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面试技巧 > 正文

[信息技术教学中精心设计“任务”的浅思考] 任务型教学法定义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法。本文对它的任务设计部分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以期提高我们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任务设计;趣味性;阶梯性;实用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初步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而被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所广泛应用。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设计优秀的学习任务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以下来谈谈本人在设计“任务”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与心得。
  一、任务的“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个人对客体有意选择并力求认识的一种倾向,只有认识趋向于客观对象时间较长,比较稳定作为一种倾向的才能叫做‘兴趣’。”由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兴趣有两个重要的基本因素:一是对客体有意选择并力求认识的一种倾向;二是持续时间较长,比较稳定的动机。因此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主观情感的积极参与,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它成为了任务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设计的每个“任务”应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欲望,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去学习。例如:在讲“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时,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先让学生将自己所在小组成员的语文成绩做成一个表格,然后进行排序和制作图表,第一名的用红色显示,表示祝贺,示意他再接再厉;最后一名的用黄色显示,表示警告,示意他迎头赶上。学生对这一“任务”非常感兴趣,每个学生的情绪及兴趣都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虽然做的内容基本一样,但他们的做法及版面设计却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的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之后,给页面加了非常漂亮的边框和底纹,同时还在第一名学生旁边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在最后一名学生旁边加了一个“感叹号”;还有的学生在第一名学生旁边写上了“恭喜你!”,在最后一名学生旁边写上了“别灰心!”等激励性的语言和符号。这样具有趣味性的“任务”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任务的“阶梯性”原则
   “十个手指不一般长”。更何况四五十个学生呢?所以我们需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充分的了解,设计具有阶梯性的“任务”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还能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授“画图”中“图像”菜单中各个命令的功能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任务:(1)画一只刚出蛋壳的小鸡;(2)表演“魔术”,第一招:“照相”(反色),第二招:“软骨功”(拉伸/扭曲);(3)绝活:“倒立功”(翻转/旋转)、“隐身术”(清除图像)。要求能力好的学生完成三个任务,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前两个任务,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完成第一个任务。各自完成之后,让好学生帮助其他两个层次的学生尽可能的完成任务。再如我在教学“制作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时候又把任务分为了“初级任务”、“中级任务”、“高级任务”三部分,“初级任务”要求对手抄报排版整齐有序,“中级任务”增加对艺术字、表格、和图片的精心设计,“高级任务”要求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用色协调、版式美观、图文布局合理,标题制作醒目、大方等,并出示优秀示例以树立他们的目标。这样一方面使优秀的学生有了自己的事不会因为完成了“初级任务”而没事可做;另一方面也照顾了基础不好的学生,使他们有了充分的时间完成适合他们的任务。总之,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任务,这样的任务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吃得饱”也让后进的学生“跟得上”。而且让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动机性达到最强。而阶梯性的任务的连贯性,还使学生完成了一个任务,前方又有一个新的任务在等待,这样学生和老师的思路就能够紧密相连,学会的知识点也得到了强化。不过教学时老师应该要注重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的心理的发挥。
   三、 任务的“实用性”原则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还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锻炼学生实际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教师通过设计别具匠心的实用性“任务”,搭建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平台,让学生通过不断地亲身实践获得真实体验,把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为时刻伴随着喜悦的享受过程。如在一次“文字处理”内容中,我利用学生将要春游的契机设计了如下任务(1)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制作一个图文混排的简报,以简报的制作为主线,软件的操作使用为暗线,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2)制定以班级为单位的外出春游一天的计划,让学生利用WORD软件制定一个从购置物品、安全保证、旅游线路安排等涉及各个方面的书面计划。设计这些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春游是件不简单的事,更让学生明白了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学生最终的计划方案,有部分还真比老师想得周到,我想这也无形当中培养了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吧。我们教师多设计这样的任务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了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规划能力等各方面实践能力。
  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它保证了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课程的真谛和精髓,让学生学会在陌生领域中如何去寻找答案。使学生明白生活的空间就是一个学习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3、《心理学》安徽教育心理学研究会编
   4、《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5、《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标签:信息技术 精心 思考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