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寓言故事 > 正文

【试论历史教师的备课能力与课堂有效教学的关系】有效教学备课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历史教材的变化对历史教师的备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怎样备课,怎样备好课,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每一个历史教师关注和思考的焦点问题。 新课程标准下以专题方式呈现的历史教材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供了空间。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加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历史教师的备课能力和有效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的备课能力与课堂有效教学的关系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一、备课时历史教师驾驭教材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种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课上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只有自己钻出味儿了,才能?出味儿来”。所以历史教师在备课时:
   1. 要有驾驭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的能力
   历史教材蕴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它汇集了编者的智慧,是教师和学生的重要资源,既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又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备课中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去研究教材,钻研教材特点,挖掘教材精髓,挖掘教材中的知识联系和思想方法,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去发现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的梳理,挖掘、拓展,领略教材魅力,形成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然后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吃透了教材,理顺了教材,才能在教学中科学、合理的使用好教材,才能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2. 要有开发课外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师备课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引入相关的课程资源,以便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最大限度的提升教材和课程资源的价值。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迹、历史遗址、文物、互联网等资源以及各种人力资源,要认真挖掘与教学有关的课程资源,对那些有利于教学需要的各种资源,大力搜集,自主开发研究,科学整合,使之转化成新的课程资源,筛选出符合教学实际和新课改要求的内容运用到教学中去。在整合这些资源时,应注意选择内容的目的性、科学性、通俗性、教育性、时代性、趣味性、适当性、适量性。
   历史教材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文字、图片等资料,课堂教学也应该是有声有色的、立体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创造活动。要提高教学的有效程度,需要教师对所有课程资源进行再加工、再整理、再创造,使它成为更有意义的教学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或者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吻合,便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同化;或者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相吻合,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对认知结构进行调整、重组后与所授知识的结构相一致,从而实现知识的顺应;或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兴趣等等。如果一个历史教师做到了这样的备课,那么,他就为有效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他的教学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他才可能成为一个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二、备课时历史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是衡量有效教学的重要指标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长于形象思维,直观认识。如何把历史知识生动、形象、直观、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历史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物质基础,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功能也为广大教师备课提供了方便。历史知识具有直观性很强的特点,包括实物、模型、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和图表以及文物古迹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发展,为历史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历史教师要做到有效的备课,就必须学会备这些现代化的教具、学具,学会使用这些最先进的教学的手段。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体现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有助于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实现历史教学的减负增效。事实证明,课堂上恰当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地获得知识技能,是现代课堂教学重要的学习策略。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树立起现代化教学观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事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功能,以配合新课程下高速度、快节奏、大容量的现代历史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历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是对有效课堂的深化和拓展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以自己的整个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对教学领域诸多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因此,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进步,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有利于深化和拓展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还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通过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等环节,使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经验+反思=成长,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它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并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从而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升华,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反思会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成为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冲动,使教师的有效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对后续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然后而知困”,一个优秀教师正是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发现困惑,迅速成长,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只有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中的优缺点,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标签:备课 试论 课堂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