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军训作文 > 正文

浅议赏识教育|赏识教育论文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赏识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课题早已摆在了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赏识”即欣赏、认识,它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育者应注意挖掘, 积极引导,激励其发挥最大效力。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它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是不同的。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为“修身、养家、治国、平天下”的圣人, 即使一个人很不错了,仍然看到的是他的不足。 传统教育的影响,使中国的家长信奉“棍棒教育”超过信奉“赏识教育”,而教师们也觉 得“师道尊严”比较好。这种一叶障目,只见劣势,不见优势的做法,打掉了人们的自信心 和创造力。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受教育者受到的压抑是可想而知的。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推 行赏识教育。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是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生的大多数文化知识都来源于课堂教学,在校大多数时间也都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其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作为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要不怕学生出错,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得主动,同时还可能会取得意外收获。当学生的看法好过老师时,作为老师应虚心向学生学习,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参与性,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对成绩较不理想的同学,更要多发现他在课堂上的每一点进步,使他的兴趣得到提高,主动性得到发挥,避免使他成为遗忘的角落。
  
  二、 赏识教育要求老师能多深入到学生及学生家庭中去
  
  赏识教育并不光是说几句美丽的话,它要能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所以实施赏识教育要求老师能多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随时捕捉学生的一些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对学生要进行连续性的观察、了解、帮助,认真发现他的每一次进步。另外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以达到家长、老师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好教育工作。但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正确对待成绩和不足。
  
  三、 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第一、 在语言上要有艺术性
  当我们的学生取得成绩时,往往会把激动、喜悦的心情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这时常听到这
  样的教育方式:“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虽然这次取得了进步,但离中考的目标还差得远呢。”这种教育方法事实上造成学生很压抑。若改成:“祝贺你这次取得了好成绩,按这样的发展趋势,你的目标马上就能实现。”效果就不一样。这不仅能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起到更好的鼓励作用。所以在教育中我们教师要多用肯定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象“你真棒!”“你能行。”“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在这方面注意一点,事情就做得很完美了。”也许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 在行动上要有艺术性
  对学生的赏识有时光在口头上是不够的,还可以通过行动来让学生感受,更具有激励作用。例: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叫王志鸿的学生学得十分出色。为了充分发挥他在这方面的特长,我就经常拿一些较难的题或值得探讨的问题与他共同研究、讨论,使他真正感受到自己这方面能力的存在和这种能力被老师欣赏的自豪。另外象我们班有一支足球队,并具有了一定技术水平。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发展,我就经常鼓励他们去踢踢球。但作为初三的学生,他们对老师的这种鼓励表示信任不足,同时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更多的要求是学习、学习。为了改变他们这种想法,我就亲自加入到这支足球队伍中去,并且实行能者为师,虚心听从他们的安排,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欣赏,同时由于老师的加盟,使他们能以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使水平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 在体态语言上要有艺术性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师生之间也许不适合用语言来交流,或者用语言达不到效果,这时你老师的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也许就能达到所需的作用。例:在教育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学生,每当他们完成一件事,他们总会用一种渴望的眼神想得到老师的评判。这时老师投一个赞许的眼光,或一个满意的微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当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或很痛苦时,老师用一些安抚的动作更胜过语言上的安慰,使学生尽快走出困境。
  
  四、 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能持之以恒
  
  我们部分教师对困难生的教育一开始总是热情较高,鼓励、帮助。但当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时,就开始失望、怀疑学生的能力,甚至对学生挖苦、讽刺,从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信心,并要有作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五、 赏识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过度
  
  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的性格而合适操作。例: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当赏识,同时要多提新要求,克服不良习惯。
  在大力推广教育改革的今天,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是必不可少。教师苦教、学生死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赏识教育成为教师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标签:赏识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