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企划书 > 正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精神进入最佳状态,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表现得较为突出的一点是重实践,轻情感,即人们称之为以学科为本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它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中依赖教材,只要“拿来”就能上课的习惯做法,而是要有教师的智力与体力上的辛勤付出。因而,体育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用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作风作为学生的榜样;其次,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与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中,只注重学生对动作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的组成部分,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则是学生获得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用四种心理满足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一、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人与生俱来就是有好奇心的,这种好奇心在年龄越小的人的身上表现得越为强烈。他们愿意尝试对他们来说是新的事物,愿意经历他们没有经历的过程。在五年级的足球课上,由教师的示范引起的好奇心: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足球中的射门,你们知道贝克汉姆一技经典的射门方式吗?
   生:知道,就是“香蕉球”嘛!哇,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个球了!
   师:老师这里有一技香蕉球,你们想不想看?
   生:当然想啊,老师你会吗?
   师:应声踢出一个“香蕉球”。
   生:(片刻安静)哇!好帅哦!我要学!我要学……
   这一示范很好地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兴趣,感到好奇,产生了试一试的愿望。接着教师就顺水推舟,讲解足球射门的方法,放手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去掌握,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在尝试和体验中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发展了对足球学习的兴趣。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不断创造条件和机会使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长此以往,就能使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持久稳定。
   二、满足学生的归属心理。
   所谓归属心理,就是几乎所有学生都有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希望自己被班集体接纳认可,并在集体中表现出来对别人的影响力。体育课堂中满足儿童这种心理较好的方式是倡导合作学习。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情景:
   教师在体育课上示范一个前滚翻,目的是想让学生知道前滚翻的重点是团身、低头。他首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回答在做这个前滚翻之前关键是身体要怎么做才能顺利完成这个动作。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还使劲地举得高高的,希望老师能提问到自己。当然也有学生不敢举手,眼睛也不敢看老师,惟恐老师提问到自己。老师叫生a回答,下面是一段对话:
   生a:这是一个前滚翻。
   老师:再仔细看看,老师先要怎样做然后才顺利滚过垫子的?
   生a:身体蹲下来,滚过去。
   老师:它的重点是身体要怎样?
   生a:往前倒。
   老师:不对。
  
   坐在旁边的生b突然举起了手,老师叫她回答。生b说:“身体和头要团得像一个球。”老师马上说:“对,你真聪明!表扬她!”“棒,棒,你真棒!”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生b的成功、聪明,是建立在生a的失败和笨的基础上的。生b获得成功必然导致生a承受失败的痛苦。试想,如果一个同学在老师的再三追问下,怎么回答都不对,另一些同学就会吸取他的教训,从另一个角度想,一下就答对了,因为他有了前车之鉴。如果是合作的课堂,在小组讨论时,生b对生a的回答补充、纠正,那生b的成功是集体合作的结晶,教师以小组为整体奖励。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为了维护自尊,在看待自己的行为时,习惯用内部归因来解释成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用外部归因来解释失败(将失败归因于环境等因素)。在合作的情况下,生a会将失败归因于同伴(小组)讨论不够,这样不会伤害到生a的自尊心,不会使生a产生失败的体验,而认为生b的成功是他们集体讨论的结果。由于满足了心理归属,那么下次讨论时,他还会积极发言,依然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三、满足学生的趋美冲动。
   新课标的体育课,创新,灵活,多彩丰富。比起以前,学生乐于个性体验。我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去创新、去感受体育课中的美,从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体验。在这节篮球课上,其中运球就处处给学生美的享受,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同学们,我们篮球的运球都有什么姿势呢?
   生a:我知道单手变向运球。
   生b:我知道双手跨下运球。
   生c:我知道双手背后运球。
   生d:我知道后转身运球。
   生e:我还知道有不同的运球姿势。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来运球,你会选择哪种又酷又帅的运球姿势呢?
   生f:我喜欢背后运球,因为我看NBA的时候纳什就有这样运球,好帅。
   生g:我喜欢跨下运球,因为这样运球姿势很酷。
   这时,同学们兴趣高涨,纷纷开始实践。
   这节课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把在平时看到的喜欢的运球姿势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运球的学习兴趣,目的基本达到,但此时学生没有满足,他们想展示一下自己会的运球姿势。教师创造机会满足他们的要求,给他们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从学生那充满热情专注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对运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满足学生自己做主的愿望。
   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那就是自己的事情想自己做主。实践也证明,如果条件合适时,给学生做主的机会,他们往往会把事情处理得比较恰当。当学生自己努力把事情做好后,他们会有强烈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这也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班要举行一次球类运动比赛,选哪一项比赛好呢?
   生a:篮球。
   生b:乒乓球。
   生c:羽毛球。
   生:……
   师:听谁的好呢?
   生:投票决定,看喜欢哪项的同学最多,就举行那一项比赛。
   学生都觉得投票决定这个办法公平,接着发现喜欢篮球的同学最多。同学们都同意举行篮球赛。当时正好班主任也在听课,我调整了教学方案,我觉得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做主的机会。便马上说:“同学们这么喜欢篮球,今天刚好班主任也在,有什么话要对班主任说吗?学生们立刻安静下来,我看得出来,很多学生把目光投向班主任有话想说,但又有些不敢。我随即进行了鼓励,这时有一个男同学慢慢地举起了手,我把机会给了他,这位同学说:“班主任,同学们这么喜欢篮球,以后我们班级多组织一些篮球活动好吗?”班主任笑着说:“好!”同学们看到班主任面带笑容,胆子也大起来,另一位同学站起来就说:“班主任,我们班级没有篮球,可以用班费买一个好一点的篮球吗?”班主任微笑着说:“好的,我会处理这件事的。”我马上建议同学们抱以热烈的掌声,一方面是为班主任听得进同学们的建议,更主要的是为同学们的精彩表现。
   总之,课堂中的学习是以学生的好奇心、兴趣为基础的,以学生的积极性为动力的。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对学习过程有重要的启发、激励、维持、调控作用,而且与学习态度的形成、信仰的确立、个性的完善都息息相关。缺乏情感的融入,学习将无法在人的心灵中,在人生中留下震撼。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值得关注。

标签:学习兴趣 关注 小学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