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事的作文 > 正文

培养体验教育,引领学生成长 如何培养团队并引领其成长课后测试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体验教育是我们进行道德建设、培养少年儿童良好道德心灵的手段。没有体验的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种道德需求,不可能建立一种道德信念,也不可能树立一种道德价值目标。我们要重视开发体验教育的潜能,充分发挥体验教育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注重体验教育与道德情感培养的有机结合。
  
  一、在体验中感知人与人的关系
  
  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和残疾人擦肩而过。因为习惯了这样的场面,我们甚至忽略了对这些弱势群体投去关注的一瞥;甚至一些顽皮的孩子对残疾人不协调的举动进行模仿时,我们也只是一笑了之。其实孩子并没有恶意,只是觉得好玩,但这对原本敏感的心灵的刺痛,是我们正常人难以体会的。只有当我们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切身体会到他们面临的难题,并由衷地关心他们。我校举行“为聋哑儿童献爱心”活动,孩子们起先只是应付了事,虽捐了款,却并无多少感情在其中。于是我们让孩子们堵上耳朵、蒙上眼睛,当一天聋儿和盲儿,并用手势进行交流、讨论后,孩子们感触很多。他们说: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关爱别人,亲身的体验更让我们刻骨铭心。他们还利用节假日主动去为残疾人做实事,在活动中他们真正地长大了。
  
  二、在体验中感知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是社会的一员。我们的少年儿童也是社会的小公民。公民的素质影响甚至决定了社会的发展。那如何提高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呢?我们通过责任教育,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逐步使孩子们形成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近年来,我们分别对低、中、高年级学生提出了“对自己负责,自立自强做好孩子”、“对他人负责,奉献爱心做好学生”、“对社会负责,放飞理想做好公民”的培养目标,并相应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教育并不是生硬的说教,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更不能如此。如在教学思想品德课《热爱班集体》前,老师特意用一把扫帚横在教室前。上课铃一响,学生们纷纷跑进教室,却没人把扫帚拿起来。这时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问大家:“你们爱不爱这个班集体?”“爱!”“那么班集体的事该不该管?”“该!”“那一把扫帚为什么大家就看不见了呢?”同学们立刻明白了。课后,学生们用实际行动真正负起了责任,他们把班级管理的责任分解到每个人头上,大到班级管理、纪律约束,小到黑板谁擦,各负其责。
  同时我们有意识地把教育的空间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让孩子们提前到社会岗位“报到”。如让他们当一天“父母”、“老师”、“农民”、“工人”等等,让他们感受他人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完成工作后的收获,形成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
  
  三、在体验中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密不可分。人类要永葆生机,就要把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引导儿童通过丰富的活动和真切的感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如在“珍惜水电”活动中,让学生真切地去感受一下离开水电的生活,让他们从小养成珍惜资源的好习惯。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通过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单、出专题黑板报、争做清洁小卫士等活动,丰富学生们的环保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还使他们真正体验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因此对青少年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充分地体验学习、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从中塑造出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四、在体验中感知人与自我的关系
  
  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也是品德教育的一个方面。在少年儿童道德教育中,我们不能把儿童看成是等待填充的“道德之洞”,而要真正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坚持少年儿童的自我教育。如编写提示语来提醒别人、约束自己;做事有计划,开展一些自学、自理、自护的体验活动。在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分析,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只有让学生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才会有持久性和自律的特点。
  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只有让孩子经历过认知过程、情感交流过程、行动实践过程,才能养成健康的个性,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标签:引领 培养 成长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