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励志作文 > 正文

“稽滞”补义 滞义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古籍文献中,“稽滞”常见。《辞源》《汉语大词典》两部大型辞书都对其予以收录,诠释分别如下:   [稽滞]拖延。《后汉书》六十下《蔡邕传》上疏:“三公明知(幽翼)二州之要,所宜速定,……而不顾争臣之义,苟避轻微之科,选用稽滞,以失其人。”《周书?申徽传》:“徽性勤敏,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稽滞]拖延;延误。汉蔡邕《幽冀二州刺史久缺疏》:“选既稽滞,又未必审得其人。”《宋书?夷蛮传?倭国》:“每致稽滞,以失良风。”《明史?宦官传二?张彝宪》:“管盔甲主事孙肇兴恐稽滞军事,因劾其惧国。”
  很明显,这两部辞书对“稽滞”释义基本相同,且皆仅设一个义项,义为“拖延”。然而查考古籍,发现该词条释义不全,尚有遗漏,今试补之。
  如上,若以辞书中“稽滞”之“拖延”义去理解《盐铁论?轻重》篇的“上大夫君与治粟都尉管领大农事,灸刺稽滞,开利百脉,是以万物流通,而县官富实”中的“稽滞”,文中“灸刺稽滞”就成了“灸刺”“拖延”之意,让人觉得扦格不通;或以之理解《盐铁论?错币》篇的“择钱则物稽滞,而用人尤被其苦”中的“稽滞”,结果“择钱”“则物拖延”,亦显文意不通。显然,《盐铁论》中的“稽滞”另有他义。
  按,“稽”“滞”皆有“留”义。如《说文?禾部》云:“稽,留止也。”又如《管子?君臣上》:“是以令出而不稽。”尹知章注云:“稽,留也。”再如《史记?平准书》:“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韦昭云:“稽,留待也。”又《汉书?食货志下》:“不轨逐利之民,畜积余赢,以稽市物,痛腾跃。”颜师古注:“以其赢余之财,蓄积群货,使物稽滞在己,故市价甚腾贵。”可见,“稽”有“留”义。而“滞”本为“凝”义,如《说文?水部》:“滞,凝也。”后引申为“留”义,如《楚辞?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王逸注:“滞,留也。”又如《周礼?地官?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敛而人于膳府。”郑玄注:“其有货物久滞于廛而不售者,官以法为居取之。”可见,“滞”亦有“留”义。故,由此可知,“稽”“滞”为同义词。而古文献中同义连文常见,如上文《盐铁论》中的“稽滞”即是,其义可为“滞留”,且以此义置入原文中,文意豁然通畅,即分别为“上大夫君桑弘羊当治粟都尉管理大农事,(推行了有效的财经政策),就好比中医用针灸刺激气血滞留一般,使全身血脉贯通,所以各地万物畅通,国家府库充实。”“选择好钱,货物就会滞留,而用钱的人则格外遭受痛苦。”
  另外,“稽滞”之“滞留”义,除见于《盐铁论》中,还见于其他文献,如:
  (1)《宋史?河渠二?黄河中》:“德州河底淤淀,泄水稽滞,上流必至壅遏。”
  (2)《金史?高丽传》:“章宗即位,诏使至界上颇稽滞,诏移问,高丽逊谢。”
  (3)《明史?宋玫传》:“又言狱囚稽滞瘐死,与刑死几相半,宜有矜释。”
  (4)清严可均《全后汉文》卷八十一:“汉水逆让,稽滞商旅,路当二州,经用柠沮。”
  (5)清董诰等《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二:“族属稽滞于江南者众,寓书难遍,悉为多谢。”
  总之,“稽滞”之“滞留”义客观存在于古籍文献中。考“稽滞”于文献中的分布,可知,“滞留”义的“稽滞”主要直接与物、人相联系;而“拖延;延误”义的“稽滞”一般与时间、事务联系紧密。而大型辞书如《辞源》《汉语大词典》只关注“稽滞”义之一――“拖延;延误”义,而漏收其“滞留”义,当补。
  

标签:稽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