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倡议书 > 正文

望庐山瀑布 古诗 [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引领走进诗人情感世界]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曾经有一道高考题,考查的是对赵师秀《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的理解。据说这一道题的得分率不高。究其原因,我以为,主要是学生在理解该细节的过程中未能有效地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我们不妨根据我们的生活体验来假设一下,如果我们就是那个等客的人,所约之客“过夜”仍不见踪影,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心情会是“闲适恬淡”的吗?当然不会。根据我们的生活体验,我们不难体会到这看似“闲”情的“闲”字背后的东西:无聊、无奈、焦躁。那个“闲敲棋子”的细节实质是“闲得无聊”“闲得烦闷”心理反映。
  很显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诗歌,真正地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我们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诗歌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它强调欣赏主体的积极参与。它要求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全面融入诗歌,深入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与诗人一起脉动,一起心跳,唤起无法言说的情感冲动。这种冲动来自于欣赏主体与诗人心灵之间的碰撞交融,而碰撞交融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欣赏主体的个人经历、体验(直接或间接的)与诗人生活经历、生活体验的契合程度。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欣赏主体与诗人情感的碰撞交流,使读者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呢?我认为,用生活这座桥梁来沟通读者与诗人的心灵,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实现读者与诗人的情感交流,最终实现二者的融合,使二者产生共鸣。
  那么怎样才能比较恰当地让学生“还原”并能“丰富”诗人的情感体验,达到“读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从而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的目的呢?我想,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既然诗人是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用诗歌的形式呈现给读者,那么读者自然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来参悟诗歌的情理意趣,达到与诗人心灵交流的目的,求得与作者情感的契合,求得合于审美主体本身的体验。这样,诗人与读者之间以诗歌为媒介,双方在无声地进行着生活经历、生活体验的交流。当这样的交流出现了某种契合时,读者必然会产生情感冲动,从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完全地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体味徐志摩《再别康桥》,面对诗人笔下那曾经开启诗人性灵,唤醒诗人天命的康河以及给他“自我意识胚胎的”康桥,如果我们能激发学生调动起他们人生中曾有过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比如别离初中校园,离开朝夕相处师生时的感受以及去异地求学,离开家乡的那一刻的情景等等),学生怎么能感受不到一个即将离开康桥、久久徘徊于康桥河畔的诗人不平静的内心,怎么能感受不到诗人对“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等康桥一草一木的的缕缕情丝、款款深情? 欣赏白居易《暮江吟》,如果我们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联系自己曾经心事重重后来涣然冰释的生活经历以及自己“景随情化”情感状态,他们就很容易体会到诗人远离牛李党争的漩涡后的轻松喜悦,很容易体会到诗人面对如血残阳、冷寂残月心中毫无败落阴冷之感却觉“可怜(可爱)”的一反常态的内心情感。
  我们必须承认,绝大多数情况下,诗人所写生活与读者的经历并不相同(尤其是中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体验在诗歌欣赏中就失去了作用。实际上,只要运用联想,我们总能从自己的头脑中调出与诗人相似的生活体验。比如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如何才能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诗人突闻捷报,“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悲喜交加的惊喜之情呢?我们不妨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调出头脑已存有的与之相似生活经历、生活体验――曾经有过诸如盼望已久的通知书一直未至而终于有一天邮电员告诉你领取通知书的经历感受。一经这样的联想,学生便会与诗人碰撞出情感火花,产生情感共鸣,进入欣赏佳境。
  当然,中学生因为年岁轻,人生阅历浅,生活体验不丰富,而且目前所接触到的诗歌基本上是成人诗歌,所述经历、所抒情感并不为中学生所熟悉、所体验过。这会不会造成中学生阅读体验上的“空白”呢?我想不会。我们知道,生活体验有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两种。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信息社会,中学生的见闻量大面广,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中学生的耳闻目睹已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间接体验(包括一些成人的经历感受),从小到大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也获得了诸多间接体验。在阅读过程中,他们虽然未曾有过诗人的生活体验,但他们可以调动脑海中的间接的生活体验,与诗人进行“换位”体验,从而走入诗人的生活时代,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触摸诗人的情感脉搏。理解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徒有羡鱼情”所表达的情感时,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与诗人进行“换位”――自己就是那个曾有经世致用之心、属意科举的诗人。这样,学生肯定会感受得到他那颗诗赠丞相张九龄以期得到赏识和录用,实现“兼济天下”抱负的渴望和无奈之心。体会杜甫笔下“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意境,如果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和思考:自己就是诗人本身(现实生活中,他们肯定见过流浪在外的孤苦老人),在长期漂泊之后、年老多病之时,内心的情感会是怎样的呢?这样的内心情感与“萧萧”而下的落叶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学生自然就会豁然开朗:那随风旋转无定的落叶不正是颠沛流离、处境老颓的诗人的化身吗?
  在诗歌欣赏中,如果我们真的能调动起学生间接的生活体验,让他们进行换位思考,学生就能理解柳永词中两个相恋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与凄清,就能感受李清照笔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无绪与闲愁,体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国破家亡、丧偶流离的凄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就是晤见作者触摸灵魂的过程,就是与之无声地交流生活感受,获取情感体验和智慧经验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启发学生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使他们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的心灵进行“零距离”接触,品味诗歌内在的意蕴情趣,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趣味。
  (杨秀广 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 225803)

标签:引领 诗人 调动学生 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