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启事 > 正文

[飞离抑郁小星球] 飞扬星球

时间:2019-01-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人间四月天   诗人艾略特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   9年前那个SARS肆虐、人心惶惶的4月,永远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里,愚人节从此笼上了难以抹去的愁色。2003年4月1日傍晚6时41分,香港中环,张国荣从东方文华酒店的24楼一跃而下,告别了他所一贯热爱的世界。临别前留下的遗书里,第一个词是“Depression”(中文意为:抑郁症),以此塞住胡乱猜测的八卦人之口。
  每年的这个时候,内地各大高校同样笼罩着一种凄冷无比的气氛,关于死亡的话题频频见诸报章网络。近年来,校园里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时间集中在这个黑色春季。春天,在那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表象之下,似乎暗流涌动。
  面对生命的消逝,除了那砰然坠地的一声让人疼惜,有多少人能体会他们生前的艰辛?不少人质问:这个社会怎么了?然而,在许多人忙不迭地指责轻生的不可饶恕、感慨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如何不堪一击之时,关于心理疾病的一些真相,却始终隐藏在隐秘的角落,未得到足够的正视和关注。
  数字:
  2011年一项国际调查显示,接近一成的欧洲中年人服用抗抑郁药。不论数据确切与否,这个数字却足够吸引眼球。
  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目前世界第四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威胁人类的第二大疾患。
  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如果将轻型抑郁包括在内,抑郁症在全世界的患病率约为11%。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得抑郁症。正因抑郁症的发病率如此之高,所以,有人把它称为“心灵的感冒”。
  在这个灰霾密布的4月,不如,让我们搭乘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到抑郁症的遥远小星球走一遭,开启一段找寻快乐的心灵之旅。
  
  始发站:抑郁小星球
  走进抑郁症的世界
  
  每个人的心灵就像一个小星球,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悲伤。直到有一天,一些人的小星球上空,出现了一朵名叫“抑郁症”的乌云。阳光不再,整个世界陷入无尽的漆黑。从此这颗心仿佛失去了感知快乐的能力,终日被愁云笼罩。
  
  去年年底,一则“少女微博直播自杀”的新闻曾引起轰动。
  事件回放:
  家住广州金沙洲的21岁女孩阿欣是个“微博控”。然而旁人眼中活泼、善良的她同时也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就在2011年12月7日,她在网上发出了一条微博:“本人很讨厌无知又自以为是的聒噪之人对抑郁症一知半解就在这里对我评头论足……今天是我的死期。”触目惊心的文字中流露出强烈的厌世情绪和求死欲望。随后她还贴出一张有多种药物的照片。消息顿时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迅速被大量转发。
  幸运的是,在众热心网友、新浪微博和广州警方的努力下,历经7个多小时的救援,阿欣最终没有走上自杀之路。事后,她坦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述说自己患病的经过和心路历程,为的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抑郁症”。采访过程中,人们难以将这个充满青春朝气的女孩儿和抑郁等字眼联系起来。
  在帮助阿欣的网友中,有前IBM工程师、被称为中国“抑郁症反歧视案第一人”的袁毅鹏。阿欣的痛苦,同为抑郁症患者的他感同身受。在袁毅鹏的微博网页自我说明中,写着这么一句话:“孤独得想把自己咬烂了。”
  
  黑色午夜
  ――丢了快乐的人
  很多人知道抑郁症有个外号叫“心灵的感冒”,然而对于饱受折磨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这却是一种“没有伤口的癌症”。
  抑郁症发作起来,痛苦的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患者整天郁郁寡欢,什么事情也不能使他们高兴起来;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甚至对平常的爱好也失去了兴趣;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回避一切社交活动,有人连家门都不敢出。患者自我评价极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责备自己,有强烈的无助、无能、无希望感,严重的甚至认为自己有罪,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此外,不少患者还会表现出其他各式各样的躯体症状,如失眠、胃口不好、消瘦、性欲减退、身体各部位的疼痛等,常常被误以为是内科疾病,去各专科(而非心理科)反复就诊却查不出原因。
  三大突出表现――
  三低:情绪低落,兴趣低下,思维减慢
  三无:无用感,无助感,无望感
  三自:自责,自罪,自杀
  郁闷≠抑郁症
  看到这里,有人对号入座: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兴趣丧失……难道我得了抑郁症?事实上,每个人的情绪都有正常的起伏波动。在竞争激烈、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偶尔感到郁闷更是在所难免。专家告诉我们,有抑郁情绪并不等同于患上抑郁症。以下三个要点可以帮你区分正常的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一看有没有明显的原因,或者情绪低落的程度和诱发事件是否相称。普通人的情绪低落往往有明显的诱因,如学习、工作或情感上遭受打击,一旦处境好转、与朋友共处或遇到开心的事情,心情便会好转;而抑郁症患者却往往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和诱发事件的严重程度相比,显然情绪低落程度过于严重,甚至丧失了生活的愉悦感。
  二看情绪低落的程度。正常情况下的心情低落并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各方面;而抑郁症患者的悲观抑郁则是一种持久的“心境”,它会弥散渗透到患者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使他们做任何事、看待任何事物无不染上这种情绪背景,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均受较明显的影响。
  三看抑郁持续的时间长短。医学上把抑郁心境持续存在两周作为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之一,而一般的抑郁心情多不超过这一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点也不是绝对的区分标准。任何人只要有其中一条特别严重,或是自我感觉受抑郁情绪困扰显著,超出了自己的承受与调整能力,就应警惕抑郁症的可能,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蓝色忧郁
  ――当你见到光明星星,可会想起……
  作为“中国最有名的抑郁症患者”,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曾向公众宣告自己患抑郁症的事实,并积极参与了许多相关活动,结合自己的亲身患病经历,向国人普及抑郁症知识。
  抑郁症的患病率如此之高,恐怕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计和想象――按国际调查数据估算,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受抑郁症折磨。
  翻开抑郁症患者的名人录,有一长串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抑郁症名人录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首相)
  戴安娜(1961~1997,威尔士王妃)
  张国荣(1956~2003,香港歌星、影星)
  玛丽莲?梦露(1926~1962,好莱坞影星)
  张纯如(1968~2004,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
  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作家)
  文森特?凡?高(1853~1890,荷兰画家)
  就连家喻户晓的英国喜剧大师――“憨豆先生”的扮演者罗恩?阿特金森也曾被抑郁症困扰,不得不接受精神治疗。类似的还有好莱坞著名喜剧演员金?凯瑞。
  
  赤的疑惑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抑郁症和自杀是一个始终绕不开的沉重话题。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又有许多条鲜活的生命因为这种疾病而离开我们。
  2011年10月25日,曾出演过电视剧版《杜拉拉升职记》的青年演员尚于博在北京跳楼自杀身亡,年仅28岁。尚于博的心理医生在发给尚于博父母的短信中写道:“近三年来他长期受抑郁症的困扰,最终选择了放下一切去摆脱病痛的折磨。他已经尽力走到最后一步。”
  2011年11月29日,“英超活化石”威尔士国家队主帅斯皮德在家中自杀,疑患抑郁症。
  …………
  是什么让这些在旁人看来很成功的人感到生无可恋?
  有数据称,中国普通医院急诊室每年至少抢救100万名企图自杀的人,自杀已成为中国15~34岁青壮年的首位死因。而在这些自杀人群中,患有抑郁症的不在少数。
  在抑郁症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曾经尝试过自杀,而有10%~15%的人最终自杀成功。也就是说,平均每6~10个抑郁症患者中,就有1人因此而离开人世!
  而作为情绪病之一的抑郁症,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已知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遗传,二是环境因素(如一些负面事件、精神创伤和长期的困境)。
  
  冷眼如灰
  ――公众对抑郁症的误解
  这些年来,尽管国内民众、医生对抑郁症的认识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有相当大数目的抑郁症患者未被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而对于确诊的抑郁症患者,社会又常常带着对精神疾病的惯有偏见和歧视眼光看待他们,使得他们更加孤立无援,难以融入社会,更不用说去主动寻求正规的治疗了。
  链接:
  2003年来自我国北京的数据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达6.87%,其中男性5%,女性8.5%。行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内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即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没有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所占比例也达33%。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计划(2002~2010)》指出,到2010年,地市级及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以及县级综合性医院对于抑郁症的识别率分别达到60%和50%。但目前,在全国地市级以下医院中,该数字不到20%。
  现状:忽视,漠视,歧视
  真相:心不由己,无关意志和品质
  对肿瘤患者,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给予同情,盛赞他们面对疾病的勇气;然而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却有太多人不自觉地投以鄙夷、嘲笑的眼光。须知心理疾病也是病,也需要重视和治疗。它和身体疾病本质上应该是平等的。
  不少人把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归咎于“意志薄弱、心理素质差”。然而医学专家指出,自杀其实是抑郁症的一个症状,是疾病的表现。换句话说,自杀不是他们自己意愿的选择,是疾病――支配了他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而无关人的意志和品质。要知道,在抑郁症患者中,并不乏意志坚定的成功人士。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病情好转及康复以后,根本不会有自杀的极端想法。
  你我皆凡人,生老病死在所难免,既然我们有足够的同情、爱心对待身体有疾病的人,同样的道理,又有什么理由来责怪、歧视心灵不幸生了病的人呢?
  
  在路上:寻找忘忧草
  摆脱抑郁,是否有传说中的忘忧草?
  ――抑郁症治疗之路
  
  何以解忧――社会关怀
  这趟寻找快乐之旅,不是抑郁症患者的独自旅行,患者、家属乃至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辆列车上的乘客。
  这不仅仅是因为现代人的压力增大,抑郁情绪如流感般蔓延,以抑郁症的高发病率,你我亦有可能受到它的威胁;理由更在于,抑郁症者的康复,离不开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以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参与。
  公众对抑郁症的正视与重视,是我们能给予抑郁症患者的第一剂良方。这对抑郁症患者回归社会,找回爱的动力非常重要;同时,也是让他们消除病耻感,获取正规治疗的第一步。
  10个警告信号
  专家指出,以下十条,如果有一条特别严重,或数条同时出现,则有可能是抑郁症发生的征兆,须提高警惕,及时寻求帮助。
  1.生活缺乏愉悦感,遇到开心事也高兴不起来;常为了一些小事,甚至无缘无故感到苦闷,终日愁眉不展。
  2.对日常活动和以往的爱好活动失去兴趣,整天无精打采,不想做事。
  3.长时间失眠,尤其以早醒为特征,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4.思维反应变得迟钝,遇事难以决断。
  5.总是感到自卑,经常自责,对过去总是悔恨,对未来失去自信。
  6.善感多疑,总怀疑自己有大病,虽然不断进行各种检查,却还是不放心。
  7.无缘无故出现厌食、恶心、腹胀、腹泻或全身各部位的疼痛等症状,体重下降、性欲下降,但经检查又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8.常感到疲劳,精力不足,做事力不从心。
  9.社交活动明显减少,不愿与亲友来往,甚至闭门索居。
  10.常常不由自主地感到空虚,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常想到和死有关的话题。
  身边有抑郁症患者,你可以做的
  ●倾听,并尝试去理解。
  ●鼓励,带他多活动,参与社会交往。
  ●观察,及时发现其消极看法和自杀苗头。
  ●求助,如果发现患者的言行中流露出极端的消极思想(如表明活着没意思),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何以解忧――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治疗和心理治疗,是目前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两大手段。
  抗抑郁药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有效率可达70%。轻度的抑郁症可以不用抗抑郁药;中度的抑郁症,则可能需要服用抗抑郁药了;重度抑郁症必须用抗抑郁药来治疗。(注:抑郁症的轻重程度,需由精神科专科医生来评估。)
  快乐的秘密
  大脑掌管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其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和我们的快乐感受息息相关,比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目前认为,5-羟色胺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去甲肾上腺素则担任着维持已经开始的行动、提高活动效率的作用。抑郁症患者脑中这些物质的水平低于普通人,这成为发病机制之一。现有的各种抗抑郁药正是通过抑制5-羟色胺和(或)去甲肾上腺素的“耗损”,从而提高它们在神经细胞间的浓度,起到“解忧”功效。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线”抗抑郁药主要有两大类:
  
  
  
  
  
  
  
  
  
  
  在上述这些药物出现之前,还有一些“老一代”的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如米帕明、多塞平)等,但因不良反应较多,现已少用。
  要使抑郁症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除了要医生为患者选择抗抑郁药,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外,还需要患者、家属的配合。对于抗抑郁药,你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抗抑郁药,一吃心情就会好?
  抗抑郁药往往不是立刻起效的,一般需要坚持服用10~14天,甚至21天后,才慢慢显示出效果。许多患者不清楚这个情况,医生开了抗抑郁药后,吃没几天,觉得没有好转就擅自停药,这是个误区。
  此外还须注意的是,在用药初期(主要是第1周内,尤其前3天),部分患者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疲乏、困倦、口干等症状。多数患者坚持1周左右可以适应和减轻。总的来说,目前常用的一线抗抑郁药不良反应还是相对少的,安全性较高。有的抑郁症患者,本来就因疾病影响而消极悲观,加上出现这些不适,就此放弃用药,十分可惜。患者有必要了解这一点,尽量坚持治疗。家属也起着关键作用,应鼓励、支持患者配合治疗。
  一有好转就停药?
  有些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自觉抑郁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认为生活、工作已经恢复如常,便自作主张地停药。这样做同样犯了大忌。
  专家指出,如果治疗方案适合,治疗顺利的抑郁症患者一般在服用抗抑郁药1~2周后,症状开始减轻;3~4周后,好转程度可达到50%~70%;6~8周后,1/3的患者可以达到“临床痊愈”――情绪恢复到接近病前水平,社会功能也获得大部分甚至完全恢复。但是,规范的抗抑郁药治疗不是到此为止,而应该在这之后,继续长期的巩固治疗,目的是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很多患者在达到“临床痊愈”状态后,便自行停药,这样做的后果是抑郁症效果的不理想,并容易出现病情波动和复发,部分抗抑郁药物在持续应用一段时间后,若突然停药,可能在停药后1~3天内出现程度不等的撤药反应,如失眠、心慌、胸闷、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规范的治疗是,在药物治疗有效、达到“临床痊愈”的情况下,患者还要维持9~12个月的巩固治疗。医生主张,其中至少有半年时间需要服全量的抗抑郁药,半年以后,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缓慢、逐步地减量。其间如果有病情变化,还需由专科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总的算下来,即便治疗过程顺利,整个疗程也需要1年半至2年的时间。
  服抗抑郁药容易增加自杀风险?
  这一流传甚广的说法,着实引起不少抑郁症患者和家属的不安。
  其实,这源于2004年美国的一项研究。该调查发现,在400多名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的12~17岁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出现了多达23起自杀相关案例。随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要求,多种抗抑郁药必须在说明书中进行黑框警告,以特别提醒消费者与自杀行为有关的注意事项。我国国家药监局(SFDA)对于抗抑郁药也有如下重要提示:抗抑郁药可能增加儿童、青少年及25岁以下成年人自杀的风险,尤其是在抗抑郁药治疗的头几个月。
  这其中的原因,有专家曾进行过分析,认为可能在于部分抗抑郁药早期使用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冲动激越,加重原有的焦虑情绪;此外,还跟抑郁症患者在服药治疗后,行动能力增强,使得原来因抑郁严重而抑制了其行动的患者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有关。
  那么,对待抗抑郁药,我们该不该敬而远之?
  专家指出,一概地认为抗抑郁药会增加自杀风险是不够客观的,没必要因噎废食。对不少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显著,重度抑郁症患者为了控制病情,挽救生命,药物治疗更是十分必要。而且,抗抑郁药增加自杀风险的可能性,基本都发生在用药早期(如10天至2周内)。这段时间内在家属或医护人员的密切照看下谨慎用药,这种风险基本可以避免。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抗抑郁药一定要征得医生同意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擅自服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且在用药早期,抑郁症患者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家属应该特别留心。
  合用药,要谨慎!
  抗抑郁药这一大类药和其他许多药物“有仇”,即可能会发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除了抗抑郁药之外,不少抑郁症患者伴随有其他躯体疾病,需要用到其他药物。这时候应该格外小心。人体的肝脏是很多药物的重要代谢场所,而抗抑郁药,尤其是SSRI类抗抑郁药,会抑制肝脏中一些负责药物代谢的酶,从而使得该药物的代谢减慢,血液中该药的浓度随之升高,比如降压药。
  而特别是一些药如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华法林(抗凝血药),其有效浓度和中毒(超量)浓度比较接近,一旦过量,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出血等危险后果,合用药时自然要倍加小心。
  普通百姓难以对各种药物的特性了如指掌,最好的办法是,服用抗抑郁药治疗者,如同时患有其他疾病,需要用到其他治疗药物,应先告知医生,以获得用药指导,保证用药安全。
  
  何以解忧――心理治疗
  对于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也是一个重要手段。轻症的抑郁症可以心理治疗为主,而中度以上的患者,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配合,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测试题:
  怀疑得了抑郁症,应该到哪里寻求帮助?
  A.与周围的人交谈,寻求指导。
  B.在网络上寻求帮助。
  C.心理咨询机构。
  D.医院的精神心理专科、精神病专科医院。
  E.其他。
  最佳答案:D
  如果应用得当,以上四种解决办法无疑都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当你怀疑自己或身边人得了抑郁症的时候,第一时间还是应该到医院的精神心理专科,请精神科医生判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先确定是不是真的得了抑郁症,排除其他身体、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只有精神科医生才具有诊断的资格,假如确定是抑郁症,医生还会对抑郁症的程度作出评估,再根据病情轻重,决定采取哪一种治疗方案(如药物或心理治疗)。
  常见误区:讳疾忌医
  不少患者有“病耻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情绪方面的问题或疾病,默默地自己一人承受;或是得了病只敢偷偷摸摸地治疗,不敢到大医院进行正规的诊治,害怕暴露自己的患者身份,转而求助于网络或所谓的心理咨询机构。然而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机构存在认证泛滥的现象,心理咨询师资质良莠不齐,倘若耽误了正规治疗,将得不偿失。
  由于国内社会对精神心理疾病的传统认识误区,许多人能坦然公开和讨论身体上的疾病情况,却对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讳莫如深,殊不知心理疾病和身体上的疾病是平等的,身体用久了会出毛病,我们的心灵同样可能会生病。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精神疾病,其实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无知。
  
  链接:其他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这两种最基本的治疗手段,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比如电抽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等。
  目的地:下一站――快乐
  
  这些年来,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是时候,让我们都摘下看待精神疾病的有色眼镜,尊重每一个生命和每一颗心灵。
  我们无意美化自杀行为,只呼唤人们能更关注抑郁症这种疾病,更公正地看待抑郁症患者,然后用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们。
  “假如这世上有三分之一的人了解抑郁症,我们的命运就会不同。”抑郁症患者、前IBM公司工程师、“中国抑郁症反歧视案第一人”袁毅鹏说。
  “抑郁影响每一个人”,这是200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
  “旁观的你,应该做个天使”――这是2011年世界预防自杀日提出的口号。
  难忘看过的一张国外街头的俯拍照片,公交车的车顶印刷着巨大的字体,上书醒目的字行:“Don’t jump(不要跳)!”这一幕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又让人感动。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值得呵护和珍重的呢?
  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多一点认识,成为帮助队伍中的一员。
  放心,无涯岸的漆黑总会渐退。当抑郁症的雾霭从心中散去,阳光重新照亮心灵,人间的四月,这刻正春光明媚。
  
   相关网站
  香港抑郁症公益教育网站“忧郁的小王子”
  https://www.depression.edu.hk/gb/home.html
  
   推荐书籍
  《旷野无人》,李兰妮著
  《驯服抑郁的黑狗》,马修?约翰斯顿(美)著

标签:星球 抑郁 飞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