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三作文 > 正文

如何克服思维定势在数学教学中的副作用 克服思维定势的措施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思维定势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前,头脑中已存在一种与新知识类似的旧有知识,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养成了固有的思维方式,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用这种固有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解决新的问题。
  由于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定势思维在教学上不仅有积极作用,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思维定势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克服这种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研究并加以克服解决。
  一、思维定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思维定势的形成主要源于学生已有知识的积累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模式化。由于学生认识和观察问题的不细致,再加上年龄小,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考虑问题往往立足于表面,在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往往用已有的经验方法去思考、解决。也就是用所说的定势思维去解决问题,而往往忽略了问题的实质,使新旧知识相互混淆,导致错误的产生。另外,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没有将新旧知识很好地加以区别对比和有效引导,也是学生用定势思维去解决问题的原因。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对运算律掌握不牢固也是导致思维定势负面作用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除法算式中“a除以b”和“a除b”,学生非常容易混淆,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这种长期的习惯性思维,在学生头脑中已深深扎根,遇到这类问题往往让学生产生一种思维定势,这也是典型的思维定势副作用。
  因此,教师的教法单一,模式一成不变,学生对概念模糊不清,再加上年龄小,思考问题不深入、不细致等,都是促使思维定势负面作用产生的原因。
  二、如何有效克服思维定势的副作用
  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往往表现出一种习惯性和相对稳定性,要想克服这类副作用,通常要靠教师、学生两方面共同携手完成。比如,课堂上多开展辨析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题教学时多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让学生多提问题、多讨论、多变换例题的形式等。又如,教学作平面图形的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作不同对边或指定不同底上的高。学生通过比较、鉴别,能立足本质、去除表象,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全面性。
  其次,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知识或类似的题目多加以比较,多让学生总结,找出区别所在,说出解决的方法。如(25×2)÷(25×2)和25×2÷25×2,先让学生明确两个算式中数的排列顺序和运算符号虽然一样,但本质区别在于有没有小括号,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因而造成计算的先后顺序不同,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最后让学生分别说出运算顺序。这样通过对比、总结,能很好地提高克服思维定势副作用的能力。
  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是有效克服思维定势副作用的好方法。教师可以改变题目的表述方法、变化要求和条件等,多方面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思维能力。另外,教师教学时多注意选择一些典型的易混淆的题目,让学生多练习,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副作用。
  例如: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如果师傅单独加工需要20天完成,如果徒弟单独加工则需要30天完成,假如现在两人同时合做,师傅中途因有事离开,结果经过15天后这批零件完成,问师傅离开了几天?
  解法1 设师傅离开了x天。
  (1/20+1/30)×15-1/20×x=1
  解得:x=5
  解法2 设师傅离开了x天,师傅实际做了(15-x)天。
  1/30×15+1/20(15-x)=1
  解得:x=5
  解法3 设师傅实际做了x天。
  1/20×x+1/30×15=1
  解得:x=10
  所以师傅离开了15-10=5(天)。
  在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从题目的不同角度来观察和思考,然后去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同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对多种方法之间进行比较,优化解题方法,并注意找出同一问题存在各种解法的条件与原因,挖掘其内在规律。
  再如,在处理加法交换律的习题“48+( )=72+( )”时,根据题目要求,应该填72和48;或抛开要求的限制,此题的答案是无限多的,只要等号的两边能平衡就是对的。如果教师教学时,能够给予学生创造后面一种情景,那么势必会促进学生积极的、充分的进行发散训练。同时选择适当的时机,将学生已发散开了的思维加以聚敛,就可以达到发散与聚敛双重训练的目的。
  对学生而言,首先要深化对概念和运算定律等知识的理解,对老师讲的知识内容要能抓住关键,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除此之外,还要善于总结,找出错误原因并及时反思,也是避免思维定势副作用产生的良好方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要能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学与思、学与用的关系,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就一定能有效克服思维定势在教学中带来的副作用。
  (责编 蓝 天)

标签:定势 副作用 克服 思维