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启事 > 正文

【保障房如何发力才能“保障”民心?】 腰胯怎么才能发力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在未来五年持续发力,市场化与保障严重失衡的住房市场是否会因此改变,如何公平分配和合理保障,让保障房落到实处;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保障性住房再一次尴尬地排在了“15公共服务领域公众满意度排行榜”的最后一位。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保障性住房已连续三年被摆在这个位置。
  众所周知,2011年是中国保障房建设最为发力的一年,年初便公布了10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目标,接下来的2012年,也提出了开工建设700万套以上的目标,在建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那么,保障性住房将如何赢得民心?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就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大跃进”不一定是坏事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保障房数量3600万套,有人因此判断说,“我国的住房正经历着一场‘大跃进’。”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原主任、住建部专家委员会住房组成员张泓铭也听说了这个关于保障性住房的“著名问题”,但他认为,这个“大跃进”不仅不是坏事,还表明了中央对于民生的重视。
  张泓铭分析说,“十一五”期间,国家住房保障工程大体上完成了1600万套,到“十二五”期间,规划是3600万套,2011年开工1000万套,基本建成400多万套,今年开工700万套,要建成500万套。“从数据来说,我们是否看到了一个‘大跃进’?”张泓铭反问道。
  在张泓铭看来,第一次提出“大跃进”这个问题的人其实带着贬义,“如果对党和国家住房保障的极大重视带有贬义,我认为是不能接受的。”
  据张泓铭介绍,从1998年切断住房的实物配给开始,中国进行了住房制度的改革,随后住房市场大量发展,房价越来越高,许多民众被市场“甩”了出去,在一部分人解决了住房问题的同时,还有一部分民众的住房困难却凸显出来,在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后,一直到2007年之前,中国的住房保障落后了,数量很少,所以住房保障的任务很紧迫。2007年下半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之后,住房保障力度才加大了、进度也加快了。
  “如果说这种‘大跃进’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民生问题和老百姓居住问题的重视,我们也欢迎和支持这种‘大跃进’。”张泓铭说。
  
  千万套保障房的未来
  “大跃进”之后,关系着千万人口安居梦想的保障房能否保量更保质地完成呢?《小康》调查显示,对于实现这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48.8%的受访者表示“对数量有信心,对质量没信心”,还有35%的受访者表示“对数量和质量都没有信心”。
  为何超过八成的人对保障房如此不放心?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杨超去年跟随政协代表团到基层,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时,也遇到了很多类似的问题。在他看来,保障房的建设是一个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工程非常大,涉及的面很宽、政策性很强,涉及的资金很多、周期又非常长,所以涉及到亿万人的利益,大家非常关注。
  “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推进保障房的建设,老百姓关心的,一是建设;二是使用;三是管理。这三个内容当中还涉及到很多问题,包括顶层设计的问题。现在住房保障的方式,既有社会保障,又有货币补贴,社会保障还分为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棚户区的改造等产权保障,以及廉租房、公租房等使用保障。所以,我在今年政协的提案里建议要研究保障房的顶层设计。”杨超说,“我在提案里呼吁政府加快保障房的立法,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不要等到大批的保障房建成以后,出现问题了,我们再回过头立法,那就晚了,因为涉及到很多人。”
  
  要从体系上建设保障房
  对于各地在融资渠道、建设管理、质量监督、住房分配、退出机制等方面尚且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马保障房建设的问题,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刘克崮建议,一要从思想上统一认识,二要对中国现阶段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体系有一个总的构思。
  全国两会期间,尽管参政议政工作相当繁忙,但是刘克崮还是连夜加班制了一个小图表,他指着这张图表分析说,“首先说横坐标,需房人的分类,对应住房人房屋的分类,谁来负责供应,这种房子的权属归谁,规划和土地怎么安排,哪些是富人的房,哪些是穷人的房,哪些是混合的,户型要界定,即便中国人有100亿元,也不能占地1000亩盖房子;流通问题,怎么分配、怎么流通、怎么管理,要事前说清楚,不能把一个低价房买到手再讨论它是否应该卖、几年后应该卖,这些之前都要说清楚;还有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供应量等等。”
  “再说纵坐标,可按照五等份划分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五档。我们把低收入里的最穷者叫做民政的最低保障户,从低收入中分出5%是最低保障户,也就是低保房,其次是廉租房,再往下是平租房,这三个构成公租房;然后再分出一部分平价房,和现在的两限房相似;然后就是商品房。低保房、廉租房、平租房、平价房,这四档覆盖低收入20%、中低收入20%,也就是合计40%的房子,这部分我把它称为中国老百姓住房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把这块保起来,保所有人都能有房。往下是政府给予支持、给予安排,但是主要靠市场,就是中等收入基本市场化,税不要太高。中高收入完全市场化,税可以高一点。高收入充分市场化,征高税高费,超额资源环境享受税。喜欢大房子就多交钱,用从高收入者身上收取的钱去帮助穷人。”
  在刘克崮看来,如果按照这样的体系进行构思,每个人就都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可以住什么样的房子了,他并不完全赞同“居者有其房”的说法,因为房子“不是你的,但是你可以住”,他认为这个概念应该调整,叫“住者有其屋”、“住有所屋”。刘克崮希望,先从体系上构思,然后再把具体事情想清楚,形成制度、办法、规章,最后较成熟的时候,通过两三年的实践,能够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法》。
  
  
  
  (链接)
  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图表)
  
  保障房体系中的对象和住房分类 保障房体系中的建设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
  五类收入家庭 七类住房需求 占比(%) 七种住房 供应和管理责任 住房产权 土地和规划 户型 流通 财税 金融
  低收入家庭 无收入或微薄收入 5 低保住房 政府 政府 划拨供地、优先保证、交通方便 小户型 不可售、收入提高后退出 政府出资建、居住免税费 政策性金融
   低收入 15 廉租住房 政府 政府 划拨供地、优先保证、交通方便 小户型 不可售、收入提高后退出 建房免税费、租房有补贴 政策性金融
  中低收入家庭 中低收入下 20 平租住房 政府主导、单位和市场参与 政府或单位 平价供地、优先保证、交通方便 中小户型 不可售、收入提高后退出 建房低税费、租房有补贴 政策性商业性金融结合
   中低收入上 平价住房 政府主导、单位和市场参与 混合 平价供地、优先保证、地点交通
  方便 中小户型 限范围
  限价格 建房平税费、居住无补贴 政策性商业性金融结合
  中等收入家庭 中等收入 20 普通商品房 市场运作,政府支持 个人 招拍挂供地、优先保证、地点较方便 中等户型 自由流通 建房、居住正常税费、无补贴 商业性金融
  中高收入家庭 中高收入 20 中高档商品住房 市场运作,政府调控 个人 招拍挂供地、地点稍远 限户型上限 自由流通 建房、居住税费较高 商业性金融
  高收入家庭 高收入 20 高档商品住房 市场运作,政府调控 个人 招拍挂供地、地点远 限户型上限 自由流通 建房、居住高税费 商业性金融
  
  
  
  分层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刘克崮自己制作了一张“我国基本住房保障体系设计”示意图,在两会期间引发了巨大关注。
  
  
  
  2012年新建保障房目标数量
  单位:万套
  
  
  黑龙江 52
  陕西 43.6
  安徽 40
  河南 40
  湖南 38.77
  吉林 35.38
  湖北 33.53
  山西 33.2
  江苏 31.5
  新疆 29.5
  河北 28.6
  四川 28
  广西 24.1
  江西 23.1
  辽宁 21.9
  上海 17.08
  北京 16
  广东 14.39
  浙江 14.1
  青海 13.5
  海南 10.68
  天津 10.5
  贵州 9.93
  宁夏 8.87
  西藏 1.35

标签:保障 民心 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