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评课稿 > 正文

小伙伴评课稿

时间:2017-04-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评课稿

《四季》评课稿2012年11月9日,我有幸在镇远县涌溪小学听了杨景平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语文课《四

季》,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教师教态亲切活泼,肢体语言丰富,符合低年级的教学特点。

二、 课堂设计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紧密有序,教学方法丰富多彩。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我们都看到杨老师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为了突出

这个重难点,杨老师准备了生字卡、词卡等教具。然后再教学中运用了点名读、抢读、接火

车读等读书方法,效果非常好。

三、 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形式丰富多样,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 课堂两点:

1、注重对学生“说一句完整、准确的话”的指导。

2、注重学法指导,整堂课穿插了自学方法、识字方法、读书方法、说话方法的指导。

3、课堂中还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总的来说,杨老师这一堂课,学生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非常成功。 2012年11月9日篇二:《一分钟》评课稿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

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

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听了易老师的课,我受益

非浅。感到听易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犹如在欣赏佳作。她能使人为之一振,倍受启发。易

老师能根据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组织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和引导学生识字。使学

生在读中识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

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托尔斯泰说过:“成

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的,课堂上只有努力调动学生的

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易老师的开课就做得非常棒。她通过设计;

“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我和数学老师(陈老师)吵架了,你们想知道原因吗?那是因

为我做数学计算题 一 = 20 陈老师说我做错了,我不服,你们能给我评评理吗?你们想知道

一 = 20 的原因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易老师的用意

是让学生通过读书就能很快地知道元元因为多睡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的事。易老师的开课就

像一把锤子,敲在了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成

功的一半。

2、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易老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

首先是注重读的方法指导,提示学生怎样才能很快地读通课文?然后和和学生一起小结学习

方法: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苹果’上的生字宝宝,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同学,

这样就可以很快地把课文读通读顺了。接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学生有

的四人一起读,有的四人轮着读,不一会儿,教室里书声朗朗。易老师在检查学生是否把课

文读通的环节上做得也很到位。例如:让学生读完第一段后,她肯定地说,你们非常能干,

已经能够把这段读通了,老师给你们打a,看看你们读第二段能不能得到a+。学生听了,读

书的劲头更足了,当学生读完第二段时,易老师又及时评价:“这回你们可以得到a+了,因

为你们没有少字或添字,读得不错。第三段有没有信心拿a++呢?”易老师就是这样一次次

地引导学生读书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务必做到正确、流利,‘字字未宜忽’。首先要读

正确,然后才能谈到思考。语文姓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目

标。”

3.寓识于读,寓教于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

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读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

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生字词的教学中,易老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创设了快乐识字。有

在谈话中识字、在朗读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还有自编字谜识字,例如,学习生字“哈”

“欠”,作为词语“哈欠”,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演。这些过程,看似平常,却唤醒了学生以往

的生活经验。把它放到汉字身上,使学生感到汉字就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是经常接触到的,

是活的、有意义的,是充满感觉的。易老师让汉字和词语“活”起来了。在识字过程中还非

常注重正音,尤其是“丁零零”、“哈欠”、“元元”等词语的轻声正音。整堂课,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高涨,体验到学习生字的无穷乐趣。

4.多元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易老师上课始终是亲切地和学生交谈,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学

习生字新词,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及时的激励与表扬。如“为你的勇敢鼓掌!”“、你别紧张!”、

“陈治军,我真是太佩服你了!你也读出来了。”等等,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同时激发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这就是易老师的教学艺术,善于激励,

善于唤醒,善于鼓舞。使她的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口常开。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完美的课也都会留下一丝不足,易老师所上的是第一课时,

我认为还有以下的不足:

1.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把握不够完美 在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把握上处理得不够完美。比如:开课时提出的“一 = 20 的问

题,在课尾没有能够整体回归到因为元元多睡一分钟,所以迟到了20分钟,让学生心中的

悬念得到消除。

2.识字与写字教学问题。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更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人教版教材的教

学特点是:多认少写,识写分开。会认的字要求会读,会义。会写的字要求会读,会义,会

写,会用。易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对二会字的处理还是好的,但在对四会字的教学上则没有

体现。这不免给听课者心中留有遗憾。篇三:《司马光》评课稿 《司马光》评课稿

东台市五烈镇广山小学 吴瑶昨天,有幸向七位老师学习,受益匪浅。下面,就王敏老师的课,谈几点想法。一是教态自然,语言有亲和力。在课堂上,王老师表现得自然大方,温柔亲切的语言让孩子们和在场的老师印象深刻。

王老师经常用鼓励的话褒奖孩子的回答,比如“哎呦,我们小朋友都抱不过来啦”“你真是个

聪明的孩子”等等。这样的处理方法值得我学习,让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更近,也调动了孩子

的积极性。

二是重点突出,课堂结构紧凑。《司马光》一课主要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表现了少年司马光遇事冷静机

智的美好品质。在课堂上,王老师主要围绕二三两个自然段,特别是第三自然段展开教学。

王老师创设情境,营造了小伙伴落水的紧张气氛,引导学生感受其他小朋友的“慌”和司马

光的“不慌”。王老师注重低年级孩子读书能力的培养,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指导孩子读书。三是把握识字,细致指导写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段的重点难点。在教学难点字时,王老师注重创设情境,帮助孩子理

解。“慌”这个字,心慌,从部首竖心旁入手,右边怎么理解呢?哦,原来是一个人走在荒芜

的地方,心里害怕,发慌啊!在教学生字“哭”时,一段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哭的含义和

字形,我相信,对于“哭”这个字,这个班的孩子永远都不会写错,因为印象太深刻了。

再比如,教学生字“流”时,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流的古字,古今鲜明对照,新颖独特。四是亮点很多,频频让人称赞。这节课,王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很多亮点,其中有一点让我惊叹。用“有的?有的?还有

的?”说话,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一般老师的处理方式是另外创造一个情境,如大扫除、

联欢会时,而王老师则创造了一个和文中情境一样让人心慌的场面——坐海盗船时,小朋友

们的表现。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完成了说话这一目标,又能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慌”,

从而对比之下,司马光的“不慌”更显可贵。篇四:《水》评课稿 学 校:金阳新区大关小学 评课教师:张和燕教 龄:9年 联系电话:13648500268 本次听课共10节,总的感受是:语文教学需要用心。 希望下次在开展类似的活动时,能够找一个更大的场地,让更多的一线教师都能亲临这种精彩的课堂,从而更好的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语文课的语文味是读出来的——《水》评课稿

5月12日,我有幸听到了赵飞老师执教的《水》这篇课文,听完这节课,让我再一次体

会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一定要深入挖掘文本的独特文学底蕴和内涵,才能够使语文教学

具有语文味,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与感受。

一、读要有目的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要教出语文味,就要通过阅读来体现。当然,这

里的“读”,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是一遍又

一遍的有目的、有效果的读。为了让学生理解水的珍贵,赵老师在执教《水》一文时,指导

学生的朗读多达15次以上,但是,每一次的朗读都有不同的目的。如,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

课文,赵老师先让学生快速读文,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放在课题之前,补充完成()的水,

学生便带着这个问题很快的通过速读课文找到了相应的答案,这种方法既让学生初知了水的

珍贵,又将词语搭配的练习巧妙的设计在其中。再比如,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文中家

家户户都要用水窖?老师先教学了“水窖”一词,再通过水窖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水窖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通过默读第一段来找出缺水的句子,这样,学生便有目的的带着问题去读文,很

快便有了结果。赵老师就是这样,不离文本,紧抓朗读,引导学生口读心思,于是他的课学

生是在学语文,语文味十足。

二、读要有方法

朗读课文,不仅要有目的,还要有方法才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

一些关键词,组织学生去细细地揣摩、体会,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的生

动性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这一点,赵老师

就做得非常好,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村里人的生活,体会他们肩上那一旦水的滋味,赵老

师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抓住词句是为品,融入其中才有味。他让学生学会抓住文中的重

点词语品读句子,于是便有学生从中品出了“甜、满足、幸福” 等滋味。再比如,为了让学

生读准同一句话中两个多音字(“血”字)的读音,赵老师通过指名读,感觉不满意再教读,

又让学生试读,再自读等,共给学生提供了6次以上的朗读机会,这样不仅让学生分辨了多

音字,还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朗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这样就避免了枯燥的知识点的传授,使得整节语文课堂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三、读要有效果

只要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朗读方法和技巧,便能品出文章的味儿,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赵老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品出孩子们洗澡时的苦中作乐,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引导

学生通过一遍遍的自由读,再抓住重点的词句来品,如: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四个人、一勺

水、滑、一滴”等词语来体会村里人缺水的情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谈谈个人的用

水体验,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多么缺水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多么的珍惜用水,

这样使得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有高度,达到了更好的理解效果。总之,赵老师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但是,再好的课也会有所缺憾,由于时间的限制,

赵老师的这堂课草草的在评委老师的口哨声中结束了,没有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结尾,

否则的话,一定会更精彩。大关小学张和燕

2011年5月15日篇五:《角的分类》评课稿 《角的分类》评课稿 陈老师的这节课一直围绕着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来教学,并通过相关的数学活动加深了

对知识的理解。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浅见:

一、 通过演示和操作,使重点和难点认识到位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这5种角之间的关系。陈考试预设

学生对周角的知识是难理解的,他通过课件演示,边演示边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角,不仅认

识了周角的形成,同时巩固了锐角、直角、钝角及平角。

二、 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的拓展 本节课对于学生而言认识平角是一重点也是难点,陈老师在让学生认识平角后,抛出一

个问题:有人说平角就是一条直线,你认为对吗?加深了学生对直线和平角之间关系的认识。

三、 结合生活中的原型来帮助理解平角和周角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陈老师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现了很多与生活有关的平角和周角

的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平角和周角,使数学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延伸。对陈老师这堂课我有一点想法:在教学平角形成时如果借用活动角,更加直观,学生也

好理解。其次,在要求学生试试画平角时,如果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再说说怎么形成的,再

画一画,可能对下节课的画法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最后,在学习完周角,也可以抛出一个

问题:周角是一条射线对吗?让学生讨论,加深对射线和周角关系的认识。

篇二:泰兴市小学一年级我的新伙伴评课

泰兴市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关于《我的新伙伴》观摩

课的评课

泰兴市横巷小学 朱惟美

丁老师执教的《我的新伙伴》是《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第二单元的内容。教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注重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进行以探究、体验为主的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有趣的小游戏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开口,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本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高质量地达到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有以下两点收获:

一、以游戏为主导,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课堂的天使。 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带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情色彩;注意力不稳定,容易被新颖的刺激所吸引。容易分心,注意力不持久,能保持的时间只有10-20分钟。所以40分钟的课堂里,丁老师就穿插了四个有趣的游戏,让游戏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些游戏的设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丁老师巧妙地把教学内容融入游戏,自己也变身成了一名“一年级小同学”加入游戏,真正使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课堂的天使,课堂气氛热烈,每个小同学无不全情投入。

二、巧思妙想,准备充分。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有配套的光盘,从图片到视频,乃至歌曲一应俱全。丁老师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PPT中既借鉴了光盘中的内容,又有自己的巧思妙想。比如:丁老师没有沿用光盘里的视频,而

是把自己在业余时间拍摄的本班孩子的视频进行了筛选,将其中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巧妙地运用进了PPT。当丁老师点开视频时,学生们都十分惊喜,纷纷惊呼:“看,这是我,那是谁谁谁……”课堂气氛迎来又一次小高潮。这说明上课时引用本班孩子的相关图像资料,比单一、陌生的图片展示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也充分说明了丁老师备课的用心。

总之,本节课教师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小游戏,在正确引导和行为训练中激发学生与同学交朋友的愿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亲身体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三:4篇评课稿

《窗前的气球》评课稿

城北小学宁水美

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课文。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红气球是伙伴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的表现,红气球是伙伴们的笑脸、真诚的问候??教学生阅读时,既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真挚感情的理解,又要让学生释放、表达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体会生活的“美”,语文的美。

教学本课时,杨水梅老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科里亚前后心情变化的相关句子,围绕“真没意思、高兴地笑了”这两个重点词语展开教学。先通过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让学生体会到科里亚孤单、寂寞的心情。然后再体会他看到红气球后的心情,前后进行比较,有了自己的心得和领悟。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最后通过小练笔让学生给科里亚送去关心和祝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化认识升华情感,并有针对性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

1、教学环节设计清楚、合理。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一、二段,勾画体现病中科利亚的心情的句子,感受科利亚的“孤单、寂寞”。接着让学生自由读第

三、四、五自然段,找出重点句“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通过两个问题:“科利亚的心情为什么一下子好多了?”“为什么红气球让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多了?”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 教学中注重了读写结合。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全班读一些重点句,让学生充分地通过阅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读词“可爱的”、“高兴地”,让学生用这两个词练习说话并在书中写话。最后通过读全篇课文,完成小练笔,深化情感。

教学中,如何丰富评价语,还有待去学习: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足以可见,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染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但是在课堂上,特别是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时,杨老师评价语较单调。这些单调的话语,不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不能通过从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回答中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

小伙伴评课稿

或者吸取优点,这是今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努力的地方。

《最后一头战象》评课稿

城北小学宁水美

程群兰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我认为程老师的课做到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听课后的一些感受。

一、以生为主,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程老师先重点指导学生对“重披战甲”这个故事片段的理解感悟,让学生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在书上作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而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归纳出学习方法,并以此方法为迁移,自学课文中的其它三个故事片段,真正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解读文本的能力。

二、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本,永远是我们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手段。课堂中,程老师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令自己感动的语句,读出他们内心的感动,读出他们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从而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以读激情的功效。

三、品词析句,促进生本的亲密对话。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中对嘎羧行为、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那深情的笔触能感染每一位读者。而理解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程老师在教学中能紧扣本文的理解难点,从句入手,从词着眼,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从而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四、巧妙设置问题导思路,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并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理解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其一大任务。在引导学生体会战象嘎羧来到打洛江畔这一段语言文字时,程老师让学生用上自己的语言描述当年的场面,在学生适当展开想象的基础上,又与学生合作朗读,让生读文本内容,师补充想象的部分,巧妙的设计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促使学生更深一层地感受到战象嘎羧的内心世界。最后一问“为什么以《最后一头战象》为题?”引发了学生更多思考,达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之,程老师所上的这节课是很成功的,其中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数不胜数,还是留待今后的工作中慢慢学吧!

《触摸春天》评课稿

城北小学宁水美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生命”这一组教学内容的开篇文章。篇幅不长,却通过文本描述让我们走进了一位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盲童安静,并通过作者细腻的描述和得出的人生感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一人生命题,让我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积极的思考。

下面通过课堂教学内容与老师们做一交流,不妥之处,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批评指正。

一、对教材的理解准确到位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主要包括对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正确理解,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正确理解。

明确教学要求,把握重点、难点,是正确理解教材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要求要定准,重点、难点要找准。对词、句的理解,要抓住重点词和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观点。

站在课文和作者之间,学生不仅要读懂课文对安静的客观描写中,散发出来的盲女孩对生活的人爱,对生命的珍视,也要体会,作者的心灵触动和生命感悟。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

面对《触摸春天》这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面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经学习过本单元其他篇目的内容的实际,雷晓珍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力图通过学生在读懂文字的基础上,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努力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并借助桑兰的故事,提升学生对不同人物的世界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缤纷世界”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比较明确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训练的过程。

从整体入手,逐步加深学生的理解。读得比较充分,能够在学生的不同感受中读,在质疑中读,在理解到中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充分的读出自己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努力克服教师过多地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重视训练的过程。对重点词语的把握比较精准,学生能够初步做到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脉络。理解人物情感。

课后拓展的写话训练,既是对学生“读懂”内容的检验,又是对学生书写能力的拓展。写是学生要将口头语言经过静思、沉淀、归纳等环节,用书面语言比较准确的表词达意的训练过程。教师应该充分的予以重视。老师设计了一次批注,一次写话,的在写的训练中,设计了开放性的内容,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现的了对学生不同生命感受的尊重。

在目标确定的两条线索上,教师一手抓学法的指导:在品悟中掌握作者准确用词体现的描写性语言,加大读、说、写的训练;一手抓作品中体现的人文性,体现对生命的深度认识和把握。生命是一切所有价值的基础,尊重人文价值的首要内容就是要尊重生命的价值和心灵的尊严。

教师在背诵文本、对比原文的过程中,思考了本文在此单元中的位置,体会编者意图。同时认真分析了学生已经学过后面内容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教学目标。

三、对教材的处理基本恰当

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教材的处理,主要始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

1.有效取舍,整体把握

课的切入干净利落,在学生浏览和初步感之中拉出故事脉络,通过板书的设计直接呈现。体现了教师立足于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确定课堂的时间比例和重点内容,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训练和文本挖掘之中。

2.重点强化,难点突破。

在处理关键句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在读中体会和理解,注重了学生自主揣摩、感悟的过程。加强了学生在与任务文本人物(安静、作者)的对话过程中,对内涵的理解和把握。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引导语,将学生读懂难说的句子通过读的方式呈现出来,听课老师可以感受到老师的驾驭能力和精心设计。

3.充分预设 关注过程,抓住生成

“顺学而导,关注生成”是课程理念提供给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内容。学生课堂上真实的情感反应,学生初读是的平淡体现了这节课的常态进程,学生情感脉络的发展,展现出在教师的层层颠簸中的思维发展。

4.资料延展,课内外结合

桑兰资料、海伦凯勒的名言,以及课件制作,网络作业都将课后的学习逐步延展,为学生创设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四、学习氛围的创设

一个好的课堂学习应该建立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吸引的磁场。一个灵动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碰撞的场所,相互启迪的空间。深入思考的课堂永远比外表热闹的课堂更有内涵。

1.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结合实例分析)

(1)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学生有比较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把大量的、有层次的语言文字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

(3) 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出结论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的合理想象。

(4) 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朝着“自能读书”的方向努力。

2.教师的基本功比较扎实

(1)语言基本功。能够流畅地运用规范语言, 并能及时发现、纠正学生说话中的错音、语病;

(2)朗读基本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与学生共同朗读时,为学生提供示范;

(3)板书基本功。写字正确、工整、熟练。把握两条线索,脉络清晰,比较完整,设计精当。

(4)教态。教态自然、亲切,感情饱满,举止端庄。

(5)课件制作。比较精美、自然,风格统一。

不足:

1.进一步提升教学过程中对生成问题的把握,避免个别地方的简单重复,注意在学生回答深刻时适时把握,在戛然而止中给学生留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2.语言再简洁,进一步避免个别地方的解释和重复,提升适时点拨和相机诱导的能力,深化主题。

总之,在老师的认真备课,精心设计中呈现出了一节很有价值的课堂,希望我们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能够有更多的感悟!

标签:小伙伴 评课 小公鸡和小鸭子评课稿 雪地里的小画家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