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体检 > 正文

[从历史高考试题看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小技巧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区区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选择题不过才占十一二题,但每题分值却是可怕的4分!对于广大考生来说,真可谓投鼠忌器、如屣薄冰。如何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率和正确作答,是考生们的梦寐以求。关于选择题的分类及解答技巧,已经有不少文章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但是考生需要的是更实用和更有效的指导,那些关于选择题诸多的名词概念对他们几乎没有实质意义。因此,从历史高考试题出发,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试图撇开选择题的分类,不揣愚陋,以期对考生有所裨益。
  我对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总结就是十六字诀:审清题意、明了基本;依据理论、逻辑辨析。
  一、 审清题意
  审清题意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当前,由于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迷惑性也越来越大,而正确答案只能是一个!所以很多学生在作答时颇费踌蹰,很是耗费不少时间。怕选错固然是一个原因,问题在于为什么总觉拿不定呢?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平时练习时没注重在审题上下功夫,很多情况下是“跟着感觉走”,然后对一对答案就过去了,事到临头着了慌。我们还是先以高考题来体验一下吧。
  (2010年浙江卷)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壁。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此题以儒道思想命题,限定语是“道家”,要求回答的是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的思想。从备选项中我们知道,B、D两项属于儒家荀子的思想,首先排除。A、C属于道家,选哪个?根据题干“体现因循自然、崇尚无为”的要求,A项符合。其意是人的行为不能妨碍自然,即人应顺应自然。
  可见,在答题中注重审题有多么重要!因此,应该在平时训练中着重引导学生审题以培养、提高他们的审题能力,而不只是提供现成的参考答案。教师在讲解时就应注重对题意的分析和解说,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和要求,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注意题干中的关键字、词或限定语。它们是解题的“题眼”。尤其是,当一道题的四个备选项的表述可能都正确的时候,对题意的迅速而正确的判定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另外,现在的高考中材料型选择题(如上面所举江苏卷)越来越多,甚至引用的材料还较长或一时难读懂,这就更使我们对题意的理解和判定更加困难也更显重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审题方面的训练。
  二、 明了基本
  审题是前提,掌握基本知识是关键。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基本知识积累不足或掌握不扎实,是影响做题的又一重要因素,这方面无需赘述。我要强调的是,仅仅明了、掌握基本史实是不够的,必须对基本史实包括历史概念、内涵或外延及相关史实之间内在联系都要有准确而深入的理解,方能从容不迫、手到擒来。
  比如:(2005年江苏)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
  B. 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
  C. 扩大了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我们知道,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题中四个备选项说的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且其表述都是正确的。那么,哪个是符合题意的呢?我们知道该题是围绕“价格革命”设问的,要求选出不属于“价格革命”的选项。C是属于商业革命的内容,所以应选C。但是如果我们对“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概念理解不清会怎样呢?恐怕就会无所适从吧?
  同样是该题,还是那四个选项,如果我们对其进行变式,这样设问:“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价格革命’的含义是:”
  选哪一个?很显然题目问的是“价格革命”概念的内涵。我们知道,“价格革命”其含义就是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因此选A。B、D是其影响。
  三、 依据理论
  有些题目,是要依据历史理论或历史原理来回答的,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或素养。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学习必须上升到一定理性认识的高度,比如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些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否则即便你基本史实掌握再扎实也难以判定。
  比如:(1997年高考)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 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 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 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D. 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成立国家的要素中,关键是开始形成民族共同体。任你有关史实再清楚,不明白这一点也做不好此题。很多学生会误选A。他们把题意误解为考查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源了。北美13州殖民地人民斗争之所以能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主要就在于开始形成民族共同体――美利坚民族,有了民族认同了。明白了这一点,立即就会搞定:选D。这就是理论认识问题。
  可见,教师首先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在历史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相应进行理论分析和讲述。这不仅使教师的授课具有一定高度和深度,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和过程的理解。当学生遇到这种类型的选择题时就不会感到为难了。
  四、 逻辑辨析
  有些题目是需要从逻辑思维方面着手作答的。学生即便相关历史知识不具备或记忆不清或对选项内容不大理解都没关系,只要从逻辑推理方面出发稍做分析即可作答。
   比如:(2010年安徽)西晋杜育的《?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主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 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 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 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 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此题很是让学生大伤脑筋。首先,学生虽对茶不陌生,但不具备关于茶的相关知识;其次,此题不但不属于我们历史课本学习范畴,而且涉及了生活史及语文学科,以探究型题目出现,具有跨学科、多交叉、立意新、思维含量高等特点,不少学生不知如何判断,最后只好听凭天意。其实这类题目我们不须具备相关知识,只要简单进行一番逻辑分析就可以了。请看:A表述错误。文学作品史料价值不高但不能说无史料价值。如果文学作品里依据史实明确写到茶的起源呢?B的表述很显然有一定合理性;知道不知道《茶经》是不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不重要,因为不能据此断定茶起源于唐代;传说不能佐证史实。根据以上分析排除ACD,选B。该种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相信在日后高考中将会占到一定比重。
  (范鸿鸣 安徽省霍邱县一中 237400)

标签:解题 选择题 高考试题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