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一周记 > 正文

简奥斯丁【浅议简奥斯丁小说中的学校教育】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简•奥斯丁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棵奇葩。她虽然只在世上生活了42年,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一生共完成了六部小说,数量不多,但均为上乘之作。小说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继承发展了英国十八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英国文学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高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从十九世纪开始,许多文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对简•奥斯丁推崇备至,瓦尔特•司各特、乔治•艾略特、弗吉尼亚•伍尔芙等人都对奥斯丁的作品赞赏不已。笔者对其小说中不同人物接受的形形色色的教育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全面深刻地反映出十八世纪英国教育的状况。
  一、十八世纪英国教育制度及体系
  在奥斯丁生活的年代,学校完全由私人和教会兴办。但奥斯丁笔下的“上流社会”的孩子们却不会选择这样的学校,对于他们来说,最时髦的方式就是请个家庭(女)教师。《爱玛》(此后简称《爱》)中的伍德豪斯先生和《曼斯菲尔德庄园》(后简称《曼》)中的贝特仑先生都为自己的女儿们聘请了家庭女教师。许多有钱人家选择把家中的男孩送去家庭教师那儿。在《理智与情感》(后简称《理》)中,爱德华从小被父亲送去普拉特先生那儿接受教育。大点的女孩通常被送到寄宿学校,如《劝导》(此后简称《劝》)中的安妮;或被送去私立学校,《爱》中的哈丽埃特就被送到了高达德太太开办的学校。
  在中等教育方面,英国已有了文法学校和公学,两类学校都以升入牛津、剑桥大学为目标。它们都是寄宿学校,收费昂贵,往往只有富家子弟才能就读此类学校。这些学校在教学上崇尚古典文学和古典学科,为大学学习打好基础。《曼》中的埃德蒙就读于著名的伊登公学。
  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素来是英国的骄傲,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被视为贵族学生的天堂,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子弟也能入读大学。然大学并非是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简的哥哥们向她描述了许多有关大学生活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大多都反映在她对《诺桑觉寺》的约翰•索普的描述中:此人是典型的牛津造就的“呆子”,他所追求的只是事物的表面,为了在别人面前显得神气和阔气,他什么都可以编造,而此类人在牛津剑桥学生中占到了绝大部分。
  二、简•奥斯丁及其家人所接受的教育
  简的父亲乔治•奥斯丁小时候被其叔叔送到汤布里奇学校学习,其后获得牛津圣约翰学院的奖学金。毕业后在牛津大学担任圣职,后成为第二教区的教区长。作为一名学识渊博的牧师,他的收入相当微薄(年收入约为500至600英镑),靠辅导有钱人家的子弟来贴补家用。简的哥哥詹姆斯和亨利都曾进入牛津学习。
  简早年曾陪伴姐姐卡桑德拉来到考利夫人处学习。夫人过世后,她们被送往雷丁修道院学习。简11岁时,她的学校学习生涯结束了。家庭的优良条件和读书环境为她自学创造了条件,培养了她的写作兴趣。她在家接受父亲和哥哥们的教育,他们培养简对文学的超凡品味。在少女时期,简广泛地阅读了十八世纪小说。简及其家人所接受的教育对她的创作影响极大。
  三、教育与社会各方面:女性、资产阶级、教会
  (一) 教育与女性
  十八世纪末,教育学家们开始研究一些对女性教育有着重要意义的普遍主题。十八世纪著名作家玛利亚•埃奇沃思在她《给文学女性的信》中详细阐述了女性教育问题。她不仅把女性教育看做是女性权力的胜利,更是对女性判断力的启蒙、理解力的培养,教会她们独立地去支配自己的时间。简•奥斯丁小说中大部分的女主角都属于此类女性,如爱玛天资聪颖并接受了良好教育;她举止得体,但有点自命不凡,与其他平凡女孩不同的是,爱玛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与爱玛有着相似的家庭和教育背景的是《傲慢与偏见》(此后简称《傲》)中的伊丽莎白和《劝》中的安妮。在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只有少数家庭条件优越的女性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对未来的母亲们来说,应该让她们接受实用的教育。显然,这种要求十分符合逐渐壮大的资产阶级和下层社会的家庭需要。在实践中,虽然当时人们广泛指责寄宿学校教育,但许多资产阶级家长还是选择把女儿们送到此类学校。管理得当的学校能教给女孩们一些技能,让她们长大之后既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母亲,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女教师。奥斯丁当时就读的著名的雷丁修道院学校就开设了法语、拉丁语、希腊语、历史、文学和地理等学科。但此类学校大多规模较小,且多为私立学校或家族办学。《爱》中提到了高达德太太开办的一所此类学校:“高达德太太是位女校长……她的学校是一所真正的、正派的老式寄宿学校,在这儿,合理数量的才艺以合理的价格出售;姑娘们送到这儿来,免得在家里碍手碍脚,在这儿,可以在短时期内受到一点儿教育,而没有在回家时变成学究的危险。”\[1\](23)
  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女性应该接受为受雇而作准备的训练,以期具备与母亲角色最相配的能力――教育孩子。如果一位来自资产阶级家庭的女性由于家庭变故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生计时,她可以通过作家庭女教师来养活自己。有钱人家通常给女儿聘请家庭女教师在家指导。十八世纪末,一些教育学家呼吁为将成为家庭女教师的年轻女性创办女子学院,为她们提供一条能养活自己的方法,成为合格的女教师。在《爱》中,奥斯丁提到简•费尔法克斯小姐时说道:“她(简)从她父亲那里继承到几百英镑遗产,要靠这笔钱独立生活是不可能的……给她受教育就等于给她提供日后维持体面生活的条件……(她)已经受到了卓越的教育……她的心灵和智力已经受到了训练和陶冶,获益匪浅……到了十八九岁,如果说这样小的年纪就有资格照料孩子,那她已经是完全能胜任教师的职务了。”\[1\](184)
  简•奥斯丁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教育的生动画面。尽管女性的教育水平仍然落后于男性,但是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接受教育,这正是社会进步和女性地位提高的一种表现。
  (二) 教育与资产阶级
  自十七世纪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以来,教育和学校体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资产阶级子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各种教育。
  资产阶级的兴起给教育体制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实践性的教育。大量的学校都是由工商业资助的。在这些学校中兴起了对语言符号和数学的正统学习,以便学生毕业后在商业活动中记账,这样的需求符合了商家和同业公会的要求。当然,这些学校也适度地满足学生们对新学科的学习要求。商业的繁荣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商业航线,诸如地理和航海这些实践性的学科广受欢迎。在《曼》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玛利亚和朱丽叶嚷道)“亲爱的妈妈,你想象得到吗?表妹连欧洲地图都拼不到一起……表妹没听说过小亚细?亚……(我们)会背诵所有的金属名称,半金属名称,行星的名字,以及杰出的哲学家们的名字……”\[2\](16―17)
  自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最能表现出资产阶级教育特色的是学校的人文主义色彩,许多拉丁文法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包含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经典研究等人文学科。十八世纪中叶,商业利益的追求促成了一类新兴的学校――新型学院的开办;其课程安排完全是按照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设计的,包括簿记学,测量学,航海术等。
  在奥斯丁的小说中,读者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在十八世纪英国,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的社会地位;教育与一个人的禀赋和能力无关。
  (三) 教育与教会
  自中世纪起,欧洲的学校教育就一直在教会的控制之下,而开办学校的任务划拨到各个教区。但到了十九世纪,教会被迫把教育事业的特权交还给政府。
  自十六世纪以来新教在英国占绝对统治地位。然而从十七世纪末起,英国在宗教和道德教育领域掀起了新教改革运动。虽然改革进行得并不彻底,但它否定教皇和神职人员的特权,使他们逐渐丧失了权威。人们对宗教的热情也大大降低。
  在奥斯丁笔下虽然很少有关于教会学校的直接描写,但我们可以通过其笔下的牧师形象的生动描绘勾勒出十八世纪教会给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人们思想的变化和觉醒。奥斯丁笔下的神职人员是道德世界的产物,是自身经历的产物,他们也经历着成长或堕落。奥斯丁的父亲和哥哥都担任过神职工作,因此她对神职人员有着较深刻的了解。在那个年代,许多神职人员未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得他们缺乏应用的社交礼仪和教养,依靠“贵人”得到牧师的职位,想象着该如何享受着怎样的权利。《傲》中的科林斯先生就是此类神职人员的代表,也是刻画地最栩栩如生的经典牧师形象之一。“科林斯先生并不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虽然也受过教育……但是先天的缺陷却简直没有得到什么弥补。他大部分日子是在他那守财奴的文盲父亲的教导下度过的。……他看到他的女施主地位颇高,便悉心崇拜,备加尊敬;另方面又自命不凡,自以为当上了教士,该有怎样怎样的权力……于是他一身兼有了骄傲自大和谦卑顺从的两重性格。”\[3\](46)
  在理性主义的浪潮的冲击下,受到启蒙的人们越来越质疑学校所开设的宗教课程,教会对于学校的控制也逐渐变弱,学校成为了资产阶级活动的舞台。
  总之,十八世纪的英国处于一个社会和政治制度交替的特殊过渡时期,简•奥斯丁小说向我们全面生动地呈现了一幅那个特殊时期的学校教育的画面。还原十八世纪的英国教育体系,了解当时欧洲社会风貌,探讨现代教育的发展和出路,是笔者重新研究奥斯丁小说中的学校教育的意义所在。
  (张晶玫 四川省宜宾学院外国语学院 644000)

标签:学校 奥斯丁 教育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