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一作文 > 正文

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查询系统_外企何时走出知识产权“怪圈”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5年。谈到中国知识产权环境的变化,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关志华强调,“很高兴看到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行动越来越强烈,这是非常正面的趋势。”
  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基于强大研发活动的创新方案是巴斯夫的资产,特别在农产品领域,巴斯夫投入了大量资金。
  “巴斯夫在中国国内申请的专利正逐年递增,目前已经有5000多项。”
  事实上,外资企业在中国申请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数量在一些省市已经超过了本土企业和个人,成为当地申请知识产权的主力。
  不过,这种情况却没有让外国企业的观念发生太大转变。
  误会还未消除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在2009年全国共受理专利申请976686件,同比增长17.9%。
  其中受理国外来华申请仅99075件,占总量的10.1%,同比下降1.9%。
  而在2009年中国授权的58万余件专利中,国外授权仅有80206件,占总量的13.8%。
  一方面,外国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的环境频频抱怨;另一方面,却不见这些企业在中国积极申请知识产权。如此“怪圈”根源何在?
  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白建民是一位长期从事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这种现象源于外国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的误解。
  “外国媒体对中国知识产权情况的报道往往会影响到外国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的印象。一些报道甚至可以影响10年之久。但中国的发展变化太快了,不要说10年,5年、3年也许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白建民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中国的《专利法》至今只有25年的历史,最近一次《专利法》的修改是在2008年底。2010年2月1日,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正式实施。“这种更新的速度,如果外国企业眼光还停留在几年前,明显是过时了。”
  他表示,中国目前更加强调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强调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公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种变化是许多外国企业所不了解的。
  现实亟待阐明
  “外国企业错误地认为中国不保护知识产权,或者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以至于干脆把自己置身于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之外。既然你不在中国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中国又怎么向你提供保护呢?结果只能是越来越糟,误解越来越深。”白建民表示,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怪圈”。
  据统计,在2008年,中国就已经成为受理专利申请数量第三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另一方面,中国也成为知识产权争端诉讼最多的国家,但这其中,涉外的知识产权诉讼数量却不到5%。
  白建民表示,一些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他们不仅积极在中国申请知识产权,而且也积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积极维护知识产权的外资企业是在中国得到保护的。比如在浙江省,2008~2009年,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中,外方获胜的案件占到总数的90%。这说明,外资企业是完全可以通过中国的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中国免受侵害的。”
  白建民认为,应该承认,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手段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在证据发现的程序上、在法院判决的执行力度上确实还需要加强。”但他同时表示,如果说中国不保护知识产权,那是完全错误的。FIC

标签:怪圈 外企 知识产权 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