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空军招飞 > 正文

[论田汉历史剧的戏剧技巧与剧场性关系]田汉历史剧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田汉在建国后创作了一系列历史剧,其中《关汉卿》和《文成公主》多次被搬上舞台,完成了文本到舞台表演的成功转变,设置悬念与融入古典诗意等戏剧技巧的运用,使得历史剧具有了强大的剧场性。
  关键词:《关汉卿》;《文成公主》;剧场性;戏剧技巧
  作者简介:韩菲(1988-),女,安徽安庆人,扬州大学2010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I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6-0166-02
  戏剧生命最终是由受众来决定的。一部戏剧被搬上舞台后,必须能够引发观众“看戏”的欲望,并保持他们对这部剧的始终关切度和注意力。因此好的剧作家会运用一些戏剧技巧去“操控”受众的审美心理,并始终主导受众的审美注意,使得戏剧很快控制剧场情绪,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作目标。田汉的《关汉卿》和《文成公主》的演出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好的回应,正因为田汉擅用一些戏剧技巧来激发受众的审美期待,并使之保持旺盛的审美兴趣。田汉使用的最主要的戏剧技巧就是设置戏剧悬念和传统“诗意”的运用。在下文中我将一一作出分析,试探寻出田汉历史剧中这些戏剧技巧与舞台剧场性的关系。
  一、悬念的“主体诱惑”
  关于悬念,有不同的解释【1】,从受众角度解释是,“悬念就是指在文学艺术接受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接受者在审美接受时所产生的对故事和人物命运的悬挂、牵系和惦念的期盼心理和情绪。”【2】而从创作的角度说,悬念既是一个结构问题,更是一个技巧问题,是一种在叙述艺术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是一种以激活受众期待值,形成接受心理,生成审美接受心理的内在动力的一种积极手段。因为,一个戏剧家运用戏剧技巧的原因归结于一点就是把握观众心理,而悬念的设置就是要调动受众对于戏剧人物、戏剧情节和戏剧事件的牵挂,以此来产生强烈的艺术诱惑吸引住观众。这就决定了戏剧家在处理整个戏剧情节、设置戏剧冲突、展示人物命运时必须做一种悬而未决的处理,来激活剧场,引导受众进入剧情的发展之中。
  在田汉的历史剧中,悬念的设置是最重要的戏剧技巧。由于历史剧借助侧重于人物刻画与故事讲述,来形成剧作家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这种动态的交流过程,除了剧作家精心安排的故事情节,如,关汉卿创作《窦娥冤》的过程,文成公主入藏的经历;戏剧本身可能暗含的戏剧张力,如,关汉卿在写作《窦娥冤》时可能会遭受到的重重障碍,文成公主入藏途中两方不同力量的交锋以及强烈的戏剧动作;更多依赖于戏剧悬念的设置来充分调动受众的预设心理。
  悬念的设置包括总悬念的设置与悬念的设置。总悬念是整个戏剧的灵魂所在,也是调动受众心理的关键。田汉非常重视戏剧总悬念的设置。在《关汉卿》的第一场中,田汉就安排了一个有着强烈戏剧冲突的场面:一个叫做小兰的弱女子在未经“三堂会审”的情况下,就被随意处死的血腥场面,这样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场面先给受众的心理一个巨大的冲击。戏剧的总悬念顺其自然地抛出:具有“为民请命”性格的人民剧作家关汉卿会怎么做?由这个总悬念又会引起一系列局部悬念:他的做法会得到同行们的支持吗?当朝的权贵面对他的做法又作何反应?他会遇到哪些挫折?又能安全度过吗?因此这个关汉卿会怎么做的总悬念成为了牵系全剧的主要冲突掌控着整部剧作的情绪,直到全剧的高潮。这能长久性地保持住受众的这种兴趣直到戏剧落幕。但在《关汉卿》的第一稿当中,第一幕是一幕戏中戏的场景:观众席上的两个老人争论舞台上演着的《窦娥冤》,并就关汉卿怎么创作《窦娥冤》而争论起来,接着导演上来劝解来引出下一场戏(即现在的第一场)。这种戏中戏的戏剧安排,虽形式新颖活泼,但却显得过于平静,不容易抓住受众好奇的心理,并且,戏中戏的结构与后面的戏剧内容不好衔接,会使得整个戏剧的情绪受到损失,因此“田汉同志害怕这场戏破坏了整出戏风格的统一……观众也不易接受。”【3】最终删掉了这个戏中戏的一幕。也同样是出于对受众的审美期待情绪高低的考虑。
  同样,在《文成公主》中,第一幕就是几个土蕃的史臣通过回忆禄东赞在唐太宗面前的俱佳表现来赞赏他的机智,来引出禄东赞奉命来大唐求婚的事件,用这样一个“现场直播”场面抓住受众情绪,再提出本剧的总悬念:文成公主会去往土蕃吗?再引起一连串的局部悬念:文成公主是自愿到达吐蕃吗?她的入蕃之路会顺利吗?她又会遇到怎样的困难?等她到达吐蕃,她又能顺利地见到松赞干布吗?这一系列的悬念如同一根根绳索牵引着受众慢慢陪文成公主走上入蕃的路途。
  田汉设置悬念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欲言又止,巧用预示。田汉并不为设悬而设悬,而是顺应受众的接受心理予以艺术处理。在他的历史剧中,总是先告诉受众一些情节关节点,以抓住受众知其一二,又急于知道其底细的心理,激发受众兴趣。如,在《文成公主》中,从第一幕开始,吐蕃使臣来访就设下总悬念:文成公主究竟会不会入藏嫁给松赞干布。紧接着告诉观众几个信息:一、文成公主对传说中的吐蕃环境心有恐惧;二、吐蕃统治者内部反对“和亲”的势力强大;三、唐太宗有意要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四、松赞干布有意娶文成公主为妻。因此,文成公主究竟会不会成功入藏?这种在对戏剧情节抑制性的表现,会引起受众强烈的审美兴趣。正如余秋雨说的:“兴趣的产生,在于似乎依稀有路与路途并不明确这两者之间。”【4】这种把剧中即将发生的事件,向观众预先作一些提示,使受众处在知道与不知道之间,使受众在心理上对剧中人物,尤其是正面人物的命运遭际形成一种焦虑和担忧,激发出其的审美兴趣。
  第二种设悬方式是牵系人物,凸现效果。由于受众对剧作的第一印象就是剧中人物,他们会深深关注剧中人物在戏剧发展中遭遇的各种危机,继而产生对其命运走向的强烈担心。尤其当剧作家将关系人物命运的重大情节放到靠后的几幕中展示,受众们自然会急不可耐,又不得不继续等待下去,这样便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受众的期待心理。如,在《关汉卿》中,剧中关汉卿的命运结局成了受众们最关心的情节。在剧中,剧作家从安排关汉卿在看到小兰被杀从而写作《窦娥冤》起,到坚持不改戏,再到深陷囹圄,众人想方设法搭救却又因其“妄撰词曲,犯上恶言”而困难重重,再到关汉卿作《双飞蝶》与朱帘秀告别,关汉卿的命运究竟会怎样,成了受众心中最大的疑惑。剧中的关汉卿每多遭遇一层苦难,戏剧悬念也就强化了一层,这样,受众的心理就不断地被搅动着,不断地追随剧中人物的命运发展。
  因此,田汉设置的总悬念在整部戏剧中起到主导性作用,且迅速激发了受众审美兴趣,生成剧场引力。而由总悬念引起的各个局部悬念恰到好处地出现在戏剧的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一方面将剧情一步步推进,一方面又不断积累戏剧情绪,丰富和强化总悬念。这样在总悬念和局部悬念的交织中,在“设悬”和“释悬”的交替中把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向下一幕或下一场,使得受众始终对整部戏剧保持审美兴趣。
  二、古典的“诗意召唤”
  田汉的历史剧都深深地烙上了自己的个性标签。这与剧作家本身的气质和创作风格有着直接的关系。从田汉早期创作的《咖啡店一夜》、《获虎之夜》到《湖上的悲剧》,无一例外地都带着浓重的浪漫主义气息,田汉的浪漫主义并不是西化的,而是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田汉能认识到古典文化的巨大文化价值。所以他认为现代戏剧可以和古典戏剧很好的结合。
  在田汉的历史剧中,浓烈古典诗意的融入更是其常用的戏剧技巧。这种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古典意味,给受众的感受不会是不伦不类,而是能深深地将受众引回剧作所描述的时代,让他们能“身临其境”。这种“诗意召唤”,在田汉历史剧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将古典诗词融入剧作中:唱,吟等。它们的作用基本上被分为两类:一是烘托整个戏剧的气氛,一是更好地表达剧中人物的心情。
  烘托气氛方面,在《文成公主》一剧中有很多表现,如:在每一幕的开头,都有一段歌声,这段歌词采用古体诗格式改写而成,歌曲的内容就是其对应的一幕的内容。如在第一幕中交代了土蕃大使为求亲所受到的考验:
  “歌声:汉藏一家,开始在唐蕃联姻的时候。千三百年前吐蕃英主挺生,受大唐‘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印绶。当贞观中叶文治初隆的时候,东赞西来,黄金宝甲,万里求红豆;一蚁求珠,百驹求母,名臣智慧稀?,更喜琼林贝海 辨认出唐宫奇秀”【5】
  再如最后一幕:
  “歌声:啊,一片欢声迎贵主,不分男女老幼,看吐蕃雪岭春回,冰川冻解,百草争繁茂。耕嫁、工艺、歌舞,恩泽流千载后。”【6】
  在欢声笑语的歌声中,喜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终成眷属。这些别致的古体诗一开始就把受众们带进那个盛世大唐。那个中国最具有诗意气质的朝代,为全剧营造了一个古典,浪漫的戏剧氛围。并且,每首精心创作的歌曲都概括了每一幕要交代的故事内容,也给观众们留下一个预设的心理暗示,有足够的时间来调动受众的审美兴趣以便更好地展开下一幕。
  而在辅助剧中人物表达感情方面,《关汉卿》中的《蝶双飞》是不可以不提的:
  “将碧血,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这血儿啊,化做黄河扬子浪千叠,长与英雄共魂魄!强似写佳人绣户描花叶;学士锦袍趋殿阙;浪子朱窗弄风月;虽留得绮词丽语满江湖,怎及得傲千奇枝斗霜雪?念我汉卿啊,读诗书,破万册,写杂剧,过半百,这些年风云改变山河色,珠帘卷处人愁绝,都只为一曲《窦娥冤》,俺与她双沥苌弘血;差胜那孤月自圆缺,孤灯自明灭;坐时节共对半窗云,行时节相应一身铁;各有这气比长虹壮,哪有那泪似寒波咽!提什么黄泉无店宿忠魂,争说道青山有幸埋芳洁。俺与你发不同青心同热;生不同床死同穴;待来年遍地杜鹃花,看风前汉卿四姐双飞蝶。相永好,不言别!”【7】
  这首词是关汉卿“生命即将结束”时写给朱帘秀的。它沿用了宋代“蝶双飞”的词牌,却很充分地表达了关汉卿“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英雄气概,以及他对朱帘秀惺惺相惜的爱意。在《蝶双飞》的吟唱中,整个戏剧也发展到了高潮,观众们也在极具煽动力的戏剧氛围中,审美心理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将自己的命运与剧中人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在田汉历史剧中,这样的诗词比比皆是,它的功用却是戏剧中不可或缺的,在烘托气氛和人物情绪的表达上达到了一个完美功用的效果。由此可见剧作家的用心良苦。
  结语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就要求剧作家要充分重视戏剧技巧的运用。因为每部戏剧的价值实现都是依赖于受众的认可程度,完美的戏剧技巧可以很好地掌控住受众的心理节奏,让受众对戏剧产生兴趣。能与剧中人物感同身受,深刻了解剧作家的创作的意图。田汉的历史剧就因能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注重多种戏剧技巧的运用,才使得受众们能在理解其创作意图的同时,拥有自己的看剧感受,来获得无穷艺术享受。最终也使得他的历史剧能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剧场吸引力。
  注释: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版,第1426页
  【2】转自刘家思 《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第346页
  【3】韦启玄:《田汉同志创作散记》【J】.赵铭彝、魏照凤等编:《田汉全集》【M】.江苏文艺出版社1984年3月第一版 第527页
  【4】余秋雨:《观众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6页
  【5】田汉:《文成公主》【M】.《田汉文集》(第七卷)【M】.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3年11月第一版,第267页
  【6】田汉:《文成公主》【M】.《田汉文集》(第七卷)【M】.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3年11月第一版,第352页
  【7】田汉:《关汉卿》【M】.《田汉文集》(第七卷)【M】.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3年11月第一版,第82页

标签:历史剧 性关系 剧场 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