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祝福语 > 正文

语文课:要用语文来教_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内容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落实具体到语文课,到底拿什么来教?有些教师却没有形成自觉意识。语文课还是要用语文来教,用语文的语言教,用语文的形式教,用语文的味道教,用语文的涵养教。只有如此,才会让语文课保持本性,不至于偏离学科特色而备受指责。
  一、用语文的语言教,遵循语文的语体特征。
  语文课的语言特点是什么?细密绵长,幽默风趣,典雅雍容,严谨层叠,质朴平和……还要看针对不同的文体可以运用不同风格的语言。大家都十分怀念于漪老师的课,她的课从导入语的设计开始,就让人觉得这才是语文课,其他学科没有这样的语言!大家都十分怀念余映潮老师的课,他的课就是语言的经典运用,就是语文课的语言。大家都会说,他们是语文教师的杰出代表,我们普通语文教师没有那样的底蕴学识,学不来,也模仿不到位,怎么办?
  尽量遵循语文的语体特点,什么文体的课文,就用什么类型的语言!记叙文侧重于写人记事,有事情的经过、有人物形象,当然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需要更丰富、更活泼的语言;说明文的内容,在于介绍知识,不需要太多的慷慨激昂,更多的是平实准确的说明介绍。介绍动物类的,不妨活跃一些;介绍环境污染的,可以多一些忧思谴责;议论文的内容,在于说理,在于以理服人,文势更加逼人,要有严密的推理,冷静的例证,其中不乏嬉笑怒骂、冷嘲热讽、让人警省。鲁迅先生的文章,有冷峻沉思,有活泼童真,有深刻自省,有韧的战斗精神;冰心先生的文章。温婉细密,清新雅致……
  可以说,不同文体的课文、课型、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师需要采用相应的语言、语体特征,不管怎样,一定是语文课的,语文性质的,其他课程没有的。语文课不是简单的追求答案的是与非、不在于严谨客观的推理运算、也不是从现象到本质求得公式定理,语文课需要的是必备的知识积累、文化积累,丰富的联想想象、活跃的思维等。所以语文课更需要教师掌握学科特质,从一上课开始,就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并牢牢把握准语文课的语体特征。有专家认为:“所谓立言得体,还须得文章语体。所谓语体,主要指表达方式、语气口吻、文风词藻三个方面。”①
  二、用语文的形式教,遵循语文的文体特征。
  文有文体,依体为文,这是从古至今的文章家尤其强调的。作为语文课,我们也必须看重语文的形式,课堂上用语文的形式教,遵循语文的文体特征。我们不妨先看两个较典型的案例:笔者参加了两届广东省初中语文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两节一等奖的课例都较好地体现“用语文的形式教”的特点。
  向老师执教童话《丑小鸭》,按照“认识丑小鸭――走进丑小鸭――我和丑小鸭”的整体思路,紧紧地扣住“童话”活泼的特点,“认识丑小鸭”时,设计了“性别”一栏,既检查了学生看书的细心程度,又为后来丑小鸭“不能生蛋”遭讽刺埋下了伏笔。特别在朗读时,向老师真有点艺术家的味道,把童话的语气语调读得惟妙惟肖,引得会场掌声一片。
  另一节陈老师的《消息写作》作文指导课,整节课采用新闻播报的形式,从“学习消息知识――学生写作――教师总结”,几点几分做什么,时间感很强。可以说,这是一节以消息的形式来指导消息写作的课例。
  文章的文体,类似男女的性别特征。什么样的文体,注定了教师用什么样的形式来教。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文字,因所写的材料与要写作的标的不同,就有体制的问题。(叙述、议论、抒情)三类所写的材料不同,要写作的标的不同-…??叙述文的材料是客观的事物,写作的标的在于传述。议论文的材料是作者的见解,写作的标的在于表示。抒情文的材料是作者的情感,写作的标的在于发抒。”@文章的特性不同,目的不同,讲课的形式也不同。如果不管什么课型,从导人语到结束语,都是同一种形式,毫无变化,缺乏应对,那样的课堂效果就会打折扣。
  有专家早说过:“所谓立言得体,首先当得文章体裁特征、文章结构格局、文章经络条理、文章艺术手法、文章格式、程式等式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类别的文章,就是在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气口吻,不同的文风词藻,表现在上课形式上,当然得有所区别。
  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另一种倾向:即上课时过分强调形式的多样性,没有在意实际的教学内容。如执教说明文,没有弄清说明对象的特征,没有探讨文章内容、说明语言等,一开始就把说明文改成童话,恐怕就不妥当了。又如执教记叙文,没有分清文中的人、事、景、物、情、理,没有分析过程,没有品味语言,就来了大段的仿写、续写,并且任由学生发挥,恐怕是不合时宜的。用语文的形式教,遵循语文不同文章的文体特征,并不是强调以形式代替内容,或者以纯技巧代替内容。
  三、用语文的内涵教,教给语文的味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段话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在工具性之外,还得注重人文性,让语文课对学生有熏陶感染作用。深圳“语文味”流派创始人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课)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时下太多的语文课,失去了语文的课程特点和专业特长,社会上几乎有着“人人可以说语文”、“人人可以教语文”的怪现象。把说明文上成了生物课或地理课,把议论文上成了思想品德课,这些现象,都应令人警省。那么,如何上出语文的味道?从哪些内容人手呢?
  如何上出语文的味道,讲的是方法问题。我们不妨还是从程少堂先生的话出发: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感于辞者,莫先乎情,要想让学生读出语文的味道、学出语文的味道,必须让学生情动于衷。于漪老师曾说:面对文本,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得到那种直指心灵深处的东西,关键还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注重学生的情感积累和对课文的深度认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中的喜怒哀乐。
  语言品味,是语文课的一项中心任务,因为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至于如何品味语言,虽然有诸多说法,但基本的做法是一致的。如联系语境,联系文中主旨等,所谓得其意但不能忘其言。意理阐发也可以倒过来说阐发意理,把意趣讲清楚,把道理、规律讲清楚,教师讲的时候,必须透彻,讲出知识学问。幽默点染,则 需要教师有更深广的学识,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面对各种生成问题,教师能信手拈来,巧妙点化,让学生回味无穷并浸润其间,感受到语文的味道与芳香。
  明白了方法,还要知道内容,用语文的内涵教,还得明白教什么内容,或者以什么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涵养。人们常说补钙,但没有直接把钙补进体内的,而是借助食物。语文的涵养同样如此,涵养在语文材料的具体习得中体现、吸收、转化。具体来说,小的语言材料是一词、一名、一小段话,大的材料就是一篇篇文章,所以还得从题目、材料、结构、语言、手法等方面人手,认真地让学生读好每一篇文章,读透每一篇文章,除此之外,别无他径。
  笔者在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总觉得文章有些难:其“闪回穿插”的结构,其“哀而不伤”的特点等,对于初一的学生确有难度。后来研读了魏书生老师的一个教案,对怎么教渐渐明朗了:要学生掌握文中的“四三二一”。
  四:要学生概括眼前的四件事,以“典礼”为时间顺序。
  三:要学生概括回忆的三件事,着重研讨“赖床被罚”。
  二:掌握文中二根线索:明线是典礼,暗线是花,并研读“礼毕回家、父亲病逝”。
  一:读好一句话:爸爸的――花儿――落一了。
  学生读完这一句话,许多人表情凝重:爸爸曾经是那样的爱我,然而他永远地走了;爸爸曾经那样热爱生活、爱花,然而他的生命之花永远凋零了;弟妹还小、母亲新寡,“我”还要安慰扶持妈妈……为什么那么多辛酸全压在“我”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身上?!“我”没有嚎啕大哭,只是心里默念着:爸爸的――花儿一落――了。
  四、用语文的气质教,教出语文的人文气质。
  用语文的气质教,教出语文的人文气质,这一点比前三者更难,也是许多教师孜孜以求的境界。
  人们端详某人外貌会说,“我一看你就像个语文教师”、“你一定是教语文的,你的言谈举止格外高雅”、“只有语文教师能像你这么幽默典雅”…一这些说法,并不是讽刺语文教师的那种酸腐味,相反,恰恰是语文教师内心的储备、学识、涵养,外化为一种书生意气,生成为一种人格魅力或学识诗意。
  语文的气质是什么?是高雅,是平静,是含蓄,是平沙落雁,是高山流水,是汉宫秋月,是春江花月夜,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语文的气质,是诗意的气质,是文字的魅力,是文学的韵昧,是文化的集成。语文的气质让你如沐春风,让你感动不已,让你心潮澎湃,让你如登仙境……语文的气质一言难尽,却那样真切而永恒。
  笔者初中时的语文老师已有六十多岁,他说到他小学语文老师的一节课,那种气质,让他们终身难忘:
  那节课讲革命诗词,语文老师身着青灰色长袍、戴着镣铐(道具)、头发散乱地踱进了教室,全场鸦雀无声,语文老师朗诵道: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
  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盼――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那锵铿的话语,那浩然正气,那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风貌,无不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继而是一阵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学生永远记住了这一堂课,不在乎语文老师用了什么道具,而在于他那种人文精神、那种语文气质这不是肤浅的情景教学,这就是用语文气质来教的典型课例。
  于漪老师说过,课堂教学真是顶难的一件事。语文课不是简单追求答案的课,也不是冰冷、没有温度的课。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用语文的语言教,用语文的形式教,用语文的涵养教,用语文的气质教,保持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尽最大可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释:
  ①③张会恩著《文章学初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开明出版社,i995年版。
  ④《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5期。

标签:要用 语文课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