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第一次作文 > 正文

浅议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论文摘要: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改进传统教育方式,逐步增添新的理念,新课程理念是设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方式,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当前新课程标准实施,针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 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随着新科技与新文明的到来,世界进入了教育发展和革新时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改进传统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逐步增添新的理念,更新观念,实现文本向人本转化,体现教育的人文性,而教育首先是文人的而后才是科学的。新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设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跟教师学转变为自主性学习
  自主学习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相对立,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之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1、学生实现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如在“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得最快”这一探究实验中,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并统计实验数据之后获得“根生长得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这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很好锻炼;同时通过分析进一步获得“根生长一方面要有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另一方面还要有伸长区细胞的长大”这一知识。做“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在探活动中获得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
  2、在恰当的学习目标激励下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制定恰如其分的学习目标,以此来激励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如“根的什么部位生长得最快?”探究实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要把实验做好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把实验分成了3个小问题:“选用哪种植物的根实验材料更好呢?”“没有根尖的根还能再生长吗?”“应怎样标记根实验效果最好?”这样就把难度较大的问题按梯度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降低了实验的难度,从而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二、注重记忆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所谓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1、课堂实验,勤于探究。我在上生物课时,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特殊的作业本――“探究活动记录本。”每一个探究活动的详细过程都写在记录本上,一个学期下来,只要看一看探究活动记录本,就可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作业本,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如在探究“蚂蚁的通讯”中,为了找蚁巢,学生拿出了各种各样的零食;有甜的,有咸味的,有奶香味的,还有荤素的食品……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采用各种方法寻找蚁巢。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不仅了解了蚂蚁的通讯方式,而且还有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看到了身体肥胖的蚁后;看到了异族蚂蚁误闯巢穴时展开的蚂蚁大战;看到了工蚁将战死的蚂蚁拖到巢外……可以说,探究的喜悦是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催化剂。
  2、课外实践,乐于探究。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我将这一实验交由学生在课外完成。学生的实验方法五花八门:有的用土壤溶液培养的,有把种皮削掉的,有用盐水培养的,有用可乐和果汁培养的……结果发现用土壤溶液培养比用水培养种子萌发快,用可乐和果汁培养的种子很快就死了。有学生选择了绿豆种子,还意外地发现了紫红色的“绿豆芽”。探索给学生带来了喜悦,带来了成果。
  3、学以致用,善于探究。学完了七年级上册这本书后,有学生就想利用假期进行“音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探究实验,研究方法如下:取4株长势相同的水仙花,置于室外采光相同、温度相同、肥力相同处,于相同时间浇相同的水(成分相同,体积相同),对其中3株分别在其旁边播放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另外1株不播放音乐并置于一安静的环境中(声音保持在30dB以下),20天后观察其生长情况,结果发现古典音乐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水仙开的花洁白、肥大;而摇滚音乐则不利于植物的生长。通过这次探究活动,表明学生已经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从传统的个体学习转变为新型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习者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1、树立起合作学习的意识。探究性学习过程渗透了合作学习。一个探究活动,大多是由几个学生合作完成的,这几个学生就是一个小组。分组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这样不仅使组员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而且容易使他们意识到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为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
  2、建立有效的合作秩序。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是这样做的:每一个小组内有明确的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每一个成员都应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一次合作,组内成员先自评(自己认为自己可得多少分),再互评(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均分),最后由教师打分。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大家轮流来当,不固定人。组长应组织小组中的成员按照一定的规则展开讨论,要求组员注意倾听别人的想法,要用事实及知识经验说服别人,使合作在有序、有效的状态下进行。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我们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标签:学生学习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