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记述文 > 正文

【当户口成为牌坊】 北京户口黑市价格2017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城镇户口在买卖领域里流通是后来的事。在此之前,没有户口的人被称之为“黑人”,十分不幸地是,俺和俺弟弟正在此列。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的年龄还是一位数,所以并没有觉察到这有什么,在中国腹地的一个小镇子里被母亲打着屁股拔苗助长。
  及至上了学,该拿户口本去中学报名时,才明白原来人和人之间是不一样的,至少是有等级的。同是苦孩子出身,有户口本的同学们每个月可以从粮店得到粮油补助,而我、我弟弟、我妈妈每个月都是吃我爸的粮油补助。据说,我妈嫁给我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爸有户口,大小也算是城里人。
  当看到父亲每个月拿着户口本和粮油本去粮店拎回一袋大米的时候,实际上,我当时就想过,为什么我出生的时候户口偏偏要跟从母亲,而听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户口是跟从父亲的。后来明白了,在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里,颠三倒四的事情太多了。
  在弄懂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之后,我曾经长嘘了一口气,不就是有没有户口本的关系嘛,我知道自己还是有户口的,只不过是没有城镇户口,我明白自己不是一个多余的人,更不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就行了,大不了以后娶媳妇啊招工啊这人生两件大事受点委屈和排挤,我他妈就种地一样地来经营自己的人生还不行吗?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一提上个世纪,给人一种很古老的感觉,仿佛事情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是已随风而逝),一阵风吹遍了我所在的小镇,镇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有户口“农转非”的指标,条件是,上一个户口交5000元人民币。就在这样一阵可以让人摇身一变的风声鹤唳中,家里的想法是:老大读书还有点本事,自己户口自己解决,看他以后发展了;老二呢,还是安个户口保险一些,也算老人对得起后人了。就我当年的预见来看,事物一旦进入货币流通领域就不值钱了,就贱了,连爱情都是这样,还有什么逃得了这个规则?我用一元论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户口的变迁,并且苦口婆心地劝说自家家长不要掏这个钱,以后户口就没用了,就不值钱了,户口壁垒就要被打破了,人为的加在我们头上的黑帽子就会被烧掉了,现在吃不到皇粮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捱过这段时间一起携手走进新时代。
  后来户口坚冰的消融证明了当时买卖户口果然是一个信号,是过渡时期里的优越性的体现――让平民也能享受一回有户口的乐趣,这可是弥足珍贵的最后一回啊。因为,以后这种乐趣就烟消云散、云淡风轻了。
  这种乐趣在父母也是千年等了一回,他们下定决心要掏5000元给弟弟上户口时不顾我的反对,弟弟对户口这个问题本来就没上心,5000元不放在他眼前他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母亲所有的积蓄外加三个街坊邻居的借款。
  弟弟终于有户口了,父母的神情里有了超然的神色,只不过这神色的成色不那么地道,货币的压力像霉点一样散布在他们脸上的皱纹里。
  后来,弟弟考上了中专,没有户口也可以转户口,也就是说,我的父亲和母亲苦心孤诣买来的户口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只是成为一个可资纪念的牌坊,以此来回头看看,老百姓乱七八糟、自己作贱自己究竟是为什么。

标签:牌坊 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