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口号标语 > 正文

音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力手段:大班德育活动教案40篇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德育教育一直被放在“五育”之首,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重视德育教育。我从多年的音乐教学中发现,音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力手段。   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为手段,一首歌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作为音乐老师,应该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音乐中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深刻体验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这样就能做到影响他们的思想,启迪他们的心灵,甚至坚强他们的意志。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音乐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手段
  
  音乐教育能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在美的享受中得以提高。
  介绍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过程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有效方法。比如:现在有不少学生崇洋媚外,他们对国外的了解是发达的科技、金钱的世界,然而,他们对我们的先辈是经过如何艰苦的奋斗,才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却知之甚少。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欣赏黄自作曲的《抗敌歌》时,就把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中国的烧杀抢掠,对中国人民实行“三光”政策,对他们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介绍给学生,并结合某些影片的故事情节,结合学生熟悉的歌曲,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讲述英雄的中华儿女英勇抗击日寇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音乐作品生动的艺术形象、鲜明的主题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有效方法。每一部作品都有鲜明的主题,而且这种主题表现的形式是由动听的旋律表现出来的,这种生动形象的形式有别于其他说教方式的地方,就是学生易于接受,易受音乐作品情绪的感染,所以,我们可以利用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主题表现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欣赏《保卫黄河》时,这首歌曲那种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的气魄,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力量的强大,祖国的伟大,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奋勇直前的坚定信心。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优美,歌词生动,具有深刻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歌曲中唱到的美丽的田野、逶迤的群山、飞翔的雄?鹰……?配以舒展自由的节奏,流畅亲切的旋律,恰似一篇优美的抒情诗,一幅清新的水墨风景画,引人入胜,令人神往。它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我们美丽的祖国。
  
  二、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使之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有力手段
  
  目前,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做惯了小皇帝,到学校缺乏团结友爱的精神,更重要的是缺乏集体荣誉感。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课的课堂教学和合唱队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音乐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大部分都由大家齐心协力完成,这样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学唱歌不能总是单调的齐唱的形式,这样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小组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一个学生都是小组的一份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小组的荣誉,所以他们会努力进取,团结协作为小组争光,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合唱队训练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方法。这里包括学校合唱队和班级之间的歌咏比赛。学校合唱队是比较大形的集体活动,他活动成果的展现,需要大家团结努力。首先是声部之间的协调、均衡的配合。每个合唱队员都应该认识到,合唱艺术是合唱队员齐心协力表现出来的,是群体的艺术,他最大的特点是“协调作战”,个人的声音再出色,也要溶于集体中。同时,合唱队与指挥、伴奏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为达到艺术上的合作,必须要求学生步调一致,声音和谐统一,使学生深知集体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合唱队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好形式。
  
  三、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独立自主的人格
  
  伟大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八岁就开始登台演出,十四岁就正式帮助父亲挑起生活重担,当时他的生活十分贫困。但是他没有向困难低头,设法继续学习。最悲惨的是他二十八岁听觉失聪,并逐渐恶化,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打击更沉重地了,在他最悲惨、最痛苦的岁月里,他没有自暴自弃,并创作了《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传世之作,表现了他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成功的历程。有一位学生说得好:“和贝多芬的悲惨遭遇相比,我们还有什理由不去克服困难呢?”这就是榜样的作用,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四、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一首好的歌曲,能以生动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比如,大提琴曲《天鹅》,这首乐曲描绘了波光粼粼,碧波荡漾的湖上风光,刻画了天鹅端庄、安详的神态和温柔娴静的性格。在欣赏此曲时,学生闭目静听,如醉如痴,好像正和高雅的天鹅共同游弋于平静的水面,那种心灵的陶冶是他们忘记了一切,从而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体会到自然的美,平静的美,和谐的美。
  正如贝多芬所说的:“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音乐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生动形象,潜移默化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标签:音乐教育 手段 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