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说大全 > 正文

[对外开放新战略]1984扩大对外开放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制约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对于中国实现和平掘起意义重大。
  李志群同志在参加中央党校相关研讨班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后撰文认为,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应有新重点,并建议应从重视民生、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和促进双向投资等六个方面予以转变。李志群同志尤其强调,加强中国国际投资合作,特别是推动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将在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战略意义。
  我们深信,李志群同志的上述观点对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将是有益的补充和参考。同时也希望就此和读者分享、探讨。
  为此,《中国外资》杂志特以“对外开放新战略”为题,做一期封面文章,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崛起和赶超。中国的实践表明,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生命活力的源泉,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全球竞争中不断胜出的要诀,是“中国奇迹”和 “中国模式”的核心元素,是我们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
  
  李志群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1960年10月生于北京,江苏镇江人。天津商学院、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毕业,工商管理硕士。历任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企业策划部总监、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济南分会常务副会长,2004年5月任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商务参赞,2006年4月任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2009年12月任商务部国际合作司司长。2010年4月任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新时期对外开放新认识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转轨国家而言,对外开放是对内改革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开放形成的压力成为推进改革最有效的动力。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后危机时期,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经历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格局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变化,中国的未来既获取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经过 30年的高速增长,制约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显,要求我们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未来 30年,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国内外形势变化,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切实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和平崛起。
  (一)对外开放是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看到,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承了开放的理念,先辈们将马列主义引入中国,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消化吸收马列主义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实际总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结合中国国情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实践,进一步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再一次伟大创新。因此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开放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开放过程。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可以发现,30年来 “中国奇迹”的创造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在开放中坚定前行的历程。没有对外开放,中国就不可能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实现现代经济起飞和持续高速增长;没有对外开放,中国也不可能踏上国际舞台,创造“中国模式”,展现 “中国价值”,提升中国地位。总之,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崛起和赶超。中国的实践表明,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生命活力的源泉,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全球竞争中不断胜出的要诀,是“中国奇迹”和 “中国模式”的核心元素,是我们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因此,新的历史征程中,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下的严峻挑战,我们不能满足于前30年的开放成就,止步于前30年的开放局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形成新的开放理念,制定新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空间,构建新的开放格局。唯如此,才能不负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切实保障中国的和平崛起。
  (二)对外开放是改革、发展和创新不可替代的推动力量
  30年的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改革、发展还是创新,都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推动改革、发展与创新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改革措施是被对外开放促出来甚至是被倒逼出来的,许多发展思路是在对外开放中学到的。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转轨国家而言,对外开放是对内改革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开放形成的压力成为推进改革最有效的动力。因此,我们要解决当前制约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设创新性国家,迫切需要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在开放中拓展国内外发展空间,在开放中推动转变发展方式,在开放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开放中实现科学发展。
  (三)深入扩大对外开放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战略举措
  我国对外开放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社会上普遍对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反映强烈,矛盾突出。用发展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原因实质上就是竞争不充分导致的有效供给不足、优质资源不够。因止,社会民生领域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仍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关键还是要坚持改革与开放并举,在深化医疗、教育、住房等体制改革的同时,扩大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管理、人才和竞争机制,增加优质资源的有效供给,通过开放增强竞争、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国际经验表明,作为世界上真正的大国和强国,要善于着眼于全球视野规划本国发展、着眼于全球资源推动本土增长,这样的国家必然是全方位开放因而与世界各国拥有众多利益交汇点的国家,它处于出口与进口并重、“走出去”与 “引进来”并举、获取收益与防范风险能力皆优的状态,在全方位开放中营造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开放新格局,并使得它能够获取能力主导国际秩序。引领国际规则。拉动全球增长。过去30年,我国的对外开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且以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为主,对外投资刚刚起步。未来30年,中国要实现世界大国和强国梦想,需要将开放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从“引进来”向“走出去”、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深入发展,需要探索新的开放路径,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实现全方位开放和与全球融合发展。
  (四)不断创新对外开放的理论和实践是新时期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保障
  中国和平崛起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做指导,而科学的理论来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基本理论,对于指导我们对外开放的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 30年,中国的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目标和任务也将随之变化和调整。
  我们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积极推动沿边大开放战略,进一步开放教育、医疗、环保等民生领域,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等等,所有新的领域和新的实践。都需要开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FIC
  
  新时期对外开放新重点
  
  沿海开放、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等是我们前30年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应从民生、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双向投资、多边国际合作等领域转变。
  
  沿海开放、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等是我们前30年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内要求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因此,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实现新的转变。
  (一)更加注重民生领域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并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就业促进、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对外开放,要将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作为新的开放重点。加快上述领域的开放,要着力解决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最近,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新的一轮对外开放,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和教育需求。
  (二)更加注重现代服务业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抓住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加工业,我国巴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但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不高。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42.6%,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也落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较慢的原因之一是开放程度较低,它不仅制约了服务产业的自身发展,而且影响了我国制造业领域里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未来30年,我国服务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是国民经济发展新的主要增长点。我们要充分借鉴发展制造业的成功经验,扩大现代金融、现代流通、高端研发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全力打造 “中国服务”品牌。
  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其国内生产总值(GDP)、进出口总额以及本国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占全球的份额均应超过5%。2009 年,我国前两项指标分别为世界份额的8%、8.4%,由于人民币尚未国际化,还未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因此,我国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世界经济贸易大国,更不是强国。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整体竞争力特别是跨国经营能力仍有相当的差距,因此,要将加快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和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新的开放重点。继续深化对外开放,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新要求。
  (三)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30年末,我们的对外开放主要是推动沿海大开放,因此,对外开放发展的不平衡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东、中、西部吸收外资分别占全国的86. 2%、5.9%和7.9%,对外贸易分别占91%、4.8%和4.2%。沿边地区与我国的14个重要邻国接壤,涉及9省(区),土地面积5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亿人,分别占全国的59%和21%,长期以来,沿边开放主要内容是发展边境小额贸易和旅游,因此对外开放程度低,规模小,发展滞后。
  未来30年,对外开放的重点和领域应该从沿海开放扩大到中西部和沿边地区,要将推动“沿边大开放”作为新的开放重点。通过沿边开放,更加有效地实施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战略,实现兴边富民,巩固边防,促进民族团结。要整合提升边境合作区。跨境合作区的功能,打造集边境贸易、加工制造、境外资源合作开发、生产服务、区域性国际物流采购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要充分发挥沿边地区的地缘优势,加快国际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区域、次区域互利合作,以大开放促进中西部和沿边地区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
  (四)更加注重促进双向投资
  30年来,我们通过实施国际化、市场化、多元化和以质取胜的外贸发展战略,积极有效的吸引外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发达国家的强国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世界经济贸易强国,不仅要成为贸易大国和引资大国,同时更应该成为对外投资大国。
  未来30年,要将大力实施 “走出去”战略作为新的开放重点。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走出去”和“引进来”协调发展,促进相互投资,加快培育世界级的本国跨国公司,提高对外投资的能力和水平,以推动投资带动贸易发展,实现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更加注重参与多边国际合作和规则制定
  过去30多年,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促进双边经贸关系,通过与各国建立各种联委会、混委会等双边合作机制不断消除和克服贸易和投资合作障碍,从而保证和推动了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发展。随着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旁观者”,逐步参与和影响规则制定,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多边国际合作机制作为制定国际规则的主要平台,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要将积极参与多边国际合作和规则制定作为新的开放重点。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WTO)、自贸区(FTA)、二十国集团峰会(G20)、世界气候大会(WCC)以及国际能源和粮食安全、技术标准等重要国际组织的交流和合作,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
  ( 六)更加注重建设服务型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集中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法规政策的调整和清理工作,先后调整并废止了各种政策法规文件约2300 件。但是,在对外开放领域我们仍然存在着不少行政审批事项,特别是投资管理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各级政府审批。以外商投资为例,现行外资审批管理包括前置性审批、合同章程审查、公司注册登记等三大部分。前置性审批中又包括多项内容,而且有些审核内容复杂重叠,影响了吸引外资的效率,亟需进一步规范和调整。对外投资合作方面,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主要是获得东道国(地区)的批准,符合其市场准入条件,而在国内还要通过多重审批,影响了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的充分发挥,影响了国家 "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
  我们应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将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作为新的开放重点。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以适应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需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要从注重微观事务转向关注宏观发展,重点应放在制定长远规划、调整政策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减少并消除投资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二是要调整审批管理内容,从注重审查属于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转向关注企业在自主创新、节能环保、资源集约利用等方面责任和要求。三是转变工作作风,从注重审批转向重视服务,下决心减少不必要的审批,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寓管理于服务,为境内外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发展环境。FIC
  
  新时期对外开放 为创新
  
  对外开放的本质就是不断实现新的创新,我们要从理念、理论、政策。环境和方式上不断创新,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新时期的对外开放。“走出去”与“引进来”是中国国际投资合作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强中国国际投资合作,特别是推动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将在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以中国国际投资合作为例探讨新时期各个领域创新开放之要义。
  (一)创新开放理念
  30年来,对外开放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吸引外资,全社会树立了“招商引资、加快建设”的发展理念。随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步伐日益加快,大力实施 “走出去”战略将成为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创新开放观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全社会支持“走出去”的新理念,实现中国国际投资合作的跨越式发展,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二)创新开放理论
  “引进来”与“走出去”本质相同,只是投资方向不同,都属于跨境投资范畴。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将 “走出去”与“引进来”有效结合、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我们首先要在理论上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创新 “中国国际投资合作”理论,为新时期的中国国际投资合作。实现从引资大国发展戚为对外投资大国提供理论基础。
  (三)创新开放政策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发展要求,促进中国国际投资合作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要在政策上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围绕建立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总体目标,抓紧制定支持和鼓励开展国际投资合作的政策措施。政策措施中既包括吸引外资的内容,又包括促进对外投资的内容,根据促进双向开放、保持均衡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原则,完善政策促进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
  (四)创新开放环境
  改革开放初期,为适应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需要,我们颁布了"外资三法",给予外商一些优惠政策,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对外开放事业的蓬勃发展,吸引外资取得巨大成效。随着形势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逐步取消了外资在财税等方面享受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在某些法律政策方面,外资企业还未享受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待遇。内、外资企业在法律方面分别适用 《公司法》和 “外资三法”,在产业准入方面分别适用《国家产业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应抓紧进行“四法合一”和 “产业目录合一”,即将现行的“外资三法”和《公司法》修改合并为内、外资企业统一适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将两个不同的产业指导目录合并为内、外资企业统一适用的新的产业指导目录,为境内外投资者营造充分体现国民待遇的投资环境。
  (五)创新开放方式
  积极引导内外资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加快在资本市场设立国际板。促进间接投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的中国跨国公司,在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FIC
  
  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 开创对外开放 新格局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快发展对外投资合作、加紧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更大潜力和更多空间。
  
  “走出去”开放型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十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已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对外投资发展迅速,跨国并购成为亮点。截至2010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已达300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资产总额累计超过万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约2200亿美元,年均增长30%,是“十五”时期的7倍多。以加强能源合作、建立营销网络和打造技术品牌为目的的跨国并购日益频繁,企业集群式“走出去”进行了有益尝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民营及地方企业异军突起,投资热情不断高涨。
  二是对外承包工程水平提升,大型项目不断增多。“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约2850亿美元,年均增长28%,是“十五”时期的4倍,2010年1-11月又同比增长14.6%。对外承包工程结构和领域不断优化,石化、交通、电力和电子通讯等领域项目合同额占同期合同总额的六成以上,带动出口和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外承包工程逐步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投融资为先导的特许经营方式(BOT)有所尝试。企业实力不断增长,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企业已超过2600家,2010年完成海外工程营业总额占美国《工程新闻记录》国际承包工程商225强海外营业总额的13.2%,首次跃居全球首位。
  三是对外劳务合作稳步发展,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派出劳务近200万人,2010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约84万人,比“十五”期末增加27.5万人。外派劳务市场经营秩序不断好转,境外劳务纠纷增加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案件数量及涉及人数均呈下降趋势。
  四是社会经济效应日益凸显。实践充分证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确保我国能源资源供应、拓展海外市场、转移国内成熟产能、拉动出口增长、解决就业压力。2009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20亿美元,其中利润达298亿美元。境内投资者通过境外企业实现进出口1636亿美元。2009年末,境外企业中方就业人数达53万人。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对外承包工程带动出口约10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为大型成套机电产品。每年在外劳务人员汇回外汇收入超过40亿美元,每年有400多万人的家庭生活得到改善。同时,我国企业也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竞争力逐步增强。2010年有43家中国内地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一批跨国公司已初具规模。
  五是推动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格局。2009年,境外中资企业实现境外纳税10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85万个就业岗位。我国企业通过在东道国的投资合作,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培养了大批当地急需的技术人才。众多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了大量惠及民生的优质工程,为改善当地交通及基础设施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绝大部分中资企业在东道国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义务修桥修路,热心从事医疗、教育等公益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由衷赞誉。
  “走出去”仍处起步阶段
  今后一段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总体来看,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快发展对外投资合作、加紧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更大潜力和更多空间。
  从内部因素看,“走出去”深入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必然。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提升“走出去”规模和水平,这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第二,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对外投资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大,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日趋成熟。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外汇储备2.6万亿美元,工业体系、产业结构、资金技术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民营企业、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日益活跃,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都会推动“走出去”进入迅速增长时期。第三,“走出去”工作得到国务院各部门及地方政府的更多重视,“走出去”观念得到更多认同。政府相关促进政策的积极效应不断显现,有关法律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
  从外部因素看,“走出去”深入发展的机遇不断增多。第一,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预测,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和贸易量将实现稳步增长,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上升趋势,跨国并购逐渐活跃并恢复增长。第二,世界各国为应对危机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计划,一些国家对外国投资限制有所放宽,部分欧美及新兴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绿色环保产业等领域与我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使我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技术、人才、品牌、营销网络及有形资产的机会增加。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走出去”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诸多问题。
  第一,与“引进来”取得的成就相比,“走出去”工作仍有待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尚须完善,中介组织亟待培育,企业人才瓶颈仍需解决,行业协会服务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经营主体实力需进一步增强,企业品牌需加快建设,企业经营行为有待规范。
  第二,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超过预期,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部分西方国家政府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对我国正常投资并购设置人为障碍。少数西方媒体恶意炒作,抱着冷战思维不放,把企业活动政治化。此外,中外利益冲突时有发生,境外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在国外一些地方,中资企业和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第三,国际相关行业竞争不断加剧,部分新兴国家扩大对外投资规模,与我海外资源竞争日趋激烈。
  促进“走出去”的战略
  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进一步促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一是更加注重制度设计。进一步完善“走出去”法律框架,推动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对外投资便利化,深化对外劳务合作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出台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政策措施的有关意见,加大政府在财税、金融、外汇、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二是不断加强宏观指导。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和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定期发布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国别产业导向目录等指导性政策文件,引导企业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新兴行业发展战略“走出去”,重点鼓励并引导交通及基础设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对外投资合作。
  三是努力完善政府服务。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强政策咨询服务。积极参与国际投资合作规则制定,加强政府间沟通与合作。继续更新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为企业搭建各类投资合作平台。加大培训和教育力度,增强企业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内部协调自律。加强境外企业资产和人员安全保障工作,完善安全预警与应急预案。加强“走出去”正面宣传和舆情引导,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
  四是继续强化社会责任。目前,绝大多数对外投资合作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和企业树立了形象,赢得了声誉,推动实现了中外双方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为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各类成本,拓展了企业自身的市场空间,顺利实现了企业跨文化交流融合。但客观地看,仍有少数对外投资合作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出现了一些不良后果,影响了“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解决此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引导,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将企业海外社会责任绩效纳入对外投资管理体系。行业组织要加强监督自律,建立企业海外社会责任监控体系,加大对企业的教育培训。企业自身要提高重视、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相信在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努力下,我们将共同开创对外投资合作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的一年里,我忠心地希望广大“走出去”企业能够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取得更大的成绩。FIC
  本文节选自俞建华同志在“第四届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形势展望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本刊有删减。

标签:对外开放 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