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学习能力】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索、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为“问题意识”。我在主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课题研究中,发现关注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体悟出一些较有价值的理性认识。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敢问、善问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要改变这一现象,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给学生机会,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让学生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敢问。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问,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在彼此的交往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而且要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方式进行鼓励。可以用摸摸头、拉拉手等一系列动作都能把你和学生的距离拉近,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捕捉“问”的契机,放心大胆地去问。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善问。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提问得有价值,有的却会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主动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地发挥。要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地提高。要保护学生敢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地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才能有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比如:有人提问时,立刻喝彩:“问得好!”“这么好的问题,哪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你们能探索解决吗?”如果当我们遇到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不要避开,应当用鼓励的口气说:“我们再请教别人,或查阅课外书等,看谁有本事先弄明白,好不好?”从而较好地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常这样为养成提问的习惯提供了情感方面的保证。
  
  二、设置有效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提问、思考、解决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巧妙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中,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比如:
  (一)设计开放题,培养学生学会提问,促进思维的发散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设计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教学时有价值的引领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比如苏教版第五册第48页的第13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航模组有18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3倍,微机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4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学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独立思考,比比谁提出的问题多?经过一番思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发言。
  生1:美术组有多少人?
  生2:微机组有多少人?
  生3:航模组和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
  生4:美术组比航模组多多少人?
  生5:航模组比美术组少多少人?
  生6:航模组和微机组一共有多少人?
  生7:航模组比微机组少多少人?
  生8:微机组比航模组多多少人?
  甚至还有学生提出三步或四步的问题,因为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解决问题时也很投入。问题的开放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在交流的过程中,又能倾听到丰富多彩的答案,较好的发展了学生提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教学中,除了教材里的素材,教师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一些开放的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制造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用恰当的导语为学生制造认知冲突,如:你们已经知道了加法交换率a+b=b+a,你还能联想到什么?这样的课堂用语,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学生想到了三个数相加时是否能用加法交换率,减法是否有交换率,乘法是否有交换率,除法是否有交换率。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猜想,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很乐意地一一举例验证,在一节课内学到的知识比教材中丰富得多。
  利用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制造认知冲突,满足儿童希望自己是研究者,探索者的学习本能。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摆1个△用3根小棒;摆2个△用几根小棒?(3*作材料与方法信息输出、反馈练习情况信息,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助投影(或幻灯)、录像(或电影),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
  比如,要求学生写山水游记、状物绘景类的作文,可用投影快速映出作文题目、写作要求及相关的提示性文字。这样,教师按投影字幕依次讲解,既节省了板书时间,又可以加深学生印象。与此同时,播放供学生进行观察写作的自然山水风光录像片,并指导学生逐一观察,对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形成完整、深刻的印象。学生有了生动可感的写作材料,下笔成文也就比较容易了。初稿完成后,教师重播被观察过的录像,并打开配乐及解说音响,让学生用自己的作文与片中的解说词进行比较,找出观察写作中的疏漏和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足,再进行补充修改。由此而写出的作文,质量往往比采用传统作文指导方法,由学生自由写出的作文要高出许多。

标签:意识 提升 培养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