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接收函 > 正文

【思维风暴之哲学基地班】 哲学思维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基地班就如同象牙塔顶的阁楼,一面因为它闭着的门,让人充满遐思;一面又因为它的高深,让人望而却步。这种挣扎,或许是因为隔着一扇门,门外看不清楚门内。今天,小编随机选取了其中两扇大门,希望可以为门外的你掌起一盏明灯。
  
  南开大学:心甘情愿做哲学的信徒
  南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白河之津,是周恩来总理的母校,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建校92年,南开大学在基础学科方面拥有无比雄厚的实力,有包括数学、汉语言文学、经济学在内的八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现在,让我们走进南开大学哲学培养基地,了解哲学这个看似“冷门”的学科是如何吸引了一大批心甘情愿的“信徒”的。
  南开大学哲学基地班于1994年获批,四年内均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本科入学后学生享受奖学金比例达80%,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比例在30%以上,其中一些学生被推荐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哲学系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其他院系有着很大的不同。大一时,哲学系专为大一新生开设“知南开 知哲学”系列讲座,邀请本系教授讲述他们的哲学之路,使刚入校的新生受到大师的熏陶,从而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也是哲学系的一项创举,一、二年级配备“班级学术导师”,每班两名导师,主要对学生在学术方面进行辅导,每周固定举办读书会,每学期带领大家阅读一本哲学名著,进行细致讲解与交流。三、四年级会根据学生本人的兴趣,配备“个人学术导师”,进行单独指导,完成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这样由浅入深的启发式教学,会使本来对哲学不甚感兴趣的学生也对哲学慢慢产生了好感。除了本系教师,哲学院也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内举办讲座,你几乎每周都可享用学术思想的盛宴。在哲学系的课堂之上,你经常可以见到同学们与老师共同探讨哲学问题,“真实与虚假的界限到底是什么”“公平与正义是否矛盾”,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博弈争锋之间,恍惚回到了柏拉图的《会饮》篇。甚至连卧谈会的时间我们也不放过,曾经有历史系的学生评价:“人类已经阻止不了哲学基地班学生的讨论了!”是啊,思维的交锋,观点的交换,在南开大学哲学基地班,一场场头脑风暴,你都可以亲身参与并印证其魅力。
  哲学基地班除了正常招生之外,还有特别的“哲学夏令营”自主招生。不限文理,不限地区,学院将在夏令营活动中选出20%的优秀营员,给予新一年度的南开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并免面试。而在考试中成绩突出的优秀营员,将享受高考降分录取政策,最多可降40分。
  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在南开大学哲学基地班做学问的同学正是如此,我们思考,我们快乐。
  
  中山大学:尊德问学,扣醒灵魂的智慧
  依傍着宁静的珠江水,冬日的康乐园依旧草木青葱。参天的古树和斑驳的红墙,向每一个人低诉着华南第一学府的悠悠历史,见证和陪伴着这悠悠历史中的每一个人。红墙未老,我已成熟,那个2008年的金秋只身站在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哲学系报到处的孩子,转眼已临近毕业。回首在中大哲学系的四年,如同电影一般,定格了许多许多的画面,每一幅画面,都如同甘霖,浇筑在心上,滋养智慧,叩醒着灵魂。
  中大哲学基地班创立年份较早,在2009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三。目前61名在职教师中,有教授29人,副教授17人,包括教育部特聘教授3人,广东省特聘教授2人,中大特聘教授5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首席专家4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人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资历教师多名。
  或许很多人如同当初的我一样,以为哲学就如同象牙塔顶,又或者以为就是那一摞枯燥的政治课本。直到我来到哲学系,聆听学术大师的激扬指点,融入周遭同学的热烈探讨后才发现,在哲学系“尊德问学”的优良学风和“以学术为生命,以宽容为原则”的优秀传统之下,开启你智慧声音的远不同于高中课本的条条框框,不同于我以为的艰深晦涩。
  哲学导论课,翟振明教授通过对《骇客帝国》中的虚拟世界哲学研究,用身临其境的方式告诉我们:我唯一知道的是我自己的无知。徐长福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完全放手的指导方式,鼓励我们学习做学术,学习说真话;接触经典与解释的研究,陈少明教授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泱泱经典文化中透出的多元解释,而不再停留于曾经同一的刻板印象。
  除了课堂的教学,还有李明辉、倪梁康、刘小枫等教授的专题演讲,有来自北大、清华、复旦等学校的院长、主任的讲座报告,还有客座教授成中英(美国夏威夷大学)、杜维明(哈佛大学)等学者的先后莅临,都让我们感受着思维火花的碰撞。
  每学期与韩国、台湾、香港、大陆等地其他院校的交流生项目、不定期的读书会、电影展播、定期的学生交流沙龙(包括本硕博)等,更让我们走出中大的视野,走出学术界的思维,走近真实的社会,探讨新近的社会事件,实实在在地打破了哲学无用的谬论。
  四年的熏陶,中大哲学教予我的不仅是马哲、中哲、伦理学、美学、宗教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的能力,更是一种沉思的生活方式,不断地思考人生与社会,不断地反躬自省。这才是当今大学生走出社会所应当有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贡献出我们的一点力量,为学问、为道德、为社会,尽己之力。
  

标签:思维 哲学 风暴 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