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招聘会 > 正文

非遗的魅力 非遗魅力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中,非遗看起来是静态的;但借助于影视的表现形式,她立刻就活跃起来、生动起来,而她的律动,不仅仅是让自己鲜活动人,更重要的是,孕育她的这片土地,得到了久违的关注与热捧。
  《西口情歌》展示非遗的典范
  凄美动情、感人肺腑的河曲民歌,斯琴高娃、郭凯敏、王思懿、傅艺伟、金莉莉、高宝宝等大腕及影视新人陈龙、王鸥、闰庆元、刘钇彤组成的演员阵容,演员质朴贴切的表演,纯净唯美的实景画面……27集原生态音乐民歌电视剧《西口情歌》的总制片人赵建平接受《新晋商》专访时,并不急于讲述,而是放了一段片花,让我们先找找感觉。
  话题就从好听的河曲民歌开始。
  “对坝坝的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那就是我那要命的二小妹妹;对坝坝的那个圪梁梁上长着十样样草,十样样的那个就像妹子你样样好……”赵建平一谈到这部戏的拍摄,就按捺不住唱上两句。“2010年夏天开机仪式上,剧组全体成员唱的就是这首民歌。”他要求所有的演职人员都学民歌,“作为一名剧组演职人员,不学唱几首河曲民歌,如何能拍摄和演绎好《西口情歌》?”
  河曲素有“民歌海洋”的美誉,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北方民歌之乡”,拥有河曲民歌、二人台、河灯会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都在《西口情歌》中有深刻表现。该剧最早的总策划人之一、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卢昆对《西口情歌》这样评价:“这部电视剧有三大亮点。首先,它是我国首部原生态民歌音乐剧;其次,它成功地运用影视手段演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它运用现代拍摄技法表现旧时人物场面,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赵建平则将原生态总结为三方面:
  《西口情歌》中近100首民歌贯穿始终,这是其他电视剧中从没有过的,与情绪音乐或主题曲有着本质的区别。之所以称为原生态,是因为这些民歌没有背景音乐、不假修饰,由原生态歌唱家与当地民歌手原汁原味演唱出来。
  在演员阵容的搭配与选角上,也尽力追求性格与角色的贴切、相融,通过成功的人物塑造,把握走西口人的精神风貌。
  在道具、拍摄地点等方面,更是力求真实还原走西口的情景。“我拍摄了20多部影视剧,从没有这么累,100多人的剧组,辗转三省,行程达5000公里,从河曲一临县碛口镇一河曲火山村一银川西部影视城一内蒙古五原一磴口一库布奇沙漠,为的就是能够真实地再现那段走西口的历史。”
  导演肖齐是陕西人,他用自己最擅长的高科技拍摄手法来表现原生态的社会风貌,用最唯美的画面来凸显恶劣生存环境中永远泯灭不了的人间刻骨铭心的爱,彰显在悲凉凄苦中孕育欢乐和希望的人性之真善美。
  精品是这样炼成的
  《西口情歌》堪称十年磨一剑。且不说编剧近十年间几易其稿,最终拍摄成功也颇费周折,与几家影视公司的合作在剧本改编环节就无法进行下去。山西作家影视艺术制作有限公司接手剧本后,赵建平与卢昆多次奔赴河曲进行选题论证,终于得到了河曲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解决了1000多万元的拍摄资金。赵建平说,正是有包括卢昆、张德通(原河曲县人大主任)、编剧燕治国、作曲家刘铁铸等一批热爱河曲民歌的老同志和中共河曲县委书记王书东他们的支持和策划,才有了《西口情歌》的诞生。
  “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选到一个好剧本,只想一心一意把它打造出来。为此,影视公司也投入了600万元,相当于把看家资金都用上了”赵建平如是介绍。然而,就是这样一部投资不算太大的剧集,不仅大腕云集,而且陈龙、王鸥、闰庆元、刘钇彤等几位新人凭不俗演技也将有望走红。这种“大腕甘当陪衬主推新人”的做法,不仅仅归功于制片人赵建平的名气,更主要是剧本本身具备的丰富内涵与文化底蕴所产生的强大吸引力。
  为让这部剧好看、耐看,在打造细节方面,赵建平不惜加大投入,光是民歌一项就投入100多万元,而一般电视剧在音乐方面也就花费二十几万元;相比同题材电视剧,该剧在外景的后期制作方面也颇费心思。精雕细琢这下,美景、好歌就成了《西口情歌》脱颖而出的亮点。
  追求强烈的纪实感,也是《西口情歌》不同于其他同题材作品之处。该剧第一集片头结束,便是一段介绍汉人走西口的旁白,随后画面切换,编剧燕治国身着风衣、背着行囊,在沙漠中迈着沉重的步伐,他的身后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到达一个沙丘,他俯身焚香磕头,祭拜先祖们的英灵……编剧亲自出演,开启电视剧的序幕,是《西口情歌》的一个大胆尝试。
  燕治国的爷爷、父亲都曾走西口,当年的他就在黄河边举着大公鸡(引魂鸡),跪接爷爷的灵柩。而《西口情歌》中,大雁南飞的季节,皮筏子从河曲古渡口漂下来,那些走西口的人载着粮食、山货,甚至亲人的骨灰、棺材……岸上的亲人则哭着、笑着、喊着,有的悲悲切切,有的欢欢喜喜,在忐忑不安中等待,那场面,真是催人泪下。
  山西河曲民歌手杜全居在《西口情歌》中扮演女主角蒲棒的父亲,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蒲母去世后,蒲父走西口临行前一夜唱了一曲:“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演员发自内心的哀悼之情让拍摄现场所有的人潸然泪下,赵建平说,“每次一听杜全居唱这首歌,我就忍不住掉眼泪。走西口的苦难孕育了河曲民歌,它的魅力就在于以情感人,它打动了所有创作者的心灵。”
  2011年秋冬,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亲自到中宣部、中央电视台推荐《西口情歌》。不论题材,还是有创意的表现形式,这部剧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指日可待。
  文艺精品推热旅游经济
  这几年,山西相继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一把酸枣》《立秋》《解放》,《昌晋源票号》《驼道》《龙票》《白银谷》《乔家大院》《走西口》……且描写晋商的影视剧两度担纲央视的开年大戏,让晋商文化成为中外熟知的文化品牌,也让一些景点旅游升温。
  《乔家大院》不仅带来了乔家大院的热闹,也让山西省出现了大院文化开发热。乔家、曹家、王家、渠家、常家五个大院先后进入市场,给山西旅游市场带来了一种新意。
  《走西口》的播出,则推热了山西40余条“走西口”旅游线路,主要是右玉杀虎口长城与大同、朔州组成的环状旅游线路,“西口文化游”还向北延伸到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等地,向南与晋中大院组合出一条完整的晋商积累、发家之路。
  山西省文化强省规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卢渝表示,相比于静态反映晋商经营的大院文化,西口文化是全景式、流动式、动态性的晋商文化,西口文化的升温必将带动西口沿途的旅游文化热。
  赵建平介绍,河曲也有不少美景有待世人探访,如西口古渡、娘娘滩、太子滩、翠峰山、文笔塔、岱岳殿、海潮庵、弥佛洞……《西口情歌》将让观众一起见证河曲的美景、河曲的情歌。
  河曲民歌大多是J隋歌,是从人们心灵深处流淌出的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河曲民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是穿越历史完整讲述走西口人生活的爱情叙事长诗、展示重要文化现象的载体,具有史诗性的价值,代表着晋北、黄河流 域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在拍摄中,王书东书记与卢昆先生多次这样鼓励我,‘河曲民歌是国际的,拍好了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赵建平动情的讲述中流露着感激。
  凭借“民族的”文化产品,美国的好莱坞和迪斯尼席卷全球,日本的动漫影响了中国几代儿童,韩国的音乐、影视剧让一大批人卷入“韩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文艺精品的诞生正体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特点,那么,这些文化产品又如何将文化资源变为经济优势,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呢?
  文化产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文化,确实为山西的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丰富的“矿藏”。山西拥有以271处国保单位为代表的文化资源,享有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历史变革的“思想库”和古代东方艺术“博物馆”的美称,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山西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而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也引发众多关注山西文化产业发展人士的建议与思考。
  一些学者提出,山西省应利用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契机,整合文化资源、统筹规划文化旅游业发展;设立文化产业园区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将其打造成为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山西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87.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占GDP比重为3.12%。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38.3亿元,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8.1%。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8.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4.3个百分点,高于中部六省平均增速72个百分点。
  在2011年的北京文博会和深圳文博会这两个国际文化产业盛会上,山西企业融资活跃、成交踊跃,成为我省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文化即是产业,它的市场价值也尤为令人关注。但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的热播并不能代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大省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现在要建设文化强省、谋求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必须靠人才、靠项目,要有思路、有智慧。”赵建平对《新晋商》说道。
  有人说,“文化往往是狮子的战斗,文化建设上,人才的作用尤其突出。”赵建平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他说,文化产业的发展,绝不能在表面上做文章,“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不懂业务,如何搞好文化产业?所以,关键要重视战略人才、领军人物。同时,还要有好的项目。
  目前,山西作家影视艺术制作有限公司正在立项“北方影视主题公园”,第―期工程已筹资到位30亿元,拟在榆次老城与太谷建一个大的影视基地,同时,在影视基地附近还要引进和建设大型游乐场、世界童话乐园、3D电影院、影视文化培训学校、服装道具加工厂及博物馆、大型室内生态园等,拟将其打造成为山西的文化休闲度假娱乐中心。力争两年,完成第―期工程。
  赵建平说,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要抓龙头项目,要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项目,要抓造福子孙的大项目,把影视文化和旅游休闲结合在一起,是符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大政方针。发展文化产业,也必须立足山西、发展山西、实现跨越、造福子孙。

标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