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100字作文 > 正文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小学生“怕问忌探”的常见误区及主要成因 品德与社会课评课建议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课堂是培养小学生“会问乐探”能力的主阵地。本校聚焦课堂教学,着眼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要求:“会问”与“乐探”,从操作层面,申报了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会问乐探’导学片段设计与有效实施的探索》。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品社课”说教式、成人化、重结论的弊端,小学生被动接受、害怕提问、不去探索、死记答案的突出问题。总之,小学生上《品德与社会》课“怕问忌探”的现象尤其严重。因而,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在“品社课”中调查其常见误区,分析其主要成因,填补我校学科教学应用型研究的空白点,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一、 调查出小学生“怕问忌探”行为表现的常见误区
  1. 重说教灌输,轻自主探悟
  在我们的“品社课”课堂教学中,老师常常以说教的形式进行教学,以讲解教科书为主;他们不去努力创设与内容相适的教学情境,不能密切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学生无法生动活泼的学习,乃至变成了“小填鸭”。例如,三年级下册《不给邻居添麻烦》一课,主题是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会正确处理邻里之间的矛盾,其中第二部分“有麻烦怎么办?”有的老师就把书上介绍的几种解决方法读一遍就算过去了,并没有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互相讨论,研究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
  2. 重照本宣科,轻联系生活
  上“品社”课时,有的教师只会照着教材宣读,不会根据教材密切联系生活,课堂成了老师的一言堂。“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生成出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例如,四年级上册《真正的友谊》一课中,有的教师直接按照课本中的流程,把课文上设计的活动简单地变成一个个问题,采用一问一答式,呆板地把课本上的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完,并让学生把每一道横线都抄满,一节课也就结束了。
  3. 重死记结论,轻过程体验
  有的老师在“品社课”教学中往往只关注让学生死记每课的结论,而忽略了学生的过程体验。例如,五年级上册《班级中的岗位》一课,要使同学懂得: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多工作,每一项工作就是一个岗位,岗位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岗位要为大家服务。但有的老师在教这一课时,往往只让学生死死记住“班级中的岗位都很重要”这一结论,却忽略了学生“立足岗位、服务大家”的体验。
  4. 重认知解读,轻情意生成
  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品社课”教材中往往安排了一些角色扮演、实践活动、教学游戏、美文欣赏等环节,其目的是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再现、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并未体会到编者的意图,而把“品社课”当成了语文课来上,将重点错误地放在课文的分析、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之中,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体验与生成。
  5. 重应付考试,轻美德践行
  新课标指出了:“‘品社课’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实践性是“品社课”的重要特点。但我们有的教师在“品社课”中,过多注重书面知识的积累,让学生把书上每课的要点都背下来,以应付考试,却轻视了学生的道德实践,这样一来学生往往就会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谈起大道理来头头是道,但是落实到行动上却少之又少。
  二、 归纳出小学生“怕问忌探”行为表现的主要成因
  1. 教学观念比较陈旧,问题探究流于形式
  教师由于个人背景、智力水平、知识才能不尽相同,性格、气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别造成了教学实施的差别。我校地处于较落后的地区,信息相对闭塞,老师们外出进修的机会又少,造成了他们教学观念的陈旧,对“品社课”的问题探究往往流于形式,只关注知识的机械记忆,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2. 应试教育负面影响,品社教学被占被挤
  虽然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好几个年头了,但是,南京地区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近几年应试教育又悄然抬头,迫于升学、择校的压力,应考科目的补课、加课成了许多学校惯用的手段,因此,“品社课”常常被语、数、英学科挤占。
  3. 本校生源既差又少,家长期望聚焦分数
  我校地处棚户地区,居民素质相对较差。随着拆迁的临近,本学区内的儿童越来越少,有些素质好的家长不是搬离了本地区,就是送孩子择校到外学区上学。因此,学校的好生源每况愈下,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他们大多不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只关注的孩子语、数、英学习成绩,“品社课”怎样上一般都不太清楚,更别说重视了。
  4. 教师编制相对偏少,缺乏“品社”专职教师
  学校教师近年来呈老龄化发展态势,随着退休教师的日益增多,学校严重缺编,因此“品社课”多是由班主任或其他老师兼教,没有专职的“品社课”老师。
  5. 主管部门轻视“品社”,缺乏刚性评估措施
  由于“品社课”内容既不会在升学考试中体现,也不会同艺术考级挂钩,更不会像体育那样设置竞技比赛,因此,主管部门往往会忽视“品社课”,没有制定一些科学的措施,来评估“品社课”的质量,这也从一个方面造成了“品社课”会成为“弱势课”。
  三、 探究出培养小学生“会问乐探”能力的重点策略
  1. 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树立先进教育理念
  学校组织担任“品社”与“品生”课的老师,认真学习并树立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基本理念:①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② 儿童生活是课程的基础;③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基础。我们努力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品社课”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还特别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促使儿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2. 强化问题探究教学,先从教学设计做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品社课”教师要着眼学生的生命成长,精心设计“以问题为纽带”的“品社课”教学活动。我们要精心设计相应的环节,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会问有价值的、触及灵魂的真问题,让他们通过讨论、调查、比较、实践、反思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得出正确的观点和结论。例如,前不久在五年级上册《怎样与人相处》一课中,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① 使学生懂得学会与人相处的重要性;② 教会学生基本的交往原则和交往技巧;③ 让学生体验与人友好相处的快乐。我引导学生相继提出来:为什么要学会与人相处?怎样与人交往最好?与人相处快乐怎样体验?几个问题,经过比较,第二个问题是最有价值的核心问题。从设计做起,强化了问题探究教学。
  3. 同题异构设计实施,专题研讨评议得失
  我校鼓励“品社课”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对一些典型课例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同题异构”的形式,让教师上“研究课”,听课评课,专题研讨,总结反思。例如,三年级下册《不会说话的朋友》一课的教学主题是爱护公共设施,形成公德意识。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考虑到我校学生由于家长素质不高,所以在爱护公共设施方面做得较差。如何让孩子知道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并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习惯确实有些困难,因此,我们把这一课作为典型案例来研究,把“品社教研组”的老师们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设计出自己的教学方案,再各推选出一个教师来执教。上完课,所有的老师共同来评议这两节课的得与失,提出改进建议,使这两种教学设计更加完美,最后把这两种设计定为《不会说话的朋友》AB两个版本,推荐给其他老师选用或再创新。
  4. 开展品德课题研究,培养“会问乐探”能手
  新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学习视角和问题视角,使之有利于学生形成认识社会的整体视野,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据此,我校申报了《小学生“助人为乐”知行合一的实践研究》课题,可利用“品社课”这个点,带动全校展开面上的研究;还可在各科教学中开展“会问乐探”小能手的培养活动,以便进一步促进“品社课”与其他各学科“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深入实施。
  5. 完善校本研究机制,开展“六个一”的活动
  学校不断完善校本研究机制,让“品社”课教师也参与到学校开展的“六个一”活动之中。如:规定“品社”教师每个人要有一个研究子课题,每学期要上一节研究课校内交流,每学年要上交一份体现自己研究心得的教学案例或论文,质量高低将纳入校本考核的范围,直接和年终奖金挂钩等等,坚持这样做,就会从机制上给予“动真格”的切实保证,让“品社课”不再“软、散”了。
  四、 有待继续探究、解决的困惑
  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非考科目《品德与社会》学科,小学生“会问乐探”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弱化,必考科目追求分数的现象愈演愈烈,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错位。这些困惑都有待于我们今后继续去进一步探索、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2] 李秀伟、王竹廷主编,《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新华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李 婷 江苏省南京市宝善街小学 210015)

标签:成因 品德 中小学生 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