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三作文 > 正文

[让学生与习作交朋友]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从而解决“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轻松愉悦地习作――乐于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增强习作的信心,让学生真正喜欢与习作交朋友
   【关键词】教学策略 乐于习作 培养能力
  
   农村从教十余载,我深感习作教学“难”―― 学生“无话可说”或“有话不知怎么说”,这是农村小学普遍存在且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做到:让学生轻松快乐地习作,用我口表我心,我手写我口,我手叙真情呢?长年的中、高年级教学生涯,我思索、实践,经过不断学习与摸索……渐渐的,我感到我那空洞形同沙漠的心海慢慢喜获了甘霖,饱受到了滋润,同时也感到了一种新生的希望。下面,我就如何突破农村小学习作“难”的教学策略谈几点体验。
   一、关注情境创设,尊重主体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语言的积累”是表达和交流的前提,解决的是“水源”的问题。是的,“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心中如果无“竹”何以能画好“竹”呢?我尝试了几种做法。
   1.创设情境,体验真实感受。“实践出真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孩子喜欢玩游戏、好活动的天性。我故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于游戏、活动中观察,体会,思考和感受……巧妙地解决了“无米”及“如何炊”的困惑。⑴活动。记得五年级《 的启示》习作指导,我设计了一堂“实验课”,用沙子、石子、水同时装进一个杯子里,让学生讨论(如何装可以使三种东西装入最多)――操作实践(学生分组合作)――发现问题――感悟真知。
   ⑵游戏。中年级的“场面描写”《记一次 》,我与学生这样“玩”:A、老师打空铁罐(条件落后,就地取材),花落到哪位学生手里,那位学生得表演一个节目;B、花落在哪位学生手里,那位学生可以获得一份礼物。不同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动”起来,或“紧张”或“兴奋”,或“庆幸”或“后悔”真实的活动场景,真实的切身感受,如涌泉喷发,充分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2.留心生活,拓宽习作空间。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生活就像一部书,它虽不勾画着教学流程的运行轨迹,但蕴藏着五彩缤纷的画面,充满着浓浓的生命气息。在这部大书里,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体验丰富了。如果能善于捕捉,因势利导,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便可成为每个学生习作的源头。对此,教师的“导”至关重要。我常对学生说:物质总是在运动变化,一棵草、一朵花、一滴水、一个声音、一个动作……都是一种知识,一种文化,要学会去发现它,欣赏它、品味它,并记下它,储存它。
   二、尊重个性表达,激发创新思维
   只有创新,才能改变传统习作指导中的给予“葫芦”,让学生依样画的模式;才能改变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给我们教师指出了:尊重学生主体,只有让学生贴近生活,去了解和理解生活,发现生活,写自己动情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才可以表达出真情实感,才可能表达出对所写之事(物)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五年级的一次习作指导――写景,我这样指导:⑴教给学生如何有序观景;⑵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小溪观察“日落时分的小溪”;⑶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景点;⑷课堂上进行写法、表达方法的指导。至始至终,我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从视觉上感观,调动学生的兴趣;指导观察,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交流“心中的景”,让景 “活”起来,展现于学生自己的纸上……整个习作指导过程,我都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处处当好“导”的角色,以生为本。作文之美,难以言辞,耐人寻味……
   三、重视动态指导,培养修改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勾、圈、划、改;改掉错别字,病句等;眉批或总批,教师帮学生把作文改得近乎完美无瑕了(当然,本子也色彩斑斓了),可发到学生的手中,学生并不感兴趣,反而厌倦作文――丢到一边不去管它。于是,我尝试让自己当个“懒”老师,每次习作后,⑴让学生交换读一读,尝试改一改;⑵选一篇中等水平作文,指导学生点评、修改;⑶把学生分成三个或四个为一小组(其中每组均有至少一位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分工合作:找好词的;划好句的;找错别字或病句的,轮流读作文(每组三本)、点评作文、修改作文;⑷学生重新整理自己作文,教师批阅。记得教三年级时一次习作修改指导:“雨景”片段描写。一位学生这样写到:天气说变就变,刚才上第一节课时,还阳光普照。不一会儿,乌云密布,天空像块黑布,教室暗得很,看不清黑板字。我们无法上课,老师带我们到走廊上看雨景。我看到雨下得很大,落到屋顶、落在树上……大地很快就到处是水了……后来,在老师及小组、同学的点评、指导下,他修改成:夏日天,孩子脸――说变就变,刚才上第一节课时,还阳光普照。一眨眼功夫,天空乌云密布,像被一块无比巨大的黑布笼罩着,天暗下来了,教室也暗了,看不清字。我们无法上课,老师带我们到走廊上观雨景。我看到雨下得很大,像洒,像泼。雨点打在屋顶上,溅起了无数水花,哗地又顺着屋檐往下落,在地上打出了一个个小窟窿;雨点落在树上,打得树叶噼啪作响,压得树枝不断往下垂……大地很快就汇成了一条条小溪……这种动态的指导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掌握了方法;还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的推敲,加强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感到习作不再“难”,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应不断加强学习,摸索更多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轻松愉悦地习作――乐于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增强习作的信心,让学生(尤其是农村的)真正喜欢与习作交朋友,为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标签:习作 交朋友 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