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志愿填报 > 正文

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 [关于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知识欠缺、人文素养偏低的现状,提出要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分析和阐述了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1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艺术教育也逐渐由精英化走向普及化和大众化。艺术类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大学生的普遍共性,还具有其特殊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目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对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视不够。因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
  (一)西方外来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冲击。近年来,由于各种外来文化和新文化的侵袭,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西方价值观和非主流文化的严重挑战。在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下,青年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日渐冷淡消极,正逐渐失去应有的价值关怀。在不断强化“竞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环境较之以前也有了极大的不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过于注重孩子的智育培养,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文明教育却逐渐趋于淡化,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难堪的现象。
  (二)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严重缺失。目前,从小学到大学,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但基本都未形成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更未建立起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在部分高校中,虽然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报告和讲座,但一般都因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实际作用可想而知。此外,作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两课”,从课程内容来看,政治理论内容所占比例过大,有关道德价值、传统文化、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内容也严重缺失。
  (三)艺术类学生的内因问题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自身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显得更为严重。在众多艺术类学生中,有很多人起初并非因为专业爱好而选择艺术之路,而是因为学习成绩偏低无法实现正常升学的愿望,无奈走上了艺术之路。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和专业学习都缺乏必要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所以不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而且艺术追求也不够执着。虽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他们思维灵活,意识独立,追求个性,往往过于注重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不愿随从主流引导而喜欢放任自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法则有很强的逆反情结。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和集成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优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绘画、书法、园林建筑、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极为显赫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纵览世界文化的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艺术发展繁荣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而优秀的文化做根基。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假如我们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那么中国的艺术也将毫无生命和内在。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有效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三、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培养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手段,建立一支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其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和知识的普及,借以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当代大学生作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的承担者、体现者,必须摆脱盲目的自在状态而提升到自觉自为的水平。
  (二)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只通过一两门课程是无法做达到有效地教育目的的。这就需要整合教学资源,重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基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精心设计有代表性的教学专题,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和古今文化比较等方法,用“危机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注重古为今用,充分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的成果。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借此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通过艺术的提炼、加工和创作,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作品。这就一改过去“被动接收和灌输”为“主动汲取和提炼”,对艺术类大学生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对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思想道德水准、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等起着重要作用,还能够使之更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更清楚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姜密.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2]张艾利.加强高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12).

标签:文化教育 艺术类 思考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