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一作文 > 正文

【我心中,你最重】 我心中,你最重作文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初次步入讲台的老师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在课堂提问学生时,总会出现学生乱回答或瞎搅和的现象,甚至因此课堂教学秩序被打乱,教者也手足无措。学生的回答往往不往教者备课时设计的路线上走。如果只简单地归结于学生不守课堂纪律,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师是否反思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学生还是在自己呢?
  我国明朝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说:“老师教育人就好像医生用药,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去开处方,药味须时时加减,如果不管什么病,都‘拘执一方’,其结果就‘鲜不杀人矣”’。王守仁的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要因人而异的道理。要做到因人而异,就必须在备课时备学生。当你了解了班上每位学生知识层次,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备课时又确定好了由哪一层次的学生回答,即备了学生。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但很少出现上述情况,而且能通过不同难易问题的回答,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备课时备好学生是决定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备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是学生积累、感悟、运用的基本材料,也是激起学生创新灵感的起点。另外,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学生对教材理解运用的能动作用。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课堂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内容,学生是否熟悉,在学生的阅读经历和生活经历中是否曾经遇到过,能否燃起学生的兴趣点。例如,我在备《月光唐蒙》一课时,设计请学生唱唱家乡的民歌、民谣的教学环节。学生们兴趣盎然,自告奋勇地唱出了江苏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和泰兴民歌《黄桥烧饼歌》,最后几乎全班同学都吟唱起来,教学活动在教者的预设下顺利进行。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达成目标,还是源于教者充分认识了学生知识的掌握。
  其次要考虑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参照教师对教材把握的三个层次,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也有三个层次:优秀学生可能达到创新层次,而后进生可能只达到基础层次,甚至有些学生基础层次都达不到,只理解个别的片断当然这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优秀生可能对某些基础知识不理解,有些后进生在某些方面也有创新思维,但不管哪个层次我们都必须分析其达到这个层次的原因和发展的可能性以及解决的方法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教者就基本上能掌握学生与教材的关系,为课堂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两千多年前的泗水河畔,春风习习,杨柳依依。孔子和弟子们来这里游春。面对潺潺的流水,孔子让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尽情感受着春天的美好。玩够了,孔子让大家围坐,谈谈自己的志向,之后,弟子调好琴弦,边弹边唱,孔子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来……直到日落。大伙儿才携起手,咀着歌,快快乐乐回了家。”
  这是多么幸福,令人神往的教学情境啊!在这样的课堂里,一切都那么真实、和谐、温暖;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心与心彼此接纳、情与情相互眷念、思与思相互碰撞;在这样的课堂里,“有意义的情境创设是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参与的无形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和“学生”两个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判者,是“学生”中平等的一员;而“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器,而是学习的主人,能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是否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间是否能充分交流思想感情,是否有“霸权”现象出现,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是否都有表现的机会;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性等;教学中的问题是否与学生协商解决。
  
  三、备学生间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而且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学生间的交流碰撞中理解、感悟、激发灵感,进行创造。因此每接一个班,我都会在全面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差异,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否敢于并善于发表意见,优秀生和后进生,学生间的亲密程度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的交流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备学生的对策
  
  1 了解学生生活,力求寓教于需。
  教师可通过课间谈心、个别谈话、座谈会、民意调查等形式,多渠道接触学生,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在备课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有一次,我与几个学生闲聊,聊到有关“英雄”的话题时,发现学生对英雄的理解定格在“烈士”的单一概念上,认识得很片面。针对这一点,我在组织习作6的作文教学《我最崇拜的一个人》时,设计了一场以“谁是我心目中的真正的英雄”为题的即兴演讲比赛,分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学生们争先恐后,畅谈自己对英雄的理解,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最后我作为其中一员发表了我对英雄的认识。我认为,那些为国家利益而牺牲的烈士固然是英雄的杰出代表。但是,生活中,古往今来,一些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是无名英雄;奥运会上,经过自己的努力,却与金牌失之交臂的运动员同样也是英雄;能坚持一辈子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的更是英雄……。英雄不论出身,英雄更没有年龄的限制。就这样,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认识了‘傩是英雄”的准确概念,学生也树立了正确的认识观。
  2 关爱学生生活,寓教予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投给学生一份爱,学生就会回报教师一份情: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情感越深,就越爱所他的课,所谓“亲其师而爱其道”。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考虑学生所急、所忧、所乐,而后因势利导,这样就能得到学生的支持。
  
  3 感受学生生活,寓教手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语文教学教学兴趣不高已成为提高语文课教学实效的主要障碍。因此,语文教师备课更应重视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眼球”。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生生活,弄清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注意学生的关注点,这样才能在教学设计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教师无论是在备教材,还是备教学方法,备教学过程,都必须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备课中一定要备学生,只有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备课要“目中有人”(学生),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座右铭,备学生,既要长期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更要结合具体的课堂进行分析和预测。只有这样上课,教师才能做到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

标签: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