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面试技巧 > 正文

如何提高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深化历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关键词】 历史 教学 效果??    历史课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而是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就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而要形成一种有张有弛、趣味盎然的教学氛围,就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由注入式向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转变。?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容易情绪化,对感兴趣的事情往往比较投入,并且有一种想独立去获取新知识的倾向。但由于学生各方面阅历、经验比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引导点拨。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表现得相当突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独占四十五分钟",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得接受知识的单向过程,教师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储存器,不管学生懂不懂,一讲到底。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没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创造思维得不到发展。而教学是双向活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加强学生活动,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启发式教学给了学生自我施展的机会,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最后找出答案,从而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获取了知识。?
   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时,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滔滔不绝地讲战争的原因、导火线、经过、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北京政变的经过,分析战争的影响,洋洋数千言的讲述,如倾盆大雨,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思考、记忆、练习和消化。结果学生既不能在地图上指出英法侵略的路线、通商口岸及沙俄强占的中国领土的位置,也没有完全记住条约的内容,更不能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性质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内在联系。如果采用启发式教学,老师担任"导演",学生担任"主角"。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要他们指图简要介绍战争经过,并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指导学生制作各个条约简表,并填写事先准备好的黑板地图。这样,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气氛活跃,结果学生不仅记住了基础知识,而且增长了比较、分析、制表、识图的能力,既能分析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性质,又懂得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 提高教学艺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的艺术性越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初中生思想单纯,思维活跃,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材料丰富。根据以上两方面的特点,教师要勤于敬业,因材施教,广采博取,提高教学艺术,特别是语言艺术。一、要注重科学性。准确无误,抓住精华,措辞得当,言简意赅,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二、要注重生动性。声情并茂,妙趣横生,活波逼真,又浅显易懂,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三、要注重情感性。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感情,在高涨的气氛里进行智力活动,在满足的情趣中解开知识之谜;四、要注重形象性;把事物的主要特征及过程形象的勾画出来,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再造形象,进而诱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进入特定的教学意境。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历史插图、表格、材料,结合课文正文进行讲解,能增加直观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建立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历史知识结构是各种历史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组合方式,它是各种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在人大脑中的反映。掌握了历史知识结构就意味着掌握了知识的基本内涵和认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历史教学必须特别强调深入挖掘历史知识间的各种联系并提示知识结构。为了便于学生掌握众多的知识点,教学中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点拨、分析,使学生理解透,掌握牢,并通过分析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各个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中有确定的位置,学生可以从有序的结构中"顺藤摸瓜",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有一系列的"变法"、"革新"、"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如 我国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清朝戊戌变法。这些变法、革新和改革时代不同,目的不同,内容各异,成败不一。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规律存在着相同和相似之处,主张变法革新的人都试图用改良的手段解决尖锐的社会矛盾,缓和阶级斗争,革习俗、兴新政,促进生产的发展。我们就可以从时代背景分析改革的必要性,从改革的内容上分析改革反映哪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从成败上分析改革的意义和影响等等。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几次变法、革新事件的学习,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基本上能独立的分析这类事件,实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把大量的历史知识互相关联和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既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又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从而不断丰富历史知识的积累。有了比较丰富的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清晰的思路,就能够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准确、条理的阐述。??
  参考文献?
  [1] 朱筱新 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 林炳义 郭景扬 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评价 高等教育出版社
  
  

标签:深化 教学效果 历史教学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