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备考辅导 > 正文

浅谈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好的学习愿望是进行学习的基本条件和心理起点。在体育教学中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位体育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教学;兴趣
  
  前言
  兴趣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们对外界环境的现象和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玩”出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兴趣等)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对于学生学习的倾向性、持久性和效果性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培养,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只有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也存在一定的兴趣差异、而这种个别差异往往又决定着知觉和选择性。学生会把不感兴趣的事情排列到知觉的对象之外。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了学习动机,他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中学生正处于好动、贪玩时期,是抱着学习新的知识的目的来上体育课的,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薄弱”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体会独立完成技术动作的满足感。如球类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那么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3-5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玩法),并让玩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演。当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后,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二、创设情知交融的学习情境,激发体育兴趣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不同的课型与教学目标,可先用直接导入、实验导入、体育游戏导入、体育图像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和故事导入等具体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导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激发体育兴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收藏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学中,专项技术的学习或练习有时是十分枯燥的,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就要求教师教师善于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将知识技能融于愉快的气氛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如在耐久跑教学时,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无兴趣。教师在教之前可行描绘一种令人向往的情景,并且学生到达终点时,教师发一张扑克牌,教师进行汇总,表扬得到扑克牌多的学生,鼓励得到少的以后要努力。这样学生积极性得到大大的提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设置疑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基本途径。设置疑问也是体育教师常用的方法,一位成功的体育教师一定有预见能力。往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然后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掉。如在篮球运球课时,怎样才能让球向前滚?击球时手掌应该怎样?变向运球时击球在哪个部位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这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学生的本性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而教材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例如:在练习起跑的过程中,我们可采用背向、蹲、背向俯卧撑、原地跳、原地高抬腿跑等练习起跑。使原本很枯燥、乏味的练习项目变得精彩、有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活动中学习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从活动中能够强健身体、丰富知识、增长经验,教师要利用生动、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体育教学应把握课时内容,适时采用体育游戏、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等多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无形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篮球竞赛的兴趣,先让他们进行篮球比赛,抓住他们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进攻、防守和投篮得分的机会而感到苦恼时,再讲明基本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进行正确示范,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
  2.在竞赛中学习
  从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出发,组织各种体育竞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发现并培养各种体育人才,使学生在竞赛中认识自身的不足,吸取别人的长处,以增强自身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大大地提高。
  3.参与学生的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当他们兴趣下降时,就参与到他们的比赛中。当学生长跑体力下降时,就和他们一起完成下面的距离。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好的学生期望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练,特别是对那些运动能力差的同学,哪怕是微小进步的“闪光点”要给予充分肯定,及时表扬和评价,恰当的评价和指导对学生学习和改正错误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增加其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和保持学习的动力、激情和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学习成功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是很难持久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体育兴趣往往是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并获得了成功的内心体验而慢慢产生的。不同的学生体育方面的天赋会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考核及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只要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都应该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从而将这种成功的喜悦体验逐渐转化为体育学习的兴趣。总之教学中,应给学生多一点激励,少一点责怪;多一点表扬和肯定,少一点批评和否定。
  五、结论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前提。要想在体育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让学生养成长久甚至终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在体育教育中就应始终把培养学生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放在第一位。通过对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因素的探索和分析,从体育教学角度观察发现: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合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不仅爱运动而且更爱上体育课。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崔雅玲.浅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J].体育教学,2001(5):10-12.
  [3]毛振明,王小美.体育与健康课改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4]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5]骆秉全.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标签:浅谈 兴趣 培养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