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悔过书 > 正文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探索] 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教学过程首先不是一种认识过程,而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教师与学生在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双赢,它是师生双方以完整的人格相互敞开,它是师生双方相互教育、共同学习、共同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而且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灵,袒露自己的精神面貌以影响学生,同时要善于从学生中汲取营养,以通过互动达到师生双方相互激发、相互发现、相互创造、共同成长的目的。新世纪的创新取决于教育的创新,新世纪教育的创新则取决于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去“想”和“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一、 兴趣是创新的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并具有喜欢爱好这种事物或向往的情感。?
  如喜欢数学的学生对数学就会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一种积极的行为倾向,学生的潜能就会充分发挥出来。那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竭力发挥学生的爱好,诱导学生与喜欢的具体事物多接触,并进行“想”和“做”相结合。想是动脑筋,是一种思维,是一种想像力。如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就是发挥想的作用。“做”就是实践动手去做,身体力行,从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要创造适宜学生学习的良好情景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气氛。在讲授坐标时展示笛卡尔的照片与名言,教勾股定理时,展示毕达哥拉斯的照片,依据经验适时呈现相对的科学家的相片,可以使学生增添许多亲切感,体验更丰富,觉得更接近该单元的内容。又如:针对相关知识设计一部分谜题,增加兴趣,创造条件体验。在学习了角的概念后,向学生提出;“什么图形用放大镜不能放大?”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习了对顶角概念后,提出谜面:“斗牛。”(打一数学名词)。在学习乘方后,提出谜面:“千方百计(打一数学等式)。”(1000平方=100立方)类似的题目枚不胜举,通过这种方式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创新意识。初中几何以实验几何为基础,由实践几何向推理几何过渡,不论是几何还是代数或数形结合,教师总要设计一些让学生自己操作与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多接触事物,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动手做的实践能力。从中激发学生对该种事物的兴趣。?
  
  二、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创新思维就是要求学生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掌握学习规律,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如学习规律――对知识的掌握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逐步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熟读也要深思,还要“行”之(即实践)。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学习过程。为此必须激发学生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去“想”和“做”,特别是操作和实验的实践。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之前,教师让学生先剪一个三角形,再撕去每一个角,然后重新拼成一个角,这样就可猜想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直观结论。在讲授三角形判定时,教师可带上事先剪好的三角形,向学生提出:你能画出一个与这个三角形重合的三角形?让学生思考并动手去画。又如:在讲授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导入时,也可让学生先剪纸操作。先让学生将一张纸对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发挥剪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尽管每个同学的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让学生前后两桌去观察、讨论、发现:或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或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剪的位置不同,有剪去折痕和留下折痕不同两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兴趣,加深了理解,增强了记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后果。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数学教学创新探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下不少工夫,也获得可喜的成绩,所任班的考试(包括中考、学期统考)成绩都比较突出,得到市局和学校的表扬。?
  
  三、 变革教学方式。营造创新氛围?
  
  学生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的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以创新教育见长的美国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发展、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非常强调学生试一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我们必须将学生从“吸取一储存一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一转化一创造”。即废除“满堂灌”的陈旧模式,采取“引导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主体发展型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地位由被动变主动。要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说己之欲说,写己之欲写,提供其积极参与的总维空间,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使思维趋于活泼,使灵气得到解放。?
  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因此,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发挥各自的想像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造。”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有意制造悬念,启发学生质疑。其次,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在自身的心理水平和认识水平上去创出“前所未有”的东西,哪怕是奇谈怪论。异想天开。这是因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由想像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在驰骋自由想像的过程中生成各种与众不同的构思,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再如数学课堂设计习题时,通过代换移位、转换等方式将课本中的例题一类变多类,使问题逐步引伸和拓展,将解题方法顺利迁移,让学生广泛联想,开阔思路,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在精选习题时有意识地偏重于那些可用多种思路来完成的典型题,在讲例题时注意一题多解,并鼓励学生不拘常法,寻求变异,勇于创新。这种训练形式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进而激发其更高的创造热情和灵感。

标签: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探索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