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优美的段落 > 正文

巧设导语,让课堂生辉:课堂导语的作用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在上课伊始即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就应该精心设计导语,巧妙导入新课,在上课后较短的时间内,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尽快地进入课文角色,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设计导语,内容要充实,要紧扣课文,有的放矢,明其目的,方可"对症开方"。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导语 设计 兴趣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这是讲作文章的开头方法。其实,李渔这一作文主张,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如何导入新课也有启发意义。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在上课伊始即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就应该精心设计导语,巧妙导入新课,这样才能在上课后较短的时间内,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尽快地进入课文角色,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但设计导语,须有的放矢,明其目的,便可"对症开方"。导语设计的内容要充实,要紧扣课文。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介绍背景,补足信息。
  在中学语文中不仅选编了一些现代作品,而且还选编了古代、当代作品,甚至还有外国作品。现代作品容易理解,而古代、当代作品、外国作品就会给学生的理解制造了障碍。为了消除这些障碍,就应该在导语中述说历史知识、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文意,与作品产生共鸣。
  如讲古文《鸿门宴》时,可先挂出刘邦项羽进军路线图,再介绍刘邦与项羽相争时的军事形势:"在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有两只声势浩荡的队伍,一支是刘邦的队伍,一支是项羽的队伍。楚怀王曾与他们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大怒,欲击刘邦。当时,项羽兵四万,刘邦兵仅十万在霸上。项羽欲击刘邦易如反掌。刘、项两军相距四十里,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鸿门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举行的一次宴会,它揭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这次宴会包藏杀机,是一场明争暗斗,扣人心弦的政治斗争。请看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笔下是如何描写的吧。"这样介绍了鸿门宴的政治背景、军事形势学生就易于理解课文,便可激起学生学习的情趣了。
  二、设置悬念,以疑引路。
  如果在授新课内容之前设置导语时,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会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孔乙己》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到。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而且人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这则导语抓住课文的重点: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而且还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精释题目、触及重点。
  文章的题目就是"眼睛"。人的眼睛各有特色,文章的题目是丰富多彩的。有的题目表示文体;有的题目带有象征、抒情意味;有的题目富于文学色彩。文题的形式,集中概括反映了文章内容,还反映了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侧面。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审视一个人的心灵;同样,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因此,从标题导入课文,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比如在学习台湾著名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导语:所谓空中楼阁,就是美好的但又不现实的东西,正如世外桃源,海市蜃楼一样美丽而虚幻。但是李乐薇却用它来冠名自己的小屋。请大家体会一下,如果将文章命名为《我的小屋》好不好?试同原标题比较一下,谈谈自己的感想。
  四、故事导入,增加趣味 。
  空洞的说教往往令人觉得语言无味,而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如在讲授英国作家房龙的《序言》时,我先讲了一个故事,"在茫茫的草原上,当暴风雨将要来临的时候,人们能看到一种天蓝色的小星星。据说这些美丽的小星星是古时候一位勇士的血化成的,他的名字叫丹柯,当一场灾难降临时,他要把自己的部族领向幸福,但在密林里,他受到了误解、猜疑、谩骂。于是,他撕开自己的胸膛,捧出自己的燃烧的心脏,用心灵之光将人们带出了死亡之地。但是,在人们狂欢的时刻,他却流尽了鲜血,躺在了地上,而他的心也被人们踩碎,变成了这些美丽的蓝星星。丹柯是一位英雄,他深爱着人们,但却这样悲哀地死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人类的先驱者如何理解恪守传统和大胆创新的关系?从房龙的《序言》中,相信大家会找到答案。"这样能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五、联系实际,诱发想像。
   教师并非只为"教书",让学生学书中所讲,记书中所述,教师更应该注重课本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多思多疑,在思中求知,在疑中求进,把学习课本的兴趣能力转化为对课外知识的积累,对生活常识及做人道理的辨析。作为语文老师,更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开阔的视野,留心学生关注的焦点话题,并能信手拈来,认真提炼。这样的开场白,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顺理成章地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从而使语文课真正地和课外联系在一起。比如学习《胡同文化》时,当时中央台的《大宅门》正在热播,而电视剧也便成了学生课余消闲的话题。于是在上课时,我用了这样的导语:这两天大家课余的热门话题便是白家的是是非非起起落落。大家知道,白景琦在笑声中落地,《大宅门》的主题曲里唱到:"蓦然一声笑,推开两扇门",生活在皇城根儿的白景琦用他的笑声推开了两扇民族大门,在这两扇大门之中,究竟包含着怎样的京都文化。我们学习了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后,将能找到这个答案。
  六、巧引善导,串联相接 。
  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师在导入时,也应该具有开阔的视野,可由文体相同的课文导入,可由作者相同的课文导入,也可由主题相同的课文导入,写作方法相同的课文导入。高中学生语文素养正处于形成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使得语文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更为明显,利用学生已学过的课文内容进行导入,不但能使课堂一开始就使课堂目标和重点、难点更加突出,而且能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学习的一些方法。这样,就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游刃有余,手到擒来。 比如在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时,就可结合刚学过的《过秦论》,联系将要学到的《阿房宫赋》进行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贾谊的千古鸿文《过秦论》,这篇文章气势磅礴,汩汩滔滔,论述了秦王朝的什么过失呢?(学生回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们今天再学一篇有关秦国的文章《六国论》,大家可思考两篇文章在主旨、写作目的和创作角度上的异同点。
  课堂虽小,钻研进去,便会发现这里面有着广阔的天地,当然也就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借助导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当然不只上述几种,还有更广阔、更迷人、更深奥的天地……但任何一种导语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都要与教学的主要内容紧密相连,从学生实际出发,让课堂导语能够像带领学生揽幽探胜的导游,顺利地把学生引入到语文殿堂深处,让学生在知识宝库中尽情地畅游。?
  参考文献?
  [1] 教材料《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沈龙明主编)?
  [2] 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人教版)

标签:导语 生辉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