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作文 > 正文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案例【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知识丰富,寓知识性、思想性、人文性与一体。然而,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语文知识,对语文教学中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教育功能往往淡化。英语著名教育家塞.约翰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及真伪,并使人倾向于善与真,排斥恶与伪。”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将德育教育蕴含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在扎实传授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子,将对学生知识传授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联系起来,才能有目的,有针对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本文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点看法。
  一、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情感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进入文本,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教育。如教学《九寨沟》一文时,我剪映九寨沟中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等景点让学生大饱眼福,感受九寨沟的美,接着让学生边看九寨沟的录像边听课文录音。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从视觉上感受了九寨沟的秀美,联想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一种爱美的情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之情随之倍增,自然也会立下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的雄心壮志。
  二、巧妙设计问题,深化德育认同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引导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努力探究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学生的认识。如我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每当学生读到王二小被敌人残忍杀害这一段,思绪就会如海水一样翻滚。这时候我不失时机的巧妙设计问题:“王二小是因为什么而牺牲自己的?”、“他为什么要假装顺从敌人并且给他们带路?”等等。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积极开动脑筋。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了王二小为了将敌人引进埋伏圈,而献出自己生命的高贵品质。由此可见,巧妙设计问题能够很好地揭示课文深层次德育因素的内涵。
  三、在引导学生深层感悟课文时渗透德育
  让学生深层感悟课文,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能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更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分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哪些东西可以效仿,哪些行为应该受到谴责。比如《钱学森》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课文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子。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多次品读,深层感悟,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上必须具有顽强的意志、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激发了学生为国争光,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
  此外,作者的思想情感往往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教师在教学中针对课文的关键之处,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品味,让学生产生思想顿悟,领会文章的主旨及思想内容,从而受到灵魂的洗礼。如教学《船长》一文,我首先 抓住“忠于职守”这一词语,将其贯穿于文章教学的始终:先从尾部突破,揭示“忠于职守”的内涵,并由此导入新课,接着突出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是如何“忠于职守的”,进一步突显了他舍已救人,无愧于一船之长的高风亮节。我在指导学生精读时,突出重点,尤其是展现船长大无畏风采的语言和行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认真体会,在品词析句,披文入情之中,感受 “诺曼底”号客轮被撞后的危急情景 体会船长的高大形象。
  四、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解读,进行德育渗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于无形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德育品格。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课文中人物形象,利用其积极的德育示范作用,吸引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最后的站姿》一课时,我通过对课文第三部分三位最有说服力的人物的话语的解读,烘托了谭千秋老师的英雄壮举。教学时我没有越俎代庖,急于去提炼主题,直接总结人物的形象,而是让学生通过品味课文,读出自己眼中谭老师的形象,进而自然理解“最后的姿势”所蕴含的“爱与责任”的人生价值。我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品味、感悟,体会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这一生死攸关的时刻,用自己身体守护着学生的坚定信念与无声的大爱。又如《祁黄羊》这篇课文,通过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事例,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一心为公,做事出以公心的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祁黄羊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深入文本,走近祁黄羊,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祁黄羊一心为国的崇高品质。然后又及时呈现了如下问题:在我们当今社会上,有祁黄羊这样的人吗?学生们先是一愣,继而在老师的启发下,举出了很多的事例。如为国争光,强忍剧痛,奋力拼搏的体育健儿;为了祖国的繁荣发展,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生活的科学家;为了他人健康,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白衣战士等等。此时,我又给出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一定要举荐他人,那么我们可以从祁黄羊身上学到什么呢?经过第一问的铺垫,这下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有的说班级干部必须公私分明才能树立威信;同学之间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在推选班干部时不能有私心等。随后我又以“小祁黄羊”来肯定学生一些一心为集体服务,做事公正的行为,以此为突破口,将文本带入生活,让祁黄羊的崇高品质不仅仅成为学生课文中的一个形象,而是真正将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思想意识,一种道德行为,实现育人的最终目的。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做到巧妙实施,不留痕迹,以语文知识为依托,选准道德品德教育的结合点,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树立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标签:刍议 德育 小学语文 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