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分析【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分析】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国际化,以及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内涵的日益复杂,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而重要的作用。但是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和会计信息失真却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虽经多方治理,仍未得到根本改观。本文拟从会计体系内部和经济学等多角度来探讨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体系内部原因
  1.从会计信息的来源来看。在信息领域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如果输入的东西是垃圾,那么产出的也只能是垃圾。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它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信息系统,它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凭证的真实性。但遗憾的是,时下会计很难保证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因为会计人员往往无法一一去验证凭证的真实性。
  2.从会计计量理论来看。首先是计量单位问题。会计的四大基本假设之一就是货币计量假设,但货币计量本身具有局限性。一是这一假设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条件,而一旦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会计所描述的财务成果和经营业绩就会受到扭曲,不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二是财务报告中许多数据都是通过合计、汇总而来,是若干交易或事项的金额汇总。抵销所形成的。
  3.从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来看。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会计规定允许的范围内由于选用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信息在反映同一经济事项是显现出不同结果的特征。例如对存货的计价,现行制度规定的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几种。
  
  (二)经济和法律方面的原因
  1.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且存在激励不相容。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但他们的效用目标通常是不一致的。代理人除了寻求货币衡量的物质报酬以外,还致力于一些非物质性的因素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如增加闲暇时间,追求在职消费等等。而委托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是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一致的。但由于所用者与经营者之问存在激励不相容,即一方追求效用最大化会损害另一方实现价值最大化,经营者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为了追求自身效用,甚至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相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逆向选择,一是道德风险。所谓逆向选择通常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接收合约的人一般拥有私人信息并且利用另一方信息缺乏的特点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也存在道德风险,会计人员更有可能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挪用公款、贪污,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3.法制因素。由于目前司法上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导致了许多不利后果。表现到会计信息失真上,直接纵容了代理人在会计信息上作假。由于执法不严,使代理人作假所承担的风险相对其从中获得的利益来说很小,因此客观上纵容了他们冒风险作假的行为。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会计体系内部对策
  1.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会计服务。如运用数学模型对会计对象进行定量分析,使会计信息更加精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在一定的限度和范围之内修正历史成本原则,使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由于物价变动,历史成本会计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而物价变动会计则可以弥补历史性会计信息这一不足,能充分反映物价上涨或下跌对会计数据的影响。采用物价变动会计方法可以反映企业各类资产的实际价值,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以及各会计期间的实际收益,避免历史成本会计产生虚增收益,为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人员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
  3.在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如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应选择具用广泛代表性的群体;最终确定的会计准则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的分析和预测,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影响;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这样就不会使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另外,对一些会计概念或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规定上,尽量使同一内容的规定一致。
  
  (二)经济和法律方面的对策
  1.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产权制度及相应的产权监督系统。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要强调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家作为宏观调控者,需代表社会的利益,使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协调一致,国家不仅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拥有产权,而且作为社会管理者,也有监督企业会计信息的权力。二是企业职工不仅与企业相关,并且其所具备的专业化技能就是一种人力资本,离开这种人力资本,股东所拥有的实物资本就无法增值,所以企业职工也理应构成企业产权制度的一部分。
  2.加大处罚力度,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经营者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要承担上述声誉损失成本,还必须承担物质成本。根据经营者是“有限理性经济人”并“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其行为必定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获得风险收益是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那么我们认为,使经营者的风险成本大于其风险收益是一种有效防止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的方法。
  3.完善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新修订的《会计法》进一步完善了会计核算规则,特别对公司、企业会计核算作出了特别规定,突出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任。对会计监督制度和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的管理作出了进一步要求和规定,对法律责任给予进一步明确,加大处罚力度,增强了可操作性。

标签:失真 深层次 会计信息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