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二周记 > 正文

关于师范地理专业的环境教育问题探讨:环境教育学地理应用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面对社会发展与全球环境的关系日益白热化,教育作为千秋大计,应将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纳入到环境教育中,加强受教育者的环境教育意识,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己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师范地理专业旨在培养中学地理课程的师资力量,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优势学科,在环境教育领域更应发挥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师范地理专业,环境教育,模式探讨
  
   环境教育涉及范围较广,将解决环境问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目的,以人类与环境关系为核心,在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专业的环境保护人才,环境教育就是将环境问题融入教育中,积极开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一、师范地理专业加强环境教育的必然性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始思考应该如何开展环境保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理念上改变民众的观点,以此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是一剂解决目前严重的环境问题的良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环境教育就已经开始纳入教育范畴之内,经过40多年的发展,政府和学者的支持以及群众的积极参与,让环境教育的发展呈现一片良好的态势。
   要想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在教育中加大力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贯彻环境教育的理念,对于提高全民的教育素质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是关键。现代的师范地理专业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改变,已经由“培养中学地理教师”改变为“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与环境教育共存”。在师范地理专业的课程中加强环境教育,能从根本上推进全民环境教育的进程。
   师范专业的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进行相互渗透的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地理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贯彻了环境教育的理念,一方面,在师范地理专业中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内容都要融入环境教育的观点,另一方面,由于师范地理专业要培养专业的从事环境教育以及科学理论研究的人才,将地理专业知识与环境教育进行联合教育将有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实现地理专业环境教育的途径
   在师范地理专业中进行环境教育是教育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究竟该采用怎样的途径进行相应的环境教育。
   (一) 树立环境教育观念。环境教育与学生的升学率或者就业率无法直接挂钩,因此常常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忽视。虽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学者都在倡导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但收效甚微。在师范院校中,很多领导和教师为了确保地理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以提高教学质量,很多时候都无视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没有将环境教育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在地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遇到有关环境知识时,大多只是将知识进行简单的罗列讲解,没有对学生形成系统的环境意识。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战场,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中,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战场,因此,学校的教学活动是进行环境教育过程中最有效的途径。在师范院校中开展环境教育,首先要求学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地理专业的教材中遇到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时,传授环境知识是一个基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认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在脑海中形成一种主动的环保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师范院校学生,才能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将真正贯彻环境教育的理念,对中学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指导。
   改革教学内容。进入21世纪, 地理教学发生重要改变,由过去的以“地”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以环境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在对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要根据教育理念以及教育主线的变化,相应的变革教学内容。
   一是要结合地理专业的教材进行环境教育。师范地理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教材除了有专业的地理内容,还有许多综合性质的学科教材。为了培养专用型地理人才,对地理教材中的环境知识应该有深刻的解析,突出教材中的“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环境观。环境教育的知识点像一条红线,贯穿整个地理教材,因此,结合该专业的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时,不仅有助于形成成熟的环境教育模式,更有助于实现地理教育的本身价值,为地理专业的学生赋予一定的活力。
   二是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国情和乡土特性。国情教育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的国情分析可以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基本国情,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以便他们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给学生灌输同样的理念。其次,环境教育要结合乡土地理特性。我国的经济条件快速发展,但很多时候由于只注重经济发展却忽略了生态和社会效益,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发展。在师范地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区域的环境问题,加强学生的环境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周边的事例,教育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外,也可以进行必要的假期实践,让学生对家乡环境进行实地调查,认识到现实世界的环境问题,以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必要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增强学生对乡土地理情况的了解,一方面使他们从思想上越发尊重爱护环境。
   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育模式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再辅以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时间较短,需要对传授内容进行必要的规划和整理,根据教学大纲讲授相应的知识点,另外,在课堂上也可以多进行提问、讨论、实验等模式,激发学生进行环境知识学习的兴趣。除了课堂教学,丰富的课外活动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比如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有关环境问题的专题讲座、报告;组建环保社团;结合本地地理实际情况,开展环保调研和参观访问活动等,都是不错的课外活动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环境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重大项目,涉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师范院校中,因为其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更应加强环境教育。地理专业涉及环境相关内容较多,因此,对师范地理专业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应采用多种模式进行,着重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 胡良民,张启慧.论师范地理专业的环境教育问题[J]
  [2] 陈修颖,杨载田.关于高师院校地理专业加强环境教育问题的探讨[J]

标签:师范 探讨 地理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