《庄子?达生》)
  单音词“少”在《庄子》中也未出现。
  (四)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紧相连接
  这类副词主要作用在于强调前后两事在时间上相接的紧凑。多用于复句中后面分句的动词谓语之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而发生。如:即。
  (25)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庄子?田子方》)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急遽、突然
  这类副词主要不表示前后动作的相接关系,而强调所修饰的动作行为本身发生得急遽或突然。常位于动词之前,而不拘单句或复句。有时位于句首。
  1.忽然
  表示时间很短暂。译时仍作“忽然”。如:
  (26)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遽①。如:
  (27)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庄子?天地》)
  (六)表示动作行为的徐缓
  这类副词常用于动词谓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的速度是缓慢的,进行是逐渐的。与上类形成对照。如:徐。
  (28)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其爱益加进。(《庄子?山木》)
  (七)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
  1.表示正在进行
  这类副词与表示现在时的副词不同的是,后者强调的是动作行为在说话时发生,或动作的已成状态在说话时仍然保持。而这类副词强调的是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一般是指说话时正在进行,也可指过去某一时间内正在进行,或将来某时间内可能进行。常位于动词谓语之前。如:方、方将。
  (29)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
  (30)方将踌躇,方将四顾。(《庄子?田子方》)
  2.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是经常不断的
  这类副词常用于动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经常不断地进行,保持了时间上的一贯性。
  1)常。如:
  (31)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庄子?德充符》)
  2)每、每每。如:
  (32)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功②。(《庄子?外物》)
  3)日。如:
  (33)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有,而莫见其功。(《庄子?田子方》)
  3.表示动作行为长久持续
  这类副词常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况的长久或永久持续。
  1)久。如:
  (34)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庄子?德充符》)
  2)长。如:
  (3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表示动作行为持续到最后的结果
  1)终。如:
  (36)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庄子?在宥》)
  2)卒。如:
  (37)然卒为天下笑。(《庄子?盗跖》)
  5.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
  1)再。如:
  (38)夫子再逐于鲁。(《庄子?让王》)
  《庄子》中“再”的27个用例中,其中“再拜”用了12次。
  2)复。如:
  (39)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庄子?在宥》)
  (八)表示动作行为恰值某时或在某时发生。如:适。
  (40)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庄子?养生》)
  (九)表示动作行为在不久之前或就在说话之前发生,多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新。
  (41)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然似非人。(《庄子?田子方》)
  
  注释:
  ①遽:音jù。
  ②郭象注:以每成功,其功每成。
  参考文献:
  [1]陆元炽.老子浅释[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2]张采民,张石川.《庄子》注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3]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M].北京:语文
  出版社,1999.
  [4]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版)[M].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1.
  [5]赵恩芳.谈“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J].中国成人教育,1998,
  (7).
  [6]张海涛.《庄子》副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
  (姜雪辽宁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124000)

标签:副词 庄子 老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