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网址 > 正文

excel数据有效性设置_运用“开放式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建立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对历史教师提出的现实要求。二期课改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前提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活跃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大胆地创设教学情境,拓展学习空间,营造一种开放式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体验和感悟历史中逐步形成终身受用的历史素养。近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扩展学习空间。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历史仅靠死记硬背就能学好,其实不然。近年来中考、高考的历史试题中,即便是选择题,单纯考记忆的题目也很少,许多题目要经过分析比较才能回答。不少题目联系中外,贯通古今,多视角、大视野,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历史学习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师应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内容的同时,突破教科书限制,大胆更新和拓宽内容,适当地引进课外的一些新观点、新材料,扩展学习空间,让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和充实起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由于历史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各科知识融汇贯通,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普法战争时,可引导学生联系他们在语文课上学过的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就是以普法战争为历史背景创作的,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德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通过文史联系,学生对这场战争的性质和历史影响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教学手段的开放
  
  由于历史过去性的特点,生动的历史情境,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形象,仅靠教师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是难以表达清楚的。因此要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让历史人物、情境走进课堂,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一种强烈的感官刺激,让教学过程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领悟学习内容。在这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巧妙设计情境,以使大多数学生都能产生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联想和情感共鸣。比如在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时,我以歌曲导入新课,播放了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屏幕上同步显示出歌词,这首歌雄浑大气,很有震撼力,,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绪引入到那英雄辈出的时代,烘托出了历史情境,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情感基础。接着,在讲授赤壁之战时,我又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片断,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激烈的战争场面,更直观地了解到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结盟抗曹,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最终以弱胜强,从而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适当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所带来的效果是老师单纯用语言描述难以达到的。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到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
  
  三、激发探究精神,实现思维方式的开放
  
  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病在于过于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习的真正意义不仅是使学生知道和记住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历史,辨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而逐步学会认识历史、评价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鉴,对当前社会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究。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有更多思考、探究的空间,努力拓宽学生思路,引导他们求异、创新。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可能是什么”,不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上,而是鼓励他们去探究“多”。比如,在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网络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利用网络?2.你认为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你赞同克隆人吗?3.对于核能利用的“利与弊”,你是如何看待的?这三个问题包含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我要求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积极思考,评论时可以不拘一格。在我的鼓励和启发下,同学们打开了思维的大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科学技术除了是“第一生产力”之外,还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所以,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人类应该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由此可见,通过自己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比直接从老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结论意义要大得多。
  
  四、营造和谐课堂。实现师生关系的开放
  
  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说,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种资源,学生也是一种资源,共同处于课堂双向互动的流变状态之中,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知识信息的共享,共同努力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教师,所以,在开放式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那些独到、新颖的见解,要及时地表扬、鼓励,多进行赏识教育。任何人都有一种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成功的渴望,而价值和成功是通过他人的赏识、鼓励实现的。因此,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要给以鼓励和赏识。这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悦感,进而推动他们不断地进步。在《教与学的心理学》这本著作中,著名心理学家皮连生教授说过:“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同化才有可能。”这就告诉我们:课堂上老师仅自己讲得生动还不够,还必须将学生充分调动起来,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以一个平等参与的主体,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感悟历史、探索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优良个性、创造意识和能力。

标签:有效性 式教学 提高 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