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六年级周记 > 正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教学_初中化学新课程答案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程标准方案实施以来,从化学知识到教育观念的要求上,做较大的调整,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化学是初中学生的入门课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组织教学过程,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和创新精神。指导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使它们养成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学习的能力打基础。现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教学谈几点意见。
  
  一、 研习课程标准,树立正确教学观
  
  1.育人意识
  实施新教材的教学,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转变育人意识,要站在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任务,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
  2.服务意识
  教师是学生创造性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研究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特点,着眼于学生的“学会”和“会学”,给学生以充分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要运用形象化、直观化的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分析、观察、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等能力。
  3.情感意识
  “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培养能够最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是师生双方极其丰富感情的交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解放学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师之情感染其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移情,从而削弱学生因情感的理性因素不够和情感的不稳等造成的精力不集中现象。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脉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和锻炼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
  4.目标意识
  应该说,一切教学都应该是“目标教学”。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到“导航”作用,它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对其它因素(教学任务的分析、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策略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达标训练等)有着不可缺少的制约作用。教师只有制定出合理、具体、确切、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才能克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5.调控意识
  在新教材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活跃而不放任、和谐而不偏爱、紧凑而不勉强、新鲜而不造作”,教师就必须要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基本原理,搞好教学调控。要充分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珍惜课堂教学中的每一分钟,使学习始终在积极、和谐、紧张、高效的气氛中进行,防止任何浪费现象。
  
  二、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达到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这种以矛盾的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就成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动力。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力求直观、生动、富有启发性。要善于运用直观演示,化学问题,实验探索,趣味实验,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等方法和手段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 创设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是他们确实感到困惑,不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而不是形式上的问题;(2) 要恰当地把握问题的空间,也就是问题的探索正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既与对学生的情况是否了解,是否熟悉有关,同时又与创设问题情境的指向性有关。问题提的太大、太空、情境没有反映问题的实质,学生摸不到边际,无从下手。问题提的太小,学生不费思索即能回答,或者教师已把答案暗示给学生了。(3) 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
  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
  
  三、 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着大量与化学有关的素材,如燃烧和燃料,溶液、酸、碱、盐、有机物和各种材料等。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收集和筛选素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例如:在做馒头时,为什么面发酵了要使用纯碱,而面不发酵要使用“面起”(小苏打),又如“新购买的铝壶在烧水时,为什么水接触的地方会变黑”等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 加强反馈调节,提高学习效果
  
  反馈调节是指导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不断从自己的教学对象中取得反馈信息,
  从而了解教学情况,相应地调节自己的教学,并给学生以反馈,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是个影响因素众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系统,要想引导这样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系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要经常不断地依靠反馈信息来调整教学。在进行反馈调节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随机调节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善于利用学生的各种反馈,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即便是学生答错了,也往往给教学提供生动的实例,成为澄清错误的大好契机,教师能否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在很短时间内创造性地提出多种方案。调整自己的教学,这是一个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蕴含着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教师应善于捕捉并利用反馈所提供的各种教学契机,自如地驾驭教学,驶向既定的目标。
  2.反馈评价
  对于学生的反馈,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师生之间维持教学关系所必需的信息传递。它不但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而且教师还可以从动机、意志、情感、能力等方面给学生以具体的评价。所以说,这种评价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活动。但有些教师对这种评价重视不够,对学生的反馈,或者不予理睬,或者草草了事,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大好机会。如果教师能够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思维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反馈给予认真而恰当的评价,则这种评价将会在形成学生个性,加强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比偏重于评定学生学习等级的分数,在评价内容上更具体、更生动、更具有指导意义,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活力。

标签:浅谈 新课程标准 初中化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