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介绍 > 正文

春风化雨,让爱和尊重成为师生关系的桥梁 尊重是桥梁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记得有这样一首歌,引得多少学子深情吟唱:“啊老师,啊米兰。我爱老师,就像爱米兰。”对于教师而言,赞美的语言那就更数不胜数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每当感受到其中融洽的师生情感,美好的感觉就洋溢在身边。但与此同时,近年来连连发生的学生杀老师的悲剧却让我们痛心不已:金秋十月,至少有3名教师死在学生手里。10月4日,山西朔州23岁的教师郝旭东被学生李某捅死在教室;10月21日,浙江缙云31岁的女教师潘伟仙被学生丁某掐死在家访途中;10月29日,中国政法大学43岁的教授程春明被本校学生付某用菜刀砍死在讲台上。人们在对被杀老师惋惜,对杀师学生不解的同时,更多地追问着惨剧为何频频发生?学生弑师案频发,其间师生关系恶化的根源在哪里?理想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经过长期深刻的思考和反省,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同时作为一个一线的教学工作者,在此对于这种现象做一分析和探讨,并且希望能够和社会各界共同寻找一条师生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让我们先来探讨师生关系恶化的现状和根源:
  首先,在教育制度的重压之下,现实中的许多学校教育已经偏离真正的教育走得太远,教育的魅力和快乐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我想,这是一个最大的外围原因,也是许多教师为此感到非常无可奈何的事情。教育最重要就是努力让:能教的人想教,教得快乐,教育者才能无须别人的监管和催逼而努力认真地想教并教好;需要学的人想学,学得快乐,学得有成效,学习者才能不断地想学真学自觉学主动学。所以教育的理想状态就应该是:老师:教,自己想教自己喜欢教;学生学,自己想学,学自己想学会且能学会的。但是现实的教育制度下,应考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首要目的。老师不想教学生也不想学的,老师也得硬着头皮去教,学生也得硬着头皮去学;一旦学生有厌学的情绪或者松懈的思想,教师就要过来施以重压,这样,教师已经被迫穿上多重身份:强迫学生学习的监工;管制学生自由的狱卒;照顾学生生活的保姆;处治学生纠纷的警察;保障学生安全的官员。教师的良师益友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反之,却以强迫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目前。试问,学生又怎么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所有的言行?即使你的教育看起来没有任何一点过错。长期下来,师生关系很难培养成为融洽和谐的氛围。
  其次,一部分教师没有更新观念,学习新课改理念和教育教学好的经验,摆脱在应试教育下陈旧的观念。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全身心的付出,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尊敬,为什么呢?问题的关键就出在观念上。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人的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教育方法只会让学生反感,对老师产生厌烦。在前面两个学生能够杀老师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其实教师并没有做出错误的教育行为,而是学生本身已经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反感和害怕,一旦发生一点点学习中的问题或者困难,就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发生过激的行为,甚至发生严重的违法犯罪事件。
  还有我发现,在学校教育中,普遍缺乏个性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幼小的心灵比做荷叶上露珠,晶莹透亮而又特别需要小心的呵护,若稍不小心就会滚落。而由于许多主观和客观原因,如家庭中家长长期不在家,或者在外打工,对子女缺乏关心和照顾;许多学校一直专注于教学质量的达标,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健康教育,也缺少相应的法律知识的教育。许多学生缺乏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培养,心理非常脆弱,经不起一点挫折和困难。相应的法治意识也没有建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被老师批评或者处罚的事情,就难以面对,甚至走上非正常化的解决道路。在上述几例案件中,学生的心理脆弱,个性内向,遇到事情很难化解,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其实这样的现象在我们学校经常可以看见,如我教的初三班级中有个男同学,家中父母离异,无人管教。经常旷课偷上网吧,还和其他同学之间打架等。面对教师的批评,不但不接受,还心怀怨恨,甚至扬言要报复老师,几次戳破了老师的车轮胎。这样的事例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没有发展成为令人震惊的悲剧,也就没有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用的重视。
  师生关系是永恒的话题。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的心灵才得以相通,彼此有了思想交流,才会有流畅的传递知识和情感的桥梁。因此在我们叹息学生杀老师悲剧频发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反思,反思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此类悲剧不再发生,让教育更多展现教书育人的本质和价值。
  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事实关系。教育专家指出,“教育现代化的第一要义是教育的民主化。如果没有民主化就没有教育的科学化,也不会有教育的现代化。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现代化的民主事实关系,就意味着不可能建立现代的教育体系的教育制度。”教师应该用热爱、平等、尊重的民主教育行为,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因为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易于产生激情、兴趣和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此,教师应该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所有学生以真诚的微笑,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教师应该把表扬奖励带进课堂,给每一个学生以赏识,赏识他(她)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教师应该把竞争带进课堂,以求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问题的局面;那么,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那么,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教师应与学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同志式地探求真理,这样能促使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
  其次无私的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我们主张对学生“博爱”,让爱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给后进生、留守学生、父母离异和贫困学生以特别的关爱,这样才会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以爱心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蹲下来和学生说话”,把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实行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也进一步沟通了师生情感,增进了师生情谊。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爱尖子生,不歧视后进生,也不因学生的性别、出身等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教师应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让学生从教师的耐心服务中、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从而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和谐。在教学中,通过友好的问候等学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或其他学习落后的学生,都能经常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以免一些学生因老师照顾不到自己而认为不关心自己,从而产生抵触情绪,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另外,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学会和学生沟通和交流。教师的本职在于教书育人,仅仅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远远不能满足今天的学生的情感需要。这样,在师生的交往过程中,才能真正展现今天的教育所能追求的价值。当然,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教师,要能够很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还需要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有人格魅力。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因此教师在学生的面前要树立好自己的形象。以自己崇高道德使学生高尚;以自己渊博知识使学生聪明;以自己健康的心理去改造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其次教师要有法律的意识。现代社会是法治的社会,各行各业都要依法行事,教育也不例外。比如,有的学校出现老师打学生的现象;有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老师就不让他上课;有的学生没完成作业老师就罚钱……实际上这些都是违法的。因为法律赋予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学生的这种权利。因此改善师生关系,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法律意识。
  最后,我认为,要想真正建立和谐温暖的师生关系,还需要社会的合力,尤其是家庭的合力。因为要想真正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架起健康积极的桥梁,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相当的了解。例如,父母关系正常、和谐吗?平时有时间教育孩子吗?家长和子女在一起的时间多吗?家庭有积怨吗?这样,才会对学生的个性、行为习惯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一旦发现学生在家庭遭遇到挫折和心事后,能够及时春风化雨。而不是在学生已经心事重重的基础上再加指责和盲目批评,从而在不经意中,却诱发了一场悲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师生关系是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师生关系的恶化案件的发生严重伤害了和谐的传统道德思想,伤害了千万无私奉献、敬业爱岗的教师的心灵,也给我们全社会敲响了重重的警钟。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的心灵才得以相通;有了无私的爱,有了思想交流,彼此就有了传递知识的桥梁。如果每个学生经常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真正实现教育追求的本质价值。
  (张丽芬 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 214300)

标签:春风化雨 桥梁 师生关系 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