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承诺书 > 正文

词义的来源_“吃醋”一词的来源及词义演变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138-01   摘要:“吃醋”原本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拟从“醋”及“吃醋”的本义和引申义入手,探讨“吃醋”的语义演变历程,并以历代文学作品中的用例加以考证。这对于研究由典故引申出新词义的这类词语(如“二百五”、“吃豆腐”等)也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吃醋;词的来源;词义演变
  本文先说明一下“吃”和“醋”的词义,再接着说“吃醋”的各种学说以及词义,最后探讨“吃醋”词义演变。
  吃(chī),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说文解字》:“吃,言蹇难也。”如《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吃。”引申为,行动缓慢的样子,孟郊《冬日》诗:“冻马四蹄吃。”在古代“吃”表示“吃东西”的意义时,古代写作“?”。如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但使残年饱吃饭。”后引申为经受的意思,陆游《夏日》诗:“吃亏堪笑贺知章”。醋,(cù) 形声。从酉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本义: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的一种酸味调料。本作“酢”。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酢法》:“酢,今醋也。”醋,还有一种意义是客人向主人回敬酒。《仪礼?有司彻》:“宾受爵,易爵于篚,洗酌醋于主人。”演变到后来,此义就消失了。
  寻根溯源“吃醋”的一词的解释颇多。以下列举一二,以便更能理解“吃醋”的含义。
  第一种称为“狮吼说”。近代的一些典籍持此说。其主要依据是《在阁知新录》关于“世以?(同妒)妇比狮子。《续文献通考》载:‘狮子日食醋、酪各一瓶’,吃醋之说本此。”
  明代博学家李日华在《紫桃轩又缀》中说过“正德中(公元1506~1521年),狮子房二号日食活羊一只、白糖四两、羊乳二瓶、醋二瓶……”说明狮子确有食醋的习惯,那么狮子食醋又与妒妇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还有一个关于“河东狮吼”的典故。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个朋友叫陈季常,他妻子柳氏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女子,每当陈季常宴客,并有歌女陪酒时,柳氏就用木棍敲打墙壁,把客人骂走。平时陈季常很喜欢谈论佛事,事后苏东坡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东坡先生无一钱……只有双鬓无由玄。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诗中的龙丘居士指陈季常;河东是借用唐代诗圣杜甫关于“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暗喻陈妻柳氏,另外柳氏也是河东郡(今山西省)的显贵姓氏。这首诗极为生动地记述了作者困窘、柳氏凶悍以及季常无奈的景况。后来人们便把“河东狮吼”作为妒妻悍妇的代称。第二种称为“坏醋说”。清代有人认为吃醋之说源于一种成见。某些南方地区,人们认为在一个家庭中不宜同时酿造两缸醋,否则必有一缸会坏掉。因此,在一个家庭中不应同时有两缸醋共存。借以暗喻:一家人中只应保持一夫一妻,否则妻妾之间难免会产生嫉妒。早在南北朝时《齐民要术》已多次提到“坏醋”现象,可见酿制的难度。然而家酿两缸,必坏一缸的说法较为牵强,但却反映了民间对一夫一妻婚制的希冀。
  由于前两种学说的支撑,“吃醋”亦作“?醋”。比喻产生嫉妒情绪。多指男女关系方面。最早出现在唐代房玄龄为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唐太宗封他为梁公,并送几位美女给他为妾。房玄龄想到自己的夫人一定会反对,便婉言谢绝。唐太宗问清原因后,让皇后去劝说房夫人,可无论怎样劝说,房夫人始终不肯。唐太宗心生一计,就派人带了一壶“毒酒”向房夫人传话,如果再不同意,请喝毒酒自杀,房夫人听罢,毫无惧色,接过“毒酒”,一饮而尽。可她并没有死,因为壶里不是毒酒,而是唐太宗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在阆中作刺史时带回宫庭的保宁醋。房夫人衷情舍命吃醋,留下了一段佳话。因为“吃醋”一词在特定环境中不断的连续使用,由于约定俗成的关系,所以“吃醋”一词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了男女之间嫉妒心理的代名词了。比如清代章回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写道:“切切莫被那卖甜酱、高醋的过逾赚了你的钱去,你受一个嫉妒的病儿,博一个‘醋娘子’的美号。”又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只怕你要?醋拈酸。”《红楼梦》第六八回:“我并不是那种吃醋调歪的人。”《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当凤姐抓住贾琏偷情、双方打起架来时,贾母道:“这都是我的不是,叫你多喝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了!”
  在现代汉语中,“吃醋”一词多用其引申义,“吃醋”在不断的词义演变过程中逐渐引申出一种更具人文意味的涵义:即一个人在不在乎另一个人最明显的情感反映,感觉心爱的东西被别人所爱或它不属于你的时候,你的内心产生的一种嫉妒心理。比如茅盾的《锻炼》十六:“四个国家,实在是两派,你亲了这一边,那一边就要吃醋。” 聂绀弩的《论怕老婆》:“对这种事,书上也有归咎于老婆的,说她‘妒’,翻成口语,即好吃醋。” “吃醋”的近义词还有泼醋、捻酸吃醋和争风吃醋,都是由“醋”字引申出“酸”义而来。明末话本小说《清夜钟》第二回有“石匠樊八……怕陈氏吃醋……又怕陈氏捻酸怪他”;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也有“凌家这两个婆娘彼此疑惑……争风吃醋,打吵起来”的相关情节。因此,人们也把爱流露出醋意的人称为醋缸、醋瓮、醋钵儿、醋罐子、醋坛子或醋瓶子。有时还把没来由的嫉妒称为吃寡醋,如戏剧《百花亭》就有“我几曾调他来,皆是他心上自爱上我,你吃这等寡醋做甚么?”
  综上所述,“吃”和“醋”在词义上,在历史的洪流中,是不断演变及发展的,只要根据当时的语境及其写作背景是可以明白其意思的。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
  [2]王力.岑麒祥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P47-63.
  [3]吕叔湘.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P179-232.
  [4]毛海蓉.也谈“吃醋”[J].语言文字,2009年2月(中旬刊).
  
  

标签:词义 一词 吃醋 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