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地理 > 正文

【基于低碳理念探讨城市居住区道路建设】生态低碳居住区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9-02-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常德市居住区道路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并从合理利用地下空   间、加强与城市公交系统的联系、引入立体分流理论以及倡导低碳交通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了居住区道路低碳理念设计,试图为常德市居住区道路低碳理念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居住区道路;低碳理念;地下空间;城市交通;立体分流
  常德市居住区道路现状分析
  1.1 缺乏综合考虑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我们一般只简单的把道路规划设计等同于道路的物质表层的形式规划,规划师往往只是从道路的平面布置形式入手,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很少从交通源、流的分布和流向组织以及与外部交通良好衔接入手,自然就出现了一些新建小区(例如:水木清华)为了追求商业利润,建设密度过高,给小区道路交通带来不便。
  1.2 与城市公交衔接不明显
  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必然支配和影响着居住区交通,公交系统优先化作为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也应当融合到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中。而现在常德市仍有一部分居住区道路规划中并没有利用好城市公交系统,例如湖南文理学院新校区至今没有直达火车站和汽车站的公交线路。目前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中常常流行这样一句主题语――“为了适应小汽车交通迅速
  发展的需要”,这是对人行系统与公交系统关系的忽视,必然导致大量私家车涌入居住区,增加尾气的排放量。
  1.3停车方式单一化
   目前大部分居住区尤其是常德的旧居住区的停车方式仍然是以地面停车和底层架空停车为主,停车方式单一,这样一方面造成了人流和车流的混杂,影响交通和行人安全;另一
  方面,大量的地面停车势必会占用更多的住宅用地,影响居住区环境,也不利于土地的低碳
  化利用。
  1.4相关规范对居住区道路设计的缺位
   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作为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统一技术性规范,包含了居住区道路交通的相关内容,但仅仅是对道路的分级、定义及其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各级道路的宽度等做出了规定,并没有针对私家车进入居住区的现实问题作为居住区的道路交通规划提供解决办法和依据,而仅仅是规定了停车率以及地下停车所占比例的问题。在建设部颁布的另一个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中,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但是根据规范对支路的定义来看,支路作为最低等级的城市道路,不包含居住区的内部道路。实际上,一个大型的居住区,其内部不仅有众多的支路,可能还有城市次干路。目前我国的城市道路等级分类对支路界定模糊,反映出城市规划对居住区道路的忽视。由此可见,两部规范均无法为居住区道路规划提供全面的限定和指导,为设计人员的随意发挥提供条件,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也是五花八门,为了达到要求宁可多加道路用地,为私家车提供便利,忽视低碳理念设计。
  2.基于低碳理论探索城市居住区道路建设
  2.1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从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进行居住区道路低碳理念设计,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节约用地、改善居住区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居住区内最适合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的就是道路规划方面,我们可以将必配的一部分交通设施放到地下,以此置换出地面空间来扩大绿化和增加低碳交通,行人和自行车可在地面上活动,既避免了人车混杂,营造了人性化低碳居住环境,又节约了用地。
  2.2加强与城市公交系统的联系
   虽然住区内私人小汽车的数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居住区交通的首要任务不是为私人小汽车打开方便之门,而是要考虑多方面的利益关系,以大多数人为本,充分认识到私人汽车带来的沉重的环境负荷和对自然社会环境的危害。居住区交通的发展应以限制和引导私人汽车交通为基本对策,着重发展与城市公交系统的联系。公共交通与居住区的衔接设计是未来居住区居民出行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更是居住区交通能否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共交通与居住区交通的衔接设置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居住区内步行交通的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和优势地位的确立,进而影响到整个交通系统的低碳化程度。
  2.3引入立体分流理论
   在人车平面分流的路网形式中,道路用地比例较大。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人们逐渐考虑更加节约土地、尊重地形的人车分流形式。立体分流方式主要是出现在高层、小高层居住区,以垂直交通为“共有”街道,各单元的水平连廊为“巷弄”连接,在适当的层次上设置“共有”交往空间,同时引入街区的生态共生概念,在连廊和交往空间中设置花草植物等使之成为空中花园。这种形式通过立体空间不同层面上的道路系统以实现人车分流的目的。立体分流方式通过地上、地下人车分流,道路、交通、建筑空间三位一体。一方面可以扩大交通面积增加安全性,同时增加绿化面积,还可以增加住宅建设量,同时又不失传统街区特有的人情味和生态低碳共生的环境魅力。
  2.3倡导低碳交通方式
  低碳交通就是在日常出行中选择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随着常德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与道路交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断增加,由此而产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市民的关注,汽车尤其是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不仅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增长的诱因,还是低空臭氧污染、酸雨以及致癌微粒等的祸首。在建设低碳社会的大背景下,低碳交通的倡导刻不容缓。居民选择的低碳出行方式有公交、自行车以及步行等方式。
  
  参考文献:
  [1] 建设部.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建设部.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3] 胡晓康,李国庆.居住区规划中的低碳理念[J].城乡建设,2010.
  [4] 徐建刚.低碳视角下城市交通出行空间环境的创新设计[J].城市交通,2010.
  作者简介:
  易晓锋(1990--),男,湖南湘潭,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本科在读。
  王晶(1981--),女,湖南汉寿人,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标签:居住区 探讨 理念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