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英语 > 正文

创新的情感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文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它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需求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为学生心领的开放、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提供广阔的空间。而这一任务的完成,最主要依靠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通过现代的创新的教学模式,加强阅读情感方面的刺激和愉悦,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一、构建阳光课堂,融洽师生关系
  
  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成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地给予学生关爱,帮助和鼓励,培养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自在的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教师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平等的和谐气氛,营造一种充满阳光的课堂。教师要用一种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平等;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冷眼,多一些赞许;让每一位学生都均衡地享受到温暖的阳光,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他们就会主动地向着你引导的方向发展,向着你提出的问题去思考,向着你的要求去阅读。
  
  二、注意情感认同,找到动情焦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对教材把握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文章文质兼美,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先受其感染、熏陶,找出文章中的情感最深处,力求与教材情感交融。这是调动学生阅读情感的前提基础。当然,文章的动情之处可是整篇文章,也可以是一些词句。比如:文章主题强化升华、选材的出人意料、文笔的清理隽永、文章的感情基调等。找到文章的动情之处后,教师还要去推敲体会、探寻动人之处动情的原因,以期与教材和学生的阅读情感达成共鸣。当然这种“寻找”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课前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钻研。例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这篇叙事性散文,如何寻到它的情感深处,尚需认真思量一番。实践告诉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固然可以寻找,但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去追寻尤为重要。鲁迅先生在文中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两件事,意在表达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的原因及过程,这实际上就是鲁迅先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体现,找到这一情感基调,并按此带领学生去阅读课文,就很容易在阅读中感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达到作者、教师、学生三种情感的沟通融合。
  
  三、选择最优方法,点燃情感火花
  
  1 尊重阅读主体,构建和谐氛围
  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读者个性化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以往的那种只注重教师的讲解与分析,对生动丰富的文本进行肢解式、图解式、抽象性的分析,然后灌输给学生的行为。而应该呼唤学生的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主动培养智慧、体验生命的过程。尊重个性阅读,就是尊重生命。倘能如此,学生阅读情感就会得到尊重,而和谐的阅读教学氛围就会得以构建。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下,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生命的尊严与感动,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得到一次次的个人情感的发现。
  2 无疑设疑,激发阅读情感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先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发挥语言训练和形象感染的双重功能,把握准时机,向学生提问,将学生引入教材的情感之中,去感悟教材的“情”与“理”。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有“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到:‘老爷!’‘……”教学中就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闰土不再叫我‘迅哥儿’,却改称‘老爷’了呢?”这就让学生体味到闰土生活的辛酸,思想的麻木,以及我儿时梦幻破灭的痛楚,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只要没疑得当,就能从疑中生疑,从而激发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收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3 发挥联想想象,构建阅读情境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它。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语文情感阅读教学更是离不开想象,因为它可以使语言情境得到活化。“春风又绿江南岸”、“百般红紫斗芳菲”、“红杏枝头春意闹”等一些名句,“名”就名在“绿”、“斗”、“闹”字上。如何让学生体会这些富有情感色彩的文字呢?光靠教师的讲是不行的,惟有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教师从边引导来构建情境,才能使他们获得真切而深刻的情感,达到“情朦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的境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学生的近似经验,发挥学生的空间感、色彩感、动感、静感等诸多感受的作用,形成深刻敏锐的感染力,发生阅读情趣,提高阅读效果。
  4 联系生活,体味阅读的真谛
  著名美学专家朱光潜说:“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丰富,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由此可见,生活的情趣化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这也反映到语文课文中,为追寻语文情感阅读教学的真谛――真、善、美,提供了实施的机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情感阅读教学真情的产生根源于一个“真”字,而“真”字源于生活本身。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以生活为根本,体会文本真情,深察作者之真意,通过再现生活的方式,去激发学生更深沉的情感,辨别人间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真正领悟情感阅读的真谛。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表达了父亲爱儿子的真挚情感。文章写父亲蹒跚地爬过铁道为“我”买橘子,这一特写镜头让“我”感动得热泪潸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唯其如此,学生就会更好的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真、善、美源于生活的真、善、美。

标签:阅读教学 创新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