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英语 > 正文

[“学生园地”――班主任的治班法宝]班主任获得成功的法宝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问题的缘起: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同样,我们在对待学生乱涂乱画的“墙壁”、“厕所”、“课桌”文化时,也应该变堵为疏,积极引导。
  作者在所担任班主任班级教室后墙上留出了一块学生自己的“园地”,让学生在“学生园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如自己的作文、漫画、格言、配以自己设计的各种图案,并定期进行评比。学生园地成为学生展示个性和相互了解的平台,学生将自己的作业、作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照片等展示出来,将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来。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自觉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有效的沟通者,积极的参与者,认真的反思者,开辟了学生自己的“园地”达到了这样几个目的:
  
  一、优化班级文化环境,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班级环境反映在教室里,教室的物质环境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也是班级文化的物质基础,如果离开了教室,就谈不上班级,更谈不上班级文化。环境美观化。教室既反映班级中的人,也影响班级中的人。班级不应是一个毫无色彩的“水泥建筑”,而应当是一个能够耕耘出春天的村庄。使学生喜欢上这个班级,感受到与别的班不同,激发学生从内心里爱护这个班集体。
  我班“学生园地”每月一期,每期要体现一个主题,都是学生自己创意,让学生感到教室是属于自己的,美化环境是要相互合作的,再结合相应的主题班会,学生能在繁重的学习中放松,培养主人翁意识,树立班级正气,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比如,在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时,我班的“学生园地”设计如下:以雨果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引出宽容的主题,左右两副对联更显出不一般的胸襟与气势: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同时列出心理健康的几点特征供同学们比较参考。充分体现出同学们对心理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以及对举行有关心理方面活动的热忱。
  
  二、养成良好习惯,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班级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为班级文化的健康形成提供了制度保证和环境,还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了机会。教室布置和卫生状况对师生的情绪有调节作用。干净的黑板,明净的桌凳,清香的盆花,布置协调的墙壁,清爽的教室都能给师生以良好的心情,从而为上好课提供方便。
  “学生园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平台,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学生呵护着自己的创意和劳动成果,自然将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平时不做班干部的学生能力也得到锻炼,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在不同人的价值观念不同。作为一个班级,有着怎样的“共同追求的目标”是相当重要的,只有确立班级目标,才能规范群体成员共同的行为,使全班同学团结齐心,“有的放矢”,增强班级凝聚力,为形成健康的班级文化而努力。鉴于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班主任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制定的班级远期目标。并将目标在“学生园地”展示出来,比如,全体学生都要做像雷锋那样关心祖国、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人;全体学生都认真学习科学文化,人人升级,人人毕业;全体学生都达到体育锻炼标准,没有近视新发病率;人人在班里有受人尊重的地位,感到自豪愉快;成为全校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最好的班级之一;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集体的事由集体决定,班级的事由自己管理,活动自己开展;人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人人有为大家服务的岗位,坚持为年级、学校、社会做有用的事。” 此时,学生通过“学生园地”每期设计不同的主题,达到确立价值导向的目的,“学生园地”成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媒介。
  
  三、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转化班级消极因素
  
  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效应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如果我们能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开花”的显著成效。
  “学生园地”为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创造了条件,班里不定期地评选各方面的“最佳生”,印红花在学生园地上,发喜报贴在墙面上,从而来营造舆论、激励学生;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开展活动,在墙面上展览成果;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用不同方式,向学生讲述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气氛。采取措施,群策群力,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激励机制,可能他们想出的比老师的更好。比如每半个学期确定自己新的竞争对手、学习目标,贴在“学生园地”,时常提醒,互相了解,不致忘记。把学习困难生与成绩优秀生结成帮教对子,名单贴在墙面上,在学生中形成“你追我赶、不进则退”的学习气氛。
  
  结语
  
  学生在单一的环境下进行长久的学习容易产生大脑疲劳,丰富多变的环境容易让青少年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教室后面原先不起眼的角落,经过同学们亲手亲手美化和创造,成为了班级的一面镜子,同时创造它的过程也成为同学们自我教育的手段,真正成为教师手里的一块治班法宝,班级“学生园地”建设对我们班级管理的启示是:只有变堵为疏,才能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标签:法宝 班主任 园地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