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孩子:孩子打掉了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贵在方法、贵在坚持。过于细致、勤快、急性子的老师,为幼儿想到了一切,做到了一切,幼儿便会失去一些可以表现自己、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幼儿就没有得到最大空间的发展,会给我们的教育留下很多的不足和遗憾。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试着放慢脚步,迟缓思维,等等孩子,却有好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一:午休起来了。小班的孩子总是很依赖老师,这个叫老师扣纽扣,那个叫系鞋带。我的身边总是围着一大群需要帮忙的孩子,经过观察。我发现这些孩子不是不会做这些事情,而是依赖习惯了,所以今天得想想办法了。我便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老师的胳膊不小心弄伤了,医生说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好,看来这几天,老师不能帮你们穿衣服了。你们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扣纽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能力强的孩子帮他们,一边告诉他们回家后让妈妈教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望着一张张通红的小脸,我心里感到一阵欣慰。经过才短短一星期,我发现孩子们几乎都能自理了,有些还做得相当好呢!可见,有的时候。“袖手旁观”地逼孩子们自己动手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案例二:每次吃饭,我总是让善于表达,聪明伶俐的幼儿帮忙,试着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勺子,分碗,这样既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又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忽然我看到性格相当内向的可可小朋友用乞求的目光注视着我,轻轻地说:老师,让我发勺子,好吗?我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孩子每次吃饭最慢,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还发勺子?虽然这样想,但我还是很尊重地把任务交给了他,而且,我有意识地也做得很慢,等孩子跟上来。后来。可可发了一星期勺子,特兴奋,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还说自己长大了,会帮老师做事情,我发现他比以前大胆活泼多了,上课偶尔也会举手发言。现在想起来,当时那种等一等孩子的做法很值得,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的不善言谈的孩子来说,等一等,会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他们也在老师的等待中找到了自信,点燃了进步的火花。
  案例三:有次上课,我组织幼儿进行讲故事比赛,董润祥小朋友主动地举起了手说:“老师,我想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我说:“好啊!那请你到前面来!”他讲得很生动也很流利,小朋友们也听得很认真。可是讲到“大河马来到小河边,扑通一声跳下水”时,一下讲不出来了,我对他说:“没关系,不要急,慢慢来!”他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有想起来,我对小朋友说“我们来鼓励一下董润祥。让董润祥想一想再讲给大家听好吗?”小朋友都为他鼓起了掌,这下可把他给急坏了,连忙说:“老师,先别让小朋友鼓掌!”我问:“为什么呢?”他很羞涩地对我说:“老师,我没把故事讲完,表现得不好,你还让小朋友给我鼓掌我真不好意思!”“可是,老师和小朋友都觉得你表现得很好,你的故事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大的快乐,你最棒了!回家再把这个故事想想,想想那天老师是怎样讲的,明天来园后讲给小朋友听好吗?”他脸上露出了微笑说:“好的,我明天一定把故事讲得更好!”果真,第二天一早,他来到了幼儿园高兴地说:“老师,我已经把故事想起来了,先给你讲一遍听听,你看我讲得好不好!”再小的孩子也有他的自尊心和责任意识,我只耐心地等了等就做到了尊重孩子,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并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孩子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人!
  可见,我们在管理幼儿的时候不妨懒一点、笨一点、慢一点,等等孩子,给幼儿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认识、去吸收、去认同,最后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使我们的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王波

标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