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200字作文 > 正文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破阅读教学难关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要加快阅读教学的改革,实现阅读教学过程的优化,切实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要勇于把过去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摒弃,要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创设活泼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加强他们自主探究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主探究课堂氛围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人们从文本中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从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的阅读能力,同时能从阅读中吸收知识,从而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认识,陶冶情操、造就品格。
   要真正使阅读教学达到教学的目的,发挥出它应有的效应。我们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的教育理念,勇于摒弃旧的阅读教学观念和方法,打破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填鸭式注入等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致力于创新教学方法,切实优化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全面发挥教师激励、组织、点拨、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求知的创新欲望;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说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切实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首先就是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乐此不疲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克服学习的定势思维,诱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量,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趣的学习不但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而且能使学生沉浸于活跃的学习氛围中,能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学法指导,加强学生阅读学习的灵活性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能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独立的阅读学习铺设一条牢固的桥梁。
   一是要注重朗读,形成语感。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阅读理解的最直接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理解的程度,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平时,我们除了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朗读以外,还要善于因“材”施教,即结合教材的特点,指导学生训练朗读的技巧。在针对一些描写比较优美的文章的指导时,如《沁园春?雪》等文章,我们就要指导学生学会由内而外地读出喜爱、轻快、赞美的感情来,并经过反复训练,逐渐形成语感。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朗读中受到美的熏陶,陶冶了情操,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是注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阅读的方法除了朗读,还有默读、精读、略读和速读等,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不同特点,指导学生选择有效的阅读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营造宽松氛围,提高学生阅读过程的愉悦性
   心理上有“霍桑效应”之说,它认为人的心理气氛和工作的气氛是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增强学生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
  为了营造多元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还要有机地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在独立或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目标的达成,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为了创设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努力创设师生平等互动、交流的平台,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通过开展“小教师”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表演课文剧、师生讨论学习等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多元宽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牡丹亭(闹学)》这一折时,考虑到学生对剧本的理解难度较大的特点,他就利用学生自己表演剧本的方法辅助教学。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剧本,初步感知理解课文后,老师就让在课前就已经准备好的三位学生上台表演剧本。看到这么新鲜的安排,学生马上变得活跃起来,课堂气氛热烈起来了。当表演的学生把小姐杜丽娘的聪慧、叛逆,小丫头春香的直率、活泼可爱、敢于闹学,以及老塾师陈最良迂腐、滑稽的性格、形象,都一一地表演出来时,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表演完毕后,该教师就趁势利导,引导学生结合剧本、刚才的所看所想,去深入体会人物的性格、形象和剧本的主题思想。经过刚才的表演,学生们都非常积极、活跃地投入到认真的思考、讨论中,在接下来的回答、分析体会中,都能很好地把握了剧本的内涵、主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引导学生质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质疑是一种可贵的独立思维品质。质疑是手段,释疑是目的,只有进行大胆的怀疑,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导致新发现,形成新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思维训练点,为学生创设思维训练的条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质疑,形成习惯,逐步养成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这里说‘大约’,又说‘的确’,这里不是存在矛盾吗?”老师就趁势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结合上下文深入体会。学生经过反复的思索、讨论,终于体会到:在当时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孔乙己的生死与否,对大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是被忽视了的。学生通过这样的质疑、释疑,对课文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理解,大大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通过不断的质疑,使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消失了,学生变得思维活跃了,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创设了条件。
   五、重视自主探究,强调学生阅读学习的独立性和开放性
   封闭式的阅读教学、教师分析式和学生接受式的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越俎代庖、把现成的结论喂给学生,不能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让学生参与语文阅读实践,不利于优化阅读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要着力于引导如何进行自主学习。
   阅读是交流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与文本进行的多方交流的过程。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帮助和促进的作用,要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解读和自主建构的习惯,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发现、见解,给予独立思考的时间。适当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整体把握文本,学会借助自身的独特的感受、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来解读文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总之,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的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又是培养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主要教学环节。随着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阅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深感责任重大,更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借鉴、学习和吸收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略,时刻做到以学生为本,优化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福灼、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
   [2]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
   [3]王显槐、王晓霞、樊海清.语文教育创新导论[M]
   [4]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

标签:难关 阅读教学 主体作用 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