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接收函 > 正文

[让学生享受数学]奇趣数学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学生个性的不同各如其面,而教学方法当然也会因人而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很大的。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智力差异,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让学生享受数学。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条件不同,所受的文化影响不一,接受的教育不同,从事的社会实践不一,加之个体在遗传素质上存在差异,所以同样的心理活动在每个人身上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特点。有的人刚毅果敢,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沉静内向,有的人活泼开朗;有的人喜好文艺,有的人爱好科学……这些兴趣、才能、气质、性格等表现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个性。这也就是有些学生念书的效率甚佳,而有些则相反。
  因此,在教育工作上,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就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年龄、不同的情况下,也不会停留在同一水平、同一身心状态上,教师要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再次,就是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教学经验,要有分析有批判地接受,不能生搬硬套,要取长补短,要有创新精神,不能因循守旧。对于学习再差也毫不在乎的学生,可能必须采用重视结果的教学方法;而对于努力用功型的学生,则采用读书与学习相间隔交叉的方法较佳,至于爱玩、不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学生,则应特别安排,学习时决不让其见到与学习无关的任何物品。现把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以"猜拳"的方式训练计算的基础;
  在小学生的课程中,"跟不上进度"的现象,似乎比想象还要严重得多。根据某项统计数据表示,在小学毕业生中,完全学会加、减、乘、除四种演算法的学生,大约只占全体的百分之七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主要还是计算的基础训练不够充分的缘故。而训练的时间之所以不充分,可能与家庭中的继续学习有关。正因为如此,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训练也就越发重要的多了。
  尤其是加、减法的基础补数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与九、二与八、三与七……等加起来等于十的两数关系最为重要。一般来说,这些都必须在低年级时,就牢牢地识记在学生的脑海中。
  而我现在说的这种训练方法,称为"猜拳式"训练法。其要领是以一方学生以猜拳的方法出三个指头(或其它题目),这时另一方学生就必须猜出加起来会变成十的数字,以本例来说,另一方学生就该伸出七根手指。当然,这种训练是以双手来进行。
  不过使用这种方法时,要不断地加以各种不同的数字重复地练习,当手指伸出数字时,先让学生看、想,究竟要加上多少数字才会变成十。然后,配合十指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渐加快速度,直到学生不必思考、不用手指的情形下,就可以反射性地回答出正确的答案。
  而以后的训练就不必再用手指,只须以声音或写在纸上练习即可。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透过训练方法培养出反射性的回答能力。此外,我们与学生也可以一边猜拳,一边培养计算能力,真可说是"寓教于乐"。
  二、让学生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会使他更努力学习
  在学校中,当学生有疑问请教我时,我通常并不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让班中学习较好的同学去教导他。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由受教育者的立场,一变而成为指导者的立场,不仅满足学生"为人师"的"虚荣心",更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因为学生为了教导别人,势必自己要先了解书中的内容,并掌握重点。时日一久,学生便在无形中领略到学习的要领,进而使自己的课业渐渐进步。
  其实,仔细地想一想,平常在家中指导孩子时,许多家长不也在无意中进行这种教育方式吗?例如,哥哥教弟弟,姐姐教妹妹等现象都普遍地在一般家庭中实施。所以,我把这种方法刻意地应用于学生的学习计划中。如此一来,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也能够训练他把握学习的重点,而使学习进步。
  三、让学生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一般在学校里,都是我们教师自己提出问题,而很少让学生提出问题,其实这只是观念问题罢了。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及其学派,十分强调学生主动的学习,强调学生亲自探索客观事物,重视学生的主动"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是自行寻找事物,是一个人按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照书本的样子把获知的事物组织起来的一种活动。布鲁纳认为学习或认识也要有一种"策略",在这种"策略"指导下的学习或认识,使学生能够掌握事物的大量情况,即使是头脑里记住的事物并不多。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闻一知十"的道理。
  发现速算法的史丰收,在他上小学二年级时,看到老师在黑板上演算,突然间产生了一个怪问题:做算术题能不能从左向右,从高位数算起呢?有了这个问题,他长时间思索,日算夜想,吃饭时想,睡觉时想,想得入了迷,经过十多年的探索,终于创造了十三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和开方、平方的速算法。这就说明善于提出问题是杰出人才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最基本的思维品质。
  如果让学生提出问题,不仅能够调剂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甚至可以使讨厌学习的学生自动地面对书本。让学生提出问题,我可以趁此机会了解学生是否已掌握学习的重点,作为日后指导学生学习的方针。况且,学生大都喜欢以自己理解、专精的部分提出问题,而我便可以从中清楚地了解学生较生疏的部分,然后对症下药弥补其弱点。
  总之,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之际适当地掌握要点,还能提高其表现力,满足其自尊心,让学生在享受数学乐趣的同时,从而获得学习提高、能力加强等各种不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2] 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
  [3] 《给班主任的100条新建议》《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班主任之友》

标签:享受 数学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