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作手法 > 正文

三国演义写作手法

时间:2017-05-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四大名著的写作特点

四大名著的写作特点

《西游记》简介

《西游记》乃据民间流传有关唐玄奘往天竺取经的轶事及戏曲加以整理和创作写成。全书分为三部份:

第一部份写孙悟空的历史(第一回至第七回)

第二(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三国演义写作手法)部份写唐僧取经的缘起(第八回至第十二回)

第三部份写唐僧等人取经的过程,也就是八十一难的过程(第十三回至九十九回)

有学者指出《西游记》是以人间为蓝图去描写天宫的,让读者借降妖伏魔的孙悟空反应现实社会中的混乱。

有学者指出《西游记》是以人间为蓝图去描写天宫的,让读者借降妖伏魔的孙悟空反应现实社会中的混乱。

吴承恩发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留神写成的《西游记》,想像力丰富,人物构思特别,画人与妖为一体,其中孙悟空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他勇敢机智之余,又喜欢与师弟斗气,充满人性,加上其他人物情节的生动描述,令《西游记》不但成为中国艺术史上完整的神话小说,其中离奇变幻的神怪情节班次备受外国读者欢迎。 《水浒传》鉴赏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根据宋金元时期宋江起义的故事加工编成话本,200 多年后,施耐庵写根据话本、民间故事、戏曲写出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在我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水浒传》以艺术笔触描写了北宋末年山东地区以宋江为代表的农民起义队伍形成、发展乃至失败的整个过程。小说从高俅发迹迫害王进入笔,紧扣“官逼民反”之题意,先后描写了鲁智深、林冲、晁盖、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逼上梁山的经历。从林冲火并王伦到白龙庙英雄小聚义,梁山队伍基本形成;曾头市晁盖不幸身亡,宋江接替首领之位,继续招揽英雄抵御官军,于梁山泊会齐英雄,排定座次。这是七十回本的基本内容。百回本继“排座次”后描写梁山英雄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声威惊振朝野。而后接受朝廷招安,北征辽寇,大获全胜。但在镇压方腊起义中,梁山英雄大半阵亡。百二十回本还在中间插入“征田虎、王庆”的故事,结局与百回本相同: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终于失败。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罗贯中(1330一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据说,他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还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尊刘反曹的主要倾向在罗

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 。

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全书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作,后40回据说由高鹗续写。

曹雪芹1715?一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居士。清代伟大小说家。祖籍一说是河北丰润,一说是辽宁辽阳。清人入关后,入正白旗内务府籍。从他曾祖至他父亲,其家世袭江宁织造。幼年时家势贵盛,气派显赫。后来其父因事获罪,产业被抄没,家道衰落。曹氏全家从南方北迁,中年后住在北京西北郊,家境清贫,过着“举家食粥”的日子。曹雪芹多才多艺,能诗善画,嗜酒健谈,性格傲岸。《红楼梦》写到80回时,因贫病交迫,加之爱子夭折,含恨而逝,使《红楼梦》成为未完稿的著作。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牵涉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生动的人物形象。宝玉始终站在封建主义精神道德之外,他视仕途为禄蠹,以应酬文字为沽名钓誉之工具,视读圣贤为畏途,既具有浓厚的贵公子的纨裤习气,又具有反封建的叛逆性。他尊重女性,尊重个性,追寻自由,是一位贵族家庭乃至封建制度的叛逆典型;黛玉是一位冰清玉洁、孤高自许、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她视爱情如同她的生命,但她的爱情却因不容于贵族家庭而被摧毁;宝钗是一位遵奉妇道、恪守妇规的封建淑女,她同样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红楼梦》突破了传统的取材和构思方式,将社会高度浓缩于家庭范围内作整体展现,贾府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红楼梦》写人的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描写的人物皆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具有多重性格,打破了以往小说写人类型化的特征,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有: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以精

雕细刻的工夫,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注意人物的个性化,心理描写具体而简洁;把人物放在特定的艺术气氛里,烘托人物的内心情绪。 《红楼梦》吸取了中国古典文学语言的营养,又提炼了大众语言,熔铸成准确、精炼、纯净、传神、典雅的语言。

《红楼梦》的情节安排脉胳分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结构既筋络相联,纵横交错,又主次分明,有条不紊,一如生活本身,不露人工斧凿之痕。

《红楼梦》表面看来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但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红楼梦》问世后,以其深进的思想意蕴与精湛的艺术魅力,震撼着一代代读者的心灵,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巨大的影响,在学术研究领域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红学”。在经历了二百多年风风雨雨之后,“红学”不唯没有衰微,反而更为兴盛,这足以说明《红楼梦》所具备的艺术价值。

《红楼梦》的版本有两个系统,一是仅流传八十回的脂评抄本系统;一是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的一百二十回印本系统。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120回校订注释本,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新读本

篇二:浅析《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浅析《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内容摘要: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全书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揭示了三国时期复杂尖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罗贯中以恢宏高亢的笔调阐述了战争残酷,以更加尖锐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描绘出谋略的高深莫测。

关键词: 军事思想 深谋远虑 战争描写

古代战役典范作品《三国演义》,通过丰富的语言描写了大大小小近百次战争。精彩动人的描写是对战前准备:战争双方战略战术的确定,排兵布阵达到未雨绸缪,调兵遣将做到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刺探虚实做到乔装打扮,相互利用对方的弱点,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罗贯中 善于描写战争,为封建社会的战争提供了价值不菲的研究材料,《三国演义》充分显现了罗贯中著书立说重要意义。同时,这部古典名著在描写战争的同时,更具文学风采。

《三国演义》成功的塑造了战争的艺术,生龙活虎地刻画出众多人物的思想。惯于刻画战争的罗贯中,不愧是一位军事才能卓著的人物,别具一格地写出每一场战争的不同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具体描写不同条件下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了作战的主观能动性,写作过程中做到避实就虚,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作者罗贯中每次战争的写法总是因时而异,塑造战争的同时,兼顾其它活动,使其成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让整场战争变得紧张激烈、惊心动魄,表现得一张一弛疾缓相间。赤壁鏖战前,作者罗贯中运用大量的笔墨成功地刻画了联吴抗曹、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矛盾、蒋干刺探军情,孙、刘联军诱敌深入巧施连环计等等,在众多人物的塑造过程中,作者把人物塑造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运用生动言行,表现每个人物思想性格。奸诈狡猾的曹操,其言行举动暗藏着诡计阴谋,挟天子而令诸侯,又名正言顺;心直口快带有莽撞的张飞,粗中有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未卜先知,作战总是得心应手,镇定自若; “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不为钱财爵位美女所动,忠心事主;单骑救幼主的赵云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保存实力心胸豁达的司马懿,为晋朝的建立夯实了坚定的基础。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虽说这些已经成为历史佳话,然而,人们的眼前闪现着的依然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作者罗贯中擅长描写战争,总是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写出战争的不同场面。描写战争时,作者做到了不同战略战术的描写,文学创作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成功地刻画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场面,显现出文学创作的特色。

现在具体地对《三国演义》中的描写作如下分析。

一、《三国演义》于战争描写中体现了谋略的综合应用

作者在描写战争的同时体现了谋略的综合应用。和平出艺人,战争出英雄,三国时期带兵打仗者个个运筹帷幄,精通兵法,可以说管仲乐毅笔笔皆是,他们指挥的战役中,兵法理论与军事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在长达八十年的三国时期,大小一百多次战役中,心战、偷袭、设疑,离间、火攻、空城计、美人计、苫肉计等各种军事奇计纷纭而至,指挥作战的众多英才才能得以发挥。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与彝陵之战,军事谋略和战术用法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周瑜、诸葛亮等人正确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通过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充分发挥发挥自

己的优势,运用火力攻等战术打败了智慧高超的曹操,以弱胜强。纵观曹操,自恃兵强马壮,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傲慢轻敌,决策指挥一错再错,丧失了作战的优势,最终遭致惨败。

连环计:据历史记载,公元191年,东汉大臣王允联合董卓的心腹部将吕布,诛灭了独揽朝政的董卓。而作者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加以杜撰,虚拟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演变成后来「连环计」的故事。

挑拨离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八回写道,貂蝉原是王允的侍婢,王允把她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先将她许配吕布,后将她赠与董卓,目的是让貂蝉完成自己的使命,挑拨吕布与董卓反目为仇, 刺杀董卓,结果事成。这就是连环计的妙用。

巾帼英雄貂蝉:貂蝉能歌善舞,重义气而又有主见,沉着冷静,手腕灵活,将两个位高权重、武艺超群的男子玩弄于股掌之上,巾帼英雄压倒须眉。

奇袭乌巢:公元200年8月,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企图消灭曹操。得不到重用谋士许攸转投曹操,为曹操献计火烧乌巢,断去袁绍的粮道。曹操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活捉乌巢酒徒淳于琼,火烧乌巢,导致袁军大败。

以弱胜强:官渡之战,袁军的兵力和供给均占优势,曹军虽然兵微将寡,但是能够坚守阵地以逸待劳,迅猛出击敌人的弱点乌巢。袁绍在战争上循规蹈矩一成不变,忽视了乌巢安全和重要性,结果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溃不成军。号称中原霸主的袁绍,被曹操抓住弱点,当头一击,日渐衰落。真是成者王侯败者贼啊,曹操却声威大振,奠定了统一中原的基础。

草船借箭:据史记记载,公元213年,孙权乘船在长江上察看敌情,船的一侧被曹操军队放箭射中。孙权下令掉转船头,使另一侧也被射中,以便船身保持平衡。这就是后代「草船借箭」故事的来源。

《三国演义》的借箭故事:作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写道,赤壁大战之前,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设计排除异己,故吩咐诸葛亮完成十万枝箭的任务,暗中吩咐工匠拖延时间,导致诸葛亮不能按期完成任务,成为周瑜杀诸葛亮的借口。诸葛亮懂天文识地理,推算出三日后江上大雾漫天,第三日带领二十条船驶往长江北岸,上面装有布幔柴草等物。曹操见大雾弥漫,下令赶快射箭。这些箭纷纷落到诸葛亮的船上,共计十万余枝。周瑜收到箭后大感惊奇。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使东吴得到十万枝箭,又挫败了周瑜消灭异己的阴谋,可谓一举两得。

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黄盖是东吴的大将,他在赤壁之战中建议实行火攻,并且写信给曹操,假称愿意投降。至于曹操为什么会受他的骗,史书上缺乏记载。

小说中的苦肉计:作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多次刻画曹操的狡猾奸诈,具有军事才能,不会轻信他人上当受骗,在人们眼里曹操足智多谋。为了刻画史书中记载的苦肉计合情合理,在第四十六回写道,黄盖事先与周瑜计议妥当,然后公开顶撞周瑜,被打五十军棍。阚泽代表黄盖到曹操营寨献诈降书,恰巧曹操从另一途径得到了黄盖受刑的消息,于是中了圈套。小说的写法,构思精巧细密,使曹操受骗的过程显得合情合理。

苦肉计的优点:苦肉计就是违背常理的自我伤害,让对方认为发生内讧,增强对方的信任感,它与反间计相辅相成。恰巧曹操派间谍到江东卧底,消息就不胫而走,苦肉计的优点得以发挥。

水淹七军: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附近,正值秋雨连绵,关羽仔细考察樊城以北的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曹军将领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善用天时地利:从水淹七军这个故事来看,将才必须善用天时地利。关羽熟读《春秋》,懂得带兵打仗的韬略,能够充分利用天时地利,打败了毫无防范于禁,大获全胜。

火烧连营:公元219年,关羽被吴军偷袭,麦城兵败被杀。在公元221年,刘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初战连连告捷,江东心惶惶。危难之间,孙权大胆起用年仅三十九岁的陆逊为大都督,指挥作战。陆逊不顾许多人的反对,避实就虚以逸待劳决定坚守营垒,最后火烧连营,打败刘备。

以弱胜强:刘备与陆逊相持半年之久,斗志殆尽,加上天气炎热,就把营寨扎树木繁茂之处,躲避酷暑。以逸待劳的陆逊终于等来了时机,夜间潜入蜀汉营寨,顺风放火,火烧蜀汉军队四十余营,这是古代历史上一个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司马懿诈骗曹爽: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死后,大将军曹爽权倾朝野,他仍然不放心政敌司马懿,派人到司马懿家拜访,探听虚实。司马懿为了躲避曹爽假装老态龙钟,耳聋眼花,喝汤顺嘴角流入衣襟,讲话口齿不清。曹爽信以为真,认为司马懿不久于人世放松了警惕。

发动政变:公元249年年初,曹爽随同小皇帝曹芳祭祖扫墓。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丧失权柄,被司马懿所杀。由此可见,司马懿善于韬光养晦,以退为进,制造假象迷惑政敌。时机一到,抓住时机迅雷不及掩耳将政敌置于死地。虽然说手段凶狠残暴,但是功效卓著。

二、《三国演义》中相同谋略不同运用。

作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具有艺术性。以少胜多的三大战争“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彝陵之战”,都是用火攻的战略战术,写起来丝毫没有重复现象。官渡之战中火烧乌巢,赤壁之战中火烧战船,彝陵之战中火烧连营。罗贯中对战争的描写,或以逸待劳,或出奇致胜,或静待其变,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耳目一新。

著名的《赤壁之战》,奸雄曹操帅数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声势浩大,所向披靡,情急之下孙刘联军共同抗曹。天堑长江阻住曹操进兵,两军隔江对峙,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诸葛亮南屏山借东风,巧用火攻,火烧连船,大败曹军。曹操走华容道遇关羽义释之,才得以重返中原。

兵力悬殊的《官渡之战》,战争一开始,袁绍的兵多将广人才济济优于曹军。但是曹操足智多谋善于使用战略战术,充分利用袁军决策错误、军心涣散的弱点,采纳许攸的建议,集中优势兵力袭击袁军屯粮之处乌巢,火烧粮草辎重,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再次采纳谋士郭嘉生前的策略,各个击破,消灭了号称中原盟主的袁绍。

吴蜀彝陵之战以前,蜀军势如破连连获胜,吴军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年轻的将领陆逊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等待时机。酷暑到来,刘备军队为躲避酷暑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扎营四十余座,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第八十四回),吴军战略反攻的时机到来,陆逊带兵夜间火烧连营八百里,结果刘备全军殆尽。

三、《三国演义》战争描写中刻画了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罗贯中成功地塑造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作者在人物刻画上,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主要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有血有肉。曹操、关羽、诸葛亮,之所以被称之为“三绝”,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个性鲜明突出的。通过战争的描写与策划,才智相当的人物之间的交锋显示出人物的鲜明个性,是《三国演义》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

武艺超群忠义的关羽,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关羽形象的首要特点就是他的武勇神威,世称"万人敌"是也。关羽的武艺高强、威勇盖世是无庸置喙的,从他的出场开始,作者对这一点的着力描写就没有停止过。请看关羽首次独出大显身手、"温酒斩华雄"这一段——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第5回 )何其震撼!何其神勇!作者并没有描写关羽如何奋勇厮杀,但通过这种气氛的渲染、背景的烘托却足以使关羽勇冠三军的英武神威跃然纸上,收到了传神的效果。

《三国演义》大约有十八回是着重写关羽的,反映了他出生入死,纵横倥偬的戎马生涯。但大部分回目,并没有直接描写惊险曲折的战斗行动,而是运用"神似"的手笔,以精炼的笔墨,渲染人物的精神威力。这一特点在"斩颜良诛文丑"、"单刀赴会"、"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章节中都得到了不同的程度、不同角度的体现。

其次,作者把"义"的品质倾注于关羽的一生,赋予了这一英雄形象以独特的鲜明个性。

关羽之超越众将、妇孺皆知,独具深远影响者,莫过于"义"了。作者苦心孤诣地描写了他的义重如山,舍生取义的重义品质,把他塑造成"义"的化身。在"屯土山约三事"这一情节中,作者便突出地表现了关羽在生死危难中义无返顾、视死如归的品质。当时,徐州失陷,兄弟离散,关羽被围困于土山,迫于无奈,他向曹操提出"三约"并要曹操答应之后才肯就降。"三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还有一约是"降汉不降曹",表现了他的忠中有义,义中有忠。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为了收服他,费尽心机,赠送金银美女、封侯赐爵,都丝毫无法令他动心。当关羽得知刘备的消息后,便毅然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直寻刘备而去,表现得何等光明磊落!而这正是关羽,在他身上绝无丝毫的奴颜与媚骨,财色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不管在任何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不改变他的初衷。“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先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为他的忠义作了最好的注解。

此外,作者又通过"义释曹操"、"义释黄忠"等情节表现了关羽另类的"义",这是深化关羽重义品质的重要笔墨,反映了关羽性格的复杂性,使关羽这一"义的化身"更趋丰满。

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被称为奸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儿子谋朝篡位。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

的瓮中之鳖。显现出曹操的大度,也是嫉贤妒能的周瑜所不能及的。周瑜眼中的诸葛亮是孙吴一统天下的大敌,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他才能高枕无忧,东吴才能天下太平。后来周瑜又发现刘备不同寻常,便巧施美人计,杀之而后快。这真是目光短浅的一只燕雀,哪能和志向远大的鸿鹄相提并论,非英雄也。奸雄曹操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怀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令人钦佩。

四、《三国演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

《三国演义》时期的割据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再现当时“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的悲惨图景。历史上出现了野蛮的大倒退,董卓迁都长安而焚洛阳,就是非常典型的一次。“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这把火比起秦末那位项羽在阿房宫放一把火,烧了三个月也不灭的气势,可能略差一点点,但其残暴程度,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董卓杀富豪,徙贫民,富者或死于非罪,贫者庾毙于徙途,即或幸免于难,也难逃蹂躏践踏的虎狼之军。于是,洛阳一片焦土,赤县千里,夷为平地,数屡不覆。哪怕是局部的短期倒退,也是一场灾难。(《三国演义》:第6回 )

又《 三国演义 〉 第四回写道:董卓“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又如第十回写曹操为报父仇,悉起大军,洗荡徐州,“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还有 《三国演义 》第74回中写道:“于禁所领七军,皆死于水中。其会水者料无去路,亦皆投降。”及第九十回“火烧藤甲军”:“忽见前面大小车辆,装载干柴,尽皆火起。兀突骨忙教退兵,只闻后军发喊,报说谷口已被干柴垒断,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兀突骨见无草木,心尚不慌,令寻路而走。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这些描写集中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一面,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反战思想。

此外,《三国演义》在把人物放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来描写,采用对比方式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等方面,都有成功的艺术经验。但是,应该指出,《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书中通过尊刘(备)抑曹(操)等描写,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这主要是由于作者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造成的。作者所描写的那些人物生来就非常了不起,看不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同当时社会环境及人物切身遭遇的内的联系,一出场就定型化,而且在人物活动中还包含着不少迷信成分。并对黄巾农民起义有所诋毁。《三国演义》的思想糟粕,给它的艺术带来了一定的损害成分。

参考文献:

1、《三国演义》???????????????????罗贯中 著

2、《兵家权谋》???????????????????李炳彦 著

3、《三国演义》 ——古老大地上的英雄史诗????中国人教出版社

4、《〈孙子兵法〉辩证思维研究 /王向清著著》???岳麓书社,2002.

5、《用兵的艺术——军事智谋通鉴 /林岩夫等编著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6、《三十六计 /王冲 沙雪良著》.???沈阳出版社,2000年11月

篇三:论《三国演义》中的虚实结合

论《三国演义》中的虚实结合

摘要:“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此即虚实,虚实结合是中国历史上各种文学样式都会选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其虚无缥缈有带又真切感的直观感受让各类文学作品熠熠生辉。本文我们将就《三国演义》的总体结构、内容、艺术手法展开讨论,看看《三国演义》中有何虚实。

关键字:结构 内容 艺术手法

在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中,《三国演义》以其“世代累积”的优势,反映并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它折射上层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它沉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这是《三国演义》的“性质”。也就是这种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三国演义》是一部虚实结合的文学作品,下面,我们就从该小说的总体结构、内容和艺术手法出发,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虚实观。

一.《三国演义》总体结构上体现的虚实

罗贯中版《三国演义》主要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与裴松之的注,他对这个古代故事情节的发展在于他在还原史书中重要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的同时,采用了民间经典片段,引入了民间情感倾向,添加了自己的历史想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确实如前代学者所说,贯彻着“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原则。以上是《三国演义》虚实结合的总体结构的一个方面,即整体框架。 《三国演义》虚实结合的总体结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即核心主题。《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皆以历史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描述三国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历史,但要论这两部作品的差异,最重要的就是感情取向了,这决定了罗贯中《三国演义》核心主题的虚实特性。按《三国志》,陈寿以曹魏为正统,但是到了罗贯中,他以自己的标准做出了判断和抉择。书中,罗贯中对刘备、孙权、曹操的雄才大略都予以了肯定,但是到了道德标准,我们可以看到罗贯中明显地偏向了刘备,在我看来,这就是学者们所说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了。这一点我们看出,罗贯中并没有延续前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将民众的思想倾向寄予作品,迎合民众的小说品味,这就是《三国演义》在核心主题上的虚实结合。

二.《三国演义》内容上体现的虚实

《三国演义》的内容情节跌宕,使读者感觉口人心弦,但是将其与《三国志》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三国演义》实际就是对《三国志》的拓展,加之生动描写,加之历史想象,加之烘托反衬。下面,我根据两者对比,将《三国演义》内容上体现的虚实分为三类:

(一)人物虚构

人物虚构在《三国演义》内容虚构中占较小的比例,因为《三国演义》虽然添加了罗贯中的个人联想,但是主要还是基于历史史实的,其人物虚构多是过分渲染。下面我用两个例子来体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人物虚构,这两个例子的主人公就是我们感官上“天生的宿敌”,诸葛亮和周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神化的人物。诸葛亮出场较晚,他的亮相给人以“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感,但是罗贯中前后文衔接非常好,前文就有铺垫,诸葛亮即是徐庶口中的卧龙先生,这样的描写手法让诸葛亮的出现不仅不突兀,更有惊喜的感觉。就如前所说,诸葛亮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是一个神化的形象,他通天文,晓地理,明阴阳,精阵法,算风云,擅火攻水淹、陆战水战车战马战,最重要的一点,他人格上没有明显缺点,对刘备是鞠躬尽瘁。这样的人物,在现实当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完美之人,但历史上真有这样一号人物吗?不尽然。历史上,包括《三国志》中确有诸葛亮这样一个人物,他确实是刘备身边一个得力的助手,但他却不是一个神人,就如《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这一章的描写,书说周瑜和诸葛亮同时在自己的手心写下一“火”字,再有了火烧曹船的计谋,但实际上,《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的:“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由这一实例,我们可以看出罗贯中在对诸葛亮的描写上是说了假话了。

“既生瑜何生亮”,发出这句感慨的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另一个人物,周瑜。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对其的描写明显是不公平的,罗贯中笔下,周瑜心胸狭隘,屡战屡败,但事实上,陈寿为他写的传中,对他的评价是不低的,他一生战果辉煌,为人豁达。仍就上述“火烧赤壁”的环节说,《三国志》写黄盖想出了火烧曹船的计谋并具体地执行了它,而周瑜则是“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最终逼得曹操出逃。这整个的事件完全没有诸葛亮的参与,所以用诸葛亮来反衬周瑜的“恶”是罗贯中人物虚构的一个方面。

(二)情节虚构

情节虚构在《三国演义》内容虚构中占较大的比例,而且这种虚构都较为明显。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表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情节虚构。

首先,“温酒斩华雄”片段。三国志中仅用了24个字来表现了“斩华雄”这一片段,即“坚复相收兵,合战於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从这些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斩华雄的并非关羽,而是孙坚。而《三国演义》中呢?用1640个字描述了此段情景,以“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作结,完全凸显了关羽的英勇形象,符合了关羽在民众眼中的“仁义”形象。

再是,“三顾茅庐”片段。《三国志》中这样描写:“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相对比,《三国演义》用了整整一个半篇幅来描写了这一片段,其中

还描写了他们在见诸葛亮过程中见到的一些人和事,过程可以说是相当“坎坷”,但我们也不得不说,经过艺术加工的“三顾茅庐”更为生动,因此民间也对这一情节加以渲染,使其成为坊间的一段佳话。

三.《三国演义》艺术手法上体现的虚实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大著作,其中艺术手法多样,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其中体现虚实观的一些艺术手法:

(一)有目的性的将人物形象进行移植,凸显人物独特个性。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地方作者对历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篡改”。就如上所说的“斩华雄”,完成这一伟绩的是孙坚,而不是关羽,作者在此做这样的处理不过是要凸显关羽的英勇无敌;再如“火烧曹船”,这以计谋明明是黄盖智慧的结晶,作者却将这“智慧”的荣耀赋予诸葛亮,为的就是凸显诸葛亮“神人”的形象;另外,“鞭打督邮”,这桩事明明是刘备做下,但作者却将这罪责推到张飞身上,这一方面是凸显张飞火爆的脾气,为他的最终的命运埋下伏笔,另一方面是要彰显刘备的仁义宽厚,这样才能有“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

(二)采用传说,用民间文化渲染历史史实。陈寿《三国志》之后,经过民间社会的“艺术加工”,三国故事相较过去已有大不同,罗贯中《三国演义》所做就是将民间的情绪或者说是情感倾向赋予作品,迎合大众口味。就如刘备三顾茅庐。其实这本不是一个大事件,不过是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一个典故,但是作者却用民间的一些口头文化对这个故事进行渲染,是的“三顾茅庐”成为世界史上的一段佳话。

(三)运用大量联想,丰富生动了故事情节。《三国演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本“军书”,上面有各种作战谋略,但事实上,这些谋略本身并不存在,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一些较为合理的联想。就如“空城计”,这在之前的史书中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作者经过合理联想,插入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环节,既分别凸显了司马懿和诸葛亮多疑和机智的特点,又生动了小说,使文字扣人心弦。

以上,即是我对于《三国演义》中虚实结合的情况的一些分析。小说中还存在着不少虚实结合的片段,这些片段不仅是罗贯中先生的智慧,更是广大中国人民的智慧。中国人民的口口相传,早就了今天影响如此深远的《三国演义》。我相信,如此杰作,定会继续传承,散发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李剑国,陈洪.中国小说通史明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2.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7.5

3. 庞相彬.三国妙计.沈阳出版社.2005.6

标签:演义 手法 写作 三国演义写作背景 三国演义的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