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接收函 > 正文

【语文教材――孩子情感教育的活水之源】 幼儿情感教育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情感教育是人成长经历中不可缺失的,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语文教材正是集人性之美、道德之美、艺术之美于一体,多角度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品读小学语文课本,你不仅赞叹于作者的巧妙构思和细腻文笔,更会被字里行间所流淌的真挚情怀所感动。因此,语文课本是学生情感教育的活水之源。
  一、亲情依依――孩子情感丰厚的摇篮。
  人生的启蒙老师是父母,他们以其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父母的养育之情是人世间最纯洁、最自然的真情,是孩子最熟悉、最亲切、最易接受的亲情,亲情教育是孩子情感孕育的摇篮。《母亲的恩情》中母亲的一针一线;《慈母情深》中母亲在缝纫机前忙碌的身影;《水》中水珍贵如生命的岁月里,母亲为孩子们舀水洗澡的动作等朴实细腻的描写无不展示母亲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无不饱含着亲情,无不浸润着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中高尔基教育儿子奉献比索取好;有所奉献,就容易得到愉快;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其同学,这位父亲用生命践行着对儿子的承诺,这承诺中蕴藏着深沉而伟大的父爱。《“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中母爱的伟大、慈祥以及父爱的严厉、公平教育儿子要客观的对待每件事情……文中父母用各自不同的方式给予儿女最伟大、最无私、无可替代的爱,这样的亲情孩子怎能忘记?这样的亲情怎能不在孩子情感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这样的亲情怎能孕育不出孩子丰厚的情感?
  当父母在此岸对孩子发出爱的召唤时,彼岸便立刻响起孩子的回应。《沉香救母》《三个儿子》《秋天的怀念》《怀念母亲》等课文中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回了父母给予的亲情,昭示了亲情教育的成果。
  二、真挚的友情――孩子情感外化的基础。
  儿童之间的友谊更体现了这一点,可以影响到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因为这是他们在共同长期活动、学习中建立起来的感情,是亲情所不能替代的。朋友之间正确交往会促使他们之间的友情良性发展,引导学生走出家门,并陪伴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低年级语文课本中《蓝树叶》一文讲述了美术课上两个同学之间为了一支水彩笔发生矛盾,经过老师的调解,他们认识到各自的错误化解矛盾最后和好的事。故事告诉学生朋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如果说这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友情,那么《她是我的朋友》中的友情是最难能可贵的。主人公阮恒在向一位不认识的女孩献血时非常害怕,担心自己马上死去,在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之后他毅然决然的献出了自己的血挽救了同龄女孩的性命,让我们感受到了友情的伟大。《穷人》中桑娜和渔夫在自己生活没有着落的情况下,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这对夫妇珍视生命珍视友情的形象为学生树立了楷模。《将相和》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教育学生处理朋友之事应以大局为重…..这些充满真情、感人至深的文章不断丰富着孩子们的情感,激励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人与物、人与景的和谐融洽――孩子情感发展的动力。
  地球是各类生物共同生存的大家园,在这个家庭中无论动的还是静的,无论强者还是弱者,所有生命都是家庭的主人,大家只有和谐融洽的相处才能保持生态平衡,使地球可持续发展。语文课本正是借用篇篇美文向孩子进行着这样的情感教育。著名作家冯骥才在《珍珠鸟》一文中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阐述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道理。《燕子专列》是一篇充满了浓浓人情味的感人故事,关键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谊,对学生进行爱护鸟类、珍爱生命教育。《灰雀》《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最后一头战象》等课文中都表现了人与生物之间真挚、友好、和谐融洽相处所创造的美好境界。
  纵观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地,一颗颗明珠闪烁在高山、草原、海岛与湖泊。诗人艾青这样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语文教材正是通过这些寄情于景的经典之作引领孩子们游历名山大川,感受诗人对祖国一草一木的热爱,并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传递这份挚热、深沉的爱。《美丽的小兴安岭》带领学生走进原始森林,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尽收眼底,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激发孩子对自然的感恩之情。从北京的《颐和园》到海南的《三亚落日》,从内蒙古《草原》到广西《桂林山水》》……一路上我们领略了北国风光的壮美,也见识了江南景色的柔情。《山中访友》中自然为人之友,人为自然之友,人和自然已融为了一体,描绘了人亲近景、景依恋人的人景合一美妙境界。
  四、博爱精神――孩子情感喷薄的催化剂。
  俗语说得好:爱自己爱亲人是人之常情,爱他人是神之常情。语文作为母语教育,是传承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弘扬大爱无疆精神的主阵地,语文教材正是通这些课文让博爱精神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桥》中老村长宁愿牺牲自己和儿子也要保全村民性命的光辉形象感动并激励着每一个人;《亲人》中跨越民族界限的祖孙情;《一面五星红旗》中主人公(一位中国留学生)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的爱国情怀;《手术台就是阵地》《再见了,亲人》等课文中跨越国界的援助,不只表现了白求恩大夫、中国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更是他们用实际行动、用鲜血、用生命创作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的壮美画卷。汶川地震中世界人民对我国灾区人民的帮助不正体现了这种精神吗?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经过这些故事的浸润与洗礼怎能不充盈呢?
  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备、饱含情感、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展现比比皆是,其中隐藏着五彩缤纷的世界,蕴含着不少情感因素,只要我们善于去捕捉,去挖掘,引领学生用心体验情感,语文教材一定成为学生情感教育的活水之源。

标签:活水 之源 孩子 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