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四年级作文 > 正文

【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设疑激趣】设疑激趣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激发主体意识的前提,是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挖掘教材自身的内在乐趣;要善于启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指导他们质疑问难,使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历史教材内容,设计新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为了引发学生专注于知识探求和问题求索的欲望和行为,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探究,可充分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讲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时,让学生看电影《辛亥风云》、《阿Q正传》、《药》等片段,学生看了之后,情绪高昂,有的学生产生疑问,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有哪些影响?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时,通过课件展示它壮观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学生不禁要问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又如讲“五四运动”时,重现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的场面: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此时学生的思维在激荡冲撞、灵感迸发犹如开闸的流水汩汩滔滔,激溅出奇异迷人的浪花。 ?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要促使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到思维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国民革命运动”时,向学生提出“中共与国民党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政党,为什么能合作?”这些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悬念,进而产生疑问:“如果没有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能否长期合作?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介入热点,激发兴趣?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社会上许多热点问题都有其历史渊源,世界史如此,中国史亦如此。因此适时地捕捉社会热点,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台湾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陈水扁之流组织今年3月20日的“公投”活动,蓄意制造分裂,搞“台独”。可谓“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同学们表现出对台独势力的极大愤怒和严正抗议。同时同学们问题连连,典型的有以下几个:台湾问题的由来?台独势力是怎么回事?陈水扁为何一意孤行?最终会实现两岸统一吗?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台湾问题。 ?
  四、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营造和谐融洽、民主公平的学习氛围,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载体。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形成情感丰富高尚,人格健康和谐,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锐意创新的素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益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五、灵活运用课程资源?
  人教版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专题单元编写体例,每学时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单元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术语多的单元,往往出现教师很难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情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灵活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
  六、发展学生的多种智力?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资源――基础知识,课文中的图表、多媒体教学平台及与基础知识相联的课外知识等,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目的分层次地发展多种智力。既要发展学生的显性智力,又要发展学生的隐性智力(即学生的某一薄弱环节)。让逻辑性能力较强的学生归纳课文中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分析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有语言天赋的学生朗读课文或表述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让空间智能因素发展较好的学生提取图表信息;让有人际智能倾向的学生组织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的一些活动,让音乐智能较高的学生唱歌或者演奏乐曲或解释其中的核心意义。让电脑爱好者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补充资料,拓展学生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师还要创设有利于学生逐渐克服自身弱点的环境和机会。如让那些胆小的同学,有更多的发言机会,让那些不爱朗读的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朗读课文,并加以鼓励。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面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
  七、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学生学习的方式,积极倡导参与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内驱力,要引导学生善于把知识转化成智力和能力。例如,在学习某一知识目标时,教师可围绕教材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弄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构建知识网络等。涉及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时,要告诉学生要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注意坚持以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作为衡量标准。对社会热点问题或者是与人民生活息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辩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保证为学生搭建展示探究成果的平台,使学生通过成果展示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总之,新课程教学改革在逐步地推广,新的内容,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将在探索中不断地完善、发展,我们期待新课改能切实减轻学生,老师的负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标签:初中历史 教学中 设疑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