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空军招飞 > 正文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P54~5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教材第54页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单价”一词是什么意思?
  师: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你们能列综合算式独立解答吗?试试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采用什么方法解答的,并请两名用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上台板演)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买衣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分析,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生成了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算法,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探索
  1.交流两种算法的实际意义。
  (1)师:“(65+45)×5”谁会读?“65+45”算的是什么?这样的钱在实际生活中叫做――(一套)你能用图在黑板上贴出来表示一套吗?(指名一人上黑板贴模型图)
  师:这样贴,能明显地看出是一套吗?谁能上来纠正?
  师:“再乘5”是什么意思?谁上来贴出另外几套衣服?
  师:想一想,这一题为什么能这样做呢?
  师(小结):如果夹克衫和裤子的件数不同,那就不能这样做。
  [设计意图:利用摆模型衣服,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算式各部分的含义,促进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互助互补,为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建立了清晰的表象,有效地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让学生读算式并小结出由于两种衣服数量相同才能采用这种方法,都是为后面概括规律做好铺垫。]
  (2)提问:“65×5+45×5”是什么意思?
  2.建立等式,初步感知。
  师:这两道算式算出的都是什么?算出的结果怎样?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板书:(65+45)×5=65×5+45×5)〕
  师:谁能读一读这个等式?你们发现这个等式的两边有什么联系吗?
  3.类比展开,体验感悟。
  师:你们能模仿这个等式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吗?再算一算,两边的算式是不是相等?(指名举例,挑选几组等式板书)
  师:刚才大家举出了这么多类似的例子,左右两边的算式都是相等的,看来这里面一定有内在的规律。
  师(出示算式):读一读这些等式,左边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再想一想,右边的算式与左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小组互相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本质的理解,需要经历一个主动探索、体验感悟、发现规律的过程。在教师提供素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举出例子,追求素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模写的过程中,学生是自己验证自己发现的规律,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通过让学生“读一读”,有效降低了概括的难度。学生在多次观察、比较、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规律,水到渠成。]
  4.揭示规律,理解意义。
  (1)师:两个数的和同第三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加数分别同第三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乘积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2)师:“乘法”我们大家都懂,“律”就是规律,那“分配”二字作何解释呢?
  师:括号外的数既要与第一个加数相乘,又要与第二个加数相乘,这就是“分配”。
  (3)提问:如果用字母a、b、c表示这三个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写?[板书:(a+b)×c=a×c+b×c]
  (4)师:这既然是一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相等,那么反过来看,右边的算式和左边的算式也应该怎么样?也就是说,这个规律反过来看可以吗?
  (5)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通过对“分配”二字的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也体现了设计的精细和独到。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可逆性,为后面的练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巩固内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两题,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第2小题要让学生明确:在求两积之和的算式中,有相同的乘数,这个相同的乘数可以放在括号的外面)
  (2)让学生完成后两题,并要求说说是怎样填、怎样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是怎样想的。
  (2)第3小题要提醒学生注意74×1可直接写成74,第4小题可以让学生再分别说说题中的两个式子分别和怎样的算式相等。
  3.下面每组中两道题的计算结果相同吗?哪一题的计算比较简单?
  (1)64×8+36×8 (2)12×30+12×5
   (64+36)×8 12×(30+5)
  师:看来,运用乘法分配律还能进行简便计算,这是我们下节课将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设计意图:合理地安排练习,体现了教学的扎实,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了乘法分配律对于计算的简便,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后续学习的兴趣。]
  四、总结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责编 蓝 天)

标签:分配律 乘法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